第14章 趙光義的親信
- 北宋:叔父,你該當太宗了
- 段不是斷
- 2083字
- 2024-08-10 22:37:51
北宋建國初期,名將輩出。
曹彬,潘美,楊業,李繼隆等等武將。
有這些武將,不出意外的話,趙德昭想不到自己會怎么輸,也不愁收不回燕云十六州。
除了名將,就連大部分禁軍,廂軍,蕃兵的士兵,都是經歷過先南后北戰場的洗禮,異常彪悍。
除非自己像趙光義那樣,十多個武將都帶不動的存在,才有可能輸。
曹彬,潘美等這些武將,經驗豐富老道,明明可以打的情況下。
被趙光義各做遠程微操下,各種優勢轉化為劣勢。
要知道戰場上瞬息萬變,等趙光義的命令到了,敗局已定。
當然,如果像現代,用各種高科技,實時監控戰場畫面,當然可以用遠程操作,實時下達指令。
但古代沒有具備這個條件,就算信使的速度很快,收到軍令也要幾天。
所以趙光義但凡信任一次前線領兵作戰的將領,也許早就收回燕云十六州了。
當然,趙光義也有可能怕,畢竟他有黃袍加身的前車之鑒,怕同樣的事,在自己的身上再次重演。
如今趙德昭接手這偌大的大宋王朝,雖然自己有點先知先覺的優勢,但面對此時氣勢如虹的遼國,絲毫不敢小覷遼軍,也不敢松懈。
所以趙德昭回來繼任皇位前,才下令眾將士不得出城追擊,一邊守城一邊休整。
要知道,圍攻幽州,敗走高粱河,自己的皇帝還死了,這時候的士兵士氣,可見有多低落。
當然,遼國的大將也不容小覷,畢竟鎮守燕云十六州的遼軍主將耶律休哥,是被稱為遼國的戰神存在,是趙德昭要收復燕云十六州最大的阻礙。
耶律休哥的兇名,在邊境,一些哭鬧的孩子,家人都會以耶律休哥的名字來嚇唬。
而且趙德昭也知道,此時的遼國,國力也是上升時期,處于鼎盛狀態。
國主耶律賢以及皇后蕭氏,也就是后來促成澶淵之盟的蕭太后,毫無疑問都是合格的領導者。
“對了曹將軍,你離開軍營時,是誰代替你指揮眾將士。”聚精會神的看著自己筆記的曹彬,趙德昭想到什么,不由得問道。
然而曹彬一邊看著筆記,一邊低頭思考,沒有聽到趙德昭的話。
“曹將軍...”趙德昭又喚了兩聲。
曹彬身子一頓,猛地抬起頭,“官家,對不起,你剛剛問老臣什么?”
“說你離開軍營時,是誰代替你指揮將士。”趙德昭頗有些無奈的開口道。
“回官家,暫時讓副樞密使潘將軍統領眾將士,官家放心,你叮囑的話,潘將軍會嚴格遵守。”
“而且,我離開軍營那天,老臣已經部署好一切,重要關卡都是主將鎮守。”曹彬認真的稟報道。
“好,老將軍,等你看完筆記,沒問題的話,我會與你再去定州,與眾將士一起好好談談,怎么重新整頓軍隊。”趙德昭感慨道。
“行,雖然老臣還沒看完你的筆記,但如果嚴格按照筆記的內容,軍隊的軍紀和戰斗力,都會提升。”曹彬驚嘆不已道。
“那老將軍,你也許久沒回家了,回家看看家人吧,筆記你拿回家,想什么時候看就什么時候看。”趙德昭點點頭,見曹彬臉色浮現一絲疲憊感,便說道。
“多謝官家,那老臣先告退了。”
“嗯。”
曹彬告退,拿著趙德昭的筆記離開勤政殿。
趙德昭自己則是坐回到座位,繼續處理奏章。
......
永熙陵不遠處的閣樓中,一個老者帶著一位中年人來到明德皇后處。
“啟稟圣人,樞密都承旨以及刑部侍郎求見。”服侍明德皇后的宮女,來到她面前,小心翼翼道。
“他們過來干嘛。”明德皇后不解道。
“奴婢不知。”宮女回道。
“讓他們過來吧。”皇陵地處偏僻,有人過來偏僻之地求見自己,肯定有什么要事。
“是。”
宮女來到閣樓外,對二人道:“兩位官人,圣人有請。”
“好。”
宮女帶著二人來到閣樓大殿。
“老臣陳從信。”
“老臣王顯。”
“拜見圣人!”
陳從信胡須都已經灰白,年齡至少在五十以上,王顯就顯得年輕許多。
“兩位官人不必多禮,再說新皇繼位,朝廷有了新的圣人,我已不再是圣人。”明德皇后端莊的糾正二人的稱呼。
“是。”陳從信回應道。
“你們二人找我何事?”明德皇后疑惑問道。
她知道這兩人,趙光義還是開封尹使,晉王時,二人均是府下幕僚,也就是趙光義的親信。
“太后娘娘,老臣與王侍郎覺得太宗的死有疑點。”陳從信臉色凝重道。
“陳從信,此話可不能亂說,太宗的死能有什么疑點。”明德皇后的臉色瞬間一變,冷哼道。
“太后娘娘,老臣也希望自己多慮了,但老臣覺得太宗的死太不尋常。”
“老臣最近幾日暗中派人到易州邊境,特意打探了一下,發現太宗出事前的那段時間,軍中有過議論擁立趙德昭為帝。”陳從信把自己打探的消息向明德皇后說了出來。
明德皇后臉色忽明忽暗,陰晴不定道:“當真?此話可不能亂說,就算軍中有過議論,也不能證明太宗的死能有什么疑點。”
陳從信在趙光義府邸當幕僚時,趙光義就非常信任他,把府里大小事物都交給他。
因為陳從信恭敬謹慎很有能力,思慮謀劃精細敏捷,趙光義上位后,更是讓他的仕途一路高升。
“不止,老臣還發現另一個疑點,按照秦王等人說法,太宗是被遼軍追殺到易州不足百里之地,失血過多而死。”
“但根據老臣的打探,當時大宋敗退高粱河,遼軍只追到了涿州城外,就退回了。”
“如果太宗真的是因為傷勢過重而死,那太宗是怎么從幽州退后到易州附近,要知道,幽州與易州的距離,足有三百多里。”
“這么長的距離,太宗傷勢太重的話,早該昏迷了,怎么還能有時間,在逃跑的過程中寫下血詔。”陳從信把自己的分析向明德皇后說明道。
王顯緊跟說道:“是的,娘娘,都承旨說的下官很認同,這樣計算來的話,太宗應該比大軍先來到涿州,然后再南下易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