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吵鬧怪我們換人的阿姨,倒是我們務(wù)工的得力干將。一位年輕有勞動能力的勤快女性。
打電話給她之時,她正在麻將桌上坐著呢,所以,她那火爆脾氣,通過她的傳播,可想而知,整個麻將館的人應(yīng)該都知道了這個故事,一開始,年輕書記沒把這當(dāng)回事,以為鬧鬧脾氣的發(fā)泄不滿,直到收玉米時,又碰到這位阿姨,年輕書記笑臉相迎,本以為可以化解了這個問題,可是,一解釋,這位阿姨就開始了劈頭蓋臉的申述,她完全招架不住,而且阿姨逢人就訴苦想要爭取同情分。
這讓年輕的女干部束手無策,她知道,這會也不是解釋的時候了,目前她這潑辣勁,定是說啥也不會聽的了。
她只得默默走開,開始她當(dāng)下的工作了——收玉米。
“哦,喊他們收啥,他們有勞力些,我們沒得。”
“肖瑤,以后莫喊我了,搬玉米也莫喊我。我這下不得來了。”
看到收玉米的務(wù)工人員時,這位阿姨又來了一番言論,年輕書記聽了也只得尷尬笑了笑,轉(zhuǎn)身去了玉米曬壩,加入了收玉米的行列。
而那位阿姨并沒有離開,她拉上了昨天一起曬玉米的人,站在路邊,手搖蒲傘,嘴里念念有詞,一副驕傲模樣,望向曬壩上收玉米的人兒。
年輕的女書記,可能還沒有意識到事態(tài)的嚴(yán)重性,當(dāng)然,她更希望這不過是一場鬧劇,過了就過了,沒有明天。
可能,也正因為這位阿姨的吵鬧,這樣一件小事,鬧得了這一片的人盡皆知,有人可能同情書記,在沒有請他幫忙的情況下,拿上了掃把幫忙收玉米。
路邊上來往的車輛人員增多,看熱鬧的不少,加上書記共4個收玉米的人,在大家的注視下默默的干著活,也有八卦一點的人,開始來打探,阿姨與書記的故事。
可是,那年輕的書記那里知道問題的所在,她只得一五一十的去敘述,希望征得群眾的支持,可能都沒有看透本質(zhì)?
“反正都看不透本質(zhì),那何必管那么多呢?管他真真假假。”年輕的女書記這樣想著。
但是也有很多來說那位阿姨的不是的,但是性質(zhì)就更變了,大家已經(jīng)開始由這件事討論到了新書記上任的三把火問題,說這是第一把火,務(wù)工人員使用改革的火。
新書記聽罷,一臉哭笑不得的表情隱在了人群。畢竟她現(xiàn)在的腦子都是一團(tuán)糟,她那懂什么改革不改革的呢?這不是那誤打誤撞的故事嗎?而新書記還頭疼著另外的故事呢!
在前幾年村委的收玉米工作中這位阿姨可是主力般的存在。所以,這次無意得罪了她,心里倒也是擔(dān)心的,畢竟那幾十畝地的玉米到時候又咋收回來呢?今天來七嘴八舌的人,可是沒有一個務(wù)工人員啊。
“這難道不會是因為大家早就看不慣這幾個人靠著給村上辦事拿錢,所以心生嫉妒,這才來落井下石,雙方詆毀的吧!”
這“聰明”的書記啊,也不知道腦袋在想著些啥!當(dāng)然,就更不知道她想得對不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