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痹病之苦,終于靈蛇
- 離婚后,我開啟完美人生
- 野火YeHoo
- 2040字
- 2024-09-06 10:22:13
在煙雨城的晨光中,霓裳、梔月、西洛與秋逝四人帶著從扶桑遠道而來的東離靈蛇蛇骨,風塵仆仆地踏入了這座繁華的城池。
他們的腳步雖顯疲憊,但眼中卻閃爍著希望的光芒,那是對即將解除東離百姓痹病苦難的堅定信念。
一入城,他們便直奔文昌王府邸。
無痕早已在府中等候多時,見四人歸來,他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諸位辛苦了,靈蛇蛇骨可曾安然帶回?”他關切地問道。
霓裳輕輕點頭,從懷中取出那珍貴的蛇骨,遞了過去。
“事不宜遲,抓緊送往太醫院!”文昌王斬釘截鐵的說道。
文昌王仔細端詳片刻,隨即吩咐下人速速將蛇骨送往太醫院,準備開始那至關重要的研制工作。
太醫院內,氣氛緊張而肅穆。
太醫們圍繞著那稀世珍寶般的靈蛇蛇骨,議論紛紛,卻又不敢有絲毫懈怠。
文昌王親臨現場,親自調度,確保一切順利進行。
他深知,這不僅僅是一場醫學上的挑戰,更是關乎東離國運的重大事件。
經過反復研究商討,決定由太醫院院史主持靈蛇泥膜的藥物部分試制。
梔月和西洛則負責根據痹病多發于關節處,腫脹疼痛的特點,藥物部分結合泥膜特點,調制成患者易于敷用的形式和包裝。
其實,在這些天的苦苦探索中,他們早已事先在心中大致勾勒出了靈蛇泥膜的初步構想,此刻更是全力以赴,投入到緊張的研制之中。
……
太醫院的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藥香,太醫們或低頭翻閱古籍,或輕聲討論,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
“諸位,這便是我們此行所得的靈蛇蛇骨?!蹦奚咽殖稚吖牵驀鷶n過來的太醫們展示道。
他們的眼中閃過一絲驚訝與好奇,隨即紛紛上前,小心翼翼地觀察起來。
只見絲帕之上,一條完好無損的蛇形骨身顯露于眾。
蛇骨不同于普通動物。
通體晶瑩剔透,溫潤如玉。
泛著金黃的熒光,仙風道骨模樣。
眾太醫們紛紛議論,感嘆,這也是他們平生第一次見到。
真是不可思議。
“此蛇骨非同小可,需得謹慎處理。”文昌王的聲音在人群中響起,他親自監督著整個研制過程,確保萬無一失。
“王爺放心,我們定當全力以赴?!睏d月上前一步,語氣堅定。她深知此次研制的重要性,早已在心中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隨著文昌王的一聲令下,太醫院的太醫們和霓裳、梔月四人被領入了一間專門用于研制的密室。
室內擺放著各式各樣的藥材與器具,空氣中彌漫著更加濃郁的藥香。
大家伙一邊翻閱著古籍,一邊討論著泥膜的配方。
十分專注和投入。
大家知道,此刻必須要與時間賽跑。
能早一秒鐘,東離百姓的苦痛和死亡就會有著本質的轉變。
“院史,你看這味藥材是否可行?”一位太醫指著古籍上的一味藥材問道。
“嗯,此藥確有祛風除濕之效,但需注意用量,以免過猶不及?!痹菏纷屑氄遄煤蟠鸬?。
“好,那我們就先試試這個配方?!碧t點頭表示同意,隨即開始動手配制。
梔月和西洛她們也并沒有閑著。
根據病情的特點,她們和太醫們商量,打算用柔軟透氣的棉質紗布和藥貼材料為底,將靈蛇藥膏凝固其上,做成既可涂抹亦可貼用的藥貼。
經過數日的努力,終于配制出了第一批藥用靈蛇泥膜。
為了確保其療效與安全性,按照規定流程,大家開始在太醫院內進行臨床試驗。
第一批接受試驗的病人都是病情最為嚴重的痹病患者。
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對治療失去了信心,但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希望之光,他們還是選擇了相信。
試驗室內,幾位病情較為嚴重的痹病患者靜靜地躺在床榻上,他們的臉上寫滿了對康復的渴望與對未知的忐忑。
梔月和太醫們一道,小心翼翼地將泥膜敷在他們的肌膚上,并密切觀察著他們的反應。
“感覺如何?可有不適之處?”太醫輕聲詢問其中一位病人。
“嗯……感覺有些溫熱,但很舒服,痹痛似乎減輕了一些。”病人微微點頭,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聽到這樣的回答,大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這不僅僅是對大家努力的肯定,更是對東離百姓未來康復的期許。
是啊,隨著泥膜緩緩敷在皮膚上,一股溫暖而舒適的感覺逐漸彌漫開來。
大家驚訝地發現,那曾經讓他們痛不欲生的痹痛竟然在緩緩減輕……
試驗的結果令人振奮不已!
藥用靈蛇泥膜展現出了驚人的療效,不僅有效緩解了病人的痛苦,還大大縮短了治療周期。
這一消息迅速傳遍了整個煙雨城乃至整個東離國,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梔月深知時機難得,她連夜組織召集了順風快跑和德盛樓商會的全體成員召開緊急會議。
在會上,她和大家一起,根據手上積累的客戶資料庫制定了詳細的配送計劃。
她要求商會成員們全力以赴、爭分奪秒地將靈蛇泥膜配送到每一個需要它的病人手中。
同時,她還安排專人連夜趕制使用說明,確保每一位病人在使用泥膜時都能得到正確的指導。
一時間,一場關于“防治痹病”的行動在東離國如火如荼地展開。
從繁華的都城到偏遠的鄉村,從貴族府邸到平民百姓家中,到處都可以看到順風快跑和德盛樓商會的身影。
太醫院也把太醫們發動起來,赴東離各地組織培訓當地醫館,把藥物配置之術廣為傳授,從而節省運輸時間,確保藥效得到最好發揮。
以致于后來在“防治痹病”取得全面成效和控制后,很多鄉野孩童都能編上幾句民謠,傳唱頗廣。
一群人不畏艱辛、不辭勞苦,將這份希望與溫暖傳遞給了每一個飽受病痛折磨的東離人。
正是這種精神,在苦難之時,激勵了大伙,互相勉勵,才能在那漫漫黑夜里,守得住那微弱的一絲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