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施之死首級送到安南國河內后,安南國主黎氏縱然想討伐遏羅國,但奈何大明西南三省距離安南國,實在太過接近這才想先攻下大明西南三省,召集手下文武大臣,道。
“諸位,寡人決定發兵攻明,攻下大明西南三省在打遏羅國,諸位,若無異議便從安南國整兵十二萬大軍,其中,象兵騎兵共計三萬人由寡人親自指,剩下的由柳成,武進,江同,胡元,趙和,六將率軍九萬余人,分六路大軍進攻大明西南三省引出大明的主力軍,在由寡人的象騎大軍總攻擊,一舉擊垮敵軍主力!″
只見,新任國相全文達,及時站出來勸阻,行以君臣之禮,道。
″大王,大明如同龐然大物,安南國力不是大明的對手,遏羅,占城,金柬,三國更是對安南虎視眈眈,一但安南國十幾萬大軍,出兵攻明他們三國聯手攻打安南國,到時安南國拿什么低擋,大王,三思啊!″
右國相史叔寶,卻有意力主黎氏攻打大明的西南三省,站出來反駁,行君臣之禮,道。
″左國相,言過其實了吧,安南國可戰之兵何止數十萬,再者,不是,還有李老將軍的五萬京護軍,足以應對三國聯軍的進犯,更何況還有不少青壯,戰時可擴兵五萬以上,左國相,我安南國,還用怕他們的聯手來攻,簡直是笑話,哼!″
左國相全文達,不留情面的說出這倆人的老底,道。
″這舉國上下,誰不知道,你右國相史叔寶,和老將軍李烈,都是安南國前任安南王的心腹文臣和用兵猛將,誰知道你的力主不是有個人目地,絕非是為了大王的大業所想,大王不可輕信這個右相史叔寶之言!″
京護軍將軍李烈,眼看右國相史叔寶讓左國相全文達,抓住不放,便站出來行以君臣之禮,道。
“左國相之言,太過武斷傷人,既然,安南國王位易主,我等與右國相自然會效力新主,豈會陷新主與危機之中,左國相不信我等二人忠誠,大可讓大王將我二人全部滿門處死,絕無怨言與大王。″
正當,左國相全文達反駁之時,讓黎氏叫停,道。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寡人,用了他們二人自然信的過,不過,光這五萬人可不行,左國相由你代寡人下王令招募青壯兵士,由你親自訓練兵士,從他們當中任命將領,李烈老將軍征戰一生,也該過幾日舒服日子,但眼下用人之際,你協助右國相處理地方政務,京護軍仍然由你統領指揮調動,你們的防區由外城轉向內城外城由新兵練成之日交接布防,若無異議整兵攻明!″
黎氏的手段,倒讓李烈等人有了防備之心,但還是得表面順從,紛紛道。
″大王,英明老臣為安南國征戰沙場十幾年,是時候功成身退了!″
“大王,說的是,這李老將軍確實老了該這樣了,大王英明!“
安南國國主黎氏,在等到重臣支持之后便下達攻明令,道。
“傳寡人王令,從明日起出征攻明西南三省,由右國相兼任轉糧使,務必確定有五個月的糧草軍備供應。″
左國相全文達,沒有拒絕而是一口應下,道。
“是,大王,臣遵王令“
安南國,十二萬人的大軍,出征在即進攻大明西南三省,而耿郭二位老將早已率軍到位,進駐其中兩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