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十一年(1413年),明朝欽差太監亦失哈第三次巡視奴兒干都司時,在奴兒干都司官衙所在地原有觀音堂的基礎上,修建了永寧寺,并豎立石碑,上刻《永寧寺記》碑文。
宣德七年(1432年),亦失哈第九次巡視奴兒干都司時,見永寧寺已毀,次年便重建了永寧寺,又立一塊碑,銘刻《重建永寧寺記》碑文。
這兩塊碑合稱為永寧寺碑,它們位于永寧寺附近的江岸石崖上,見證了昔日大明對黑龍江流域的有效管轄。
...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永樂十一年(1413年),明朝欽差太監亦失哈第三次巡視奴兒干都司時,在奴兒干都司官衙所在地原有觀音堂的基礎上,修建了永寧寺,并豎立石碑,上刻《永寧寺記》碑文。
宣德七年(1432年),亦失哈第九次巡視奴兒干都司時,見永寧寺已毀,次年便重建了永寧寺,又立一塊碑,銘刻《重建永寧寺記》碑文。
這兩塊碑合稱為永寧寺碑,它們位于永寧寺附近的江岸石崖上,見證了昔日大明對黑龍江流域的有效管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