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還請快些步伐,今日是您第一天監國,若是讓朝廷眾臣久等,他們怕是對您頗有微詞??!”
一旁,一位宦官小聲勸道。
“那就讓他們等便是!拿著朝廷奉祿,就該做好臣子該做的事,他們倒好!兩極反轉了!”
杜文軒慢慢朝著文武百官上朝的地方走去。
一方面是讓那些官員知道,皇帝開始讓他監國,那就是開始培養他為未來的皇帝了。
雖然路上波濤洶涌,只要自己安分守己,做好分內事,不露出把柄,那么這個帝位,已經是十拿九穩了。
當然,自己的人身安全也要保護起來,雖然皇帝對于太子給的保護力量是足夠的。
但是,小心駛得萬年船,避免一些小人策反,自己還是要培養起自己的力量,專屬于自己的力量。
畢竟人心果測……
更何況這帝位,并非無人垂唾。
要是皇帝怪罪,自己也好說明情況。
畢竟原主這個太子做的也是讓當今皇帝比較滿意的。
誰希望自己精心培養的繼承人半路夭折,浪費精力。
而這一次下放權利給太子監國,便是一種培養方式。
晚去,就是讓他們知道。
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力,豈有等人的道理。
即使他不是皇帝,他太子監國的身份就在那,誰敢無緣無故觸霉頭。
即便現在他不是,將來呢?
另一方面,走得慢是因為原主的記憶在緩緩的進入他的腦子里,而原主先前的做派,不是很符合一個帝王該有的。
推崇依法治國,但過于仁慈。
兩者有些許矛盾。
而這次,就是讓他們知道,他這個太子,不是原來的太子,不會任人拿捏!
……
朝堂上。
現場像一大群蚊子一樣,不大聲,但聽得煩人。
“李丞相,你說這太子,第一天就晚到,這架子也太大了!”
一旁,跟在李自承后面的江錦鶴尚書小聲發話。
此人正是先前給李自承打招呼(打擾)的官員。
江錦鶴是一位禮部尚書,十分注重國家的禮法。
“江尚書,此言差矣,我等身為人臣,等上一些,又有什么事…”
“再說了,這是朝廷上,莫說過于引人注意的話,小心那史部尚書和左丞相參你一本…”
李自承緩緩說道。
在他與江錦鶴那件事后,才知道要上早朝。
這也就是江錦鶴為什么這么早找他的原因。
站隊,這是個風險和機遇并存的選擇。
他得慎重,連累家人不說,要是因為這樣,讓他成為最早睡覺的穿越者,那多丟臉啊!
而那史部尚書易嘉禾與左丞相莫少言……
因為先前叫他和江錦鶴等眾人站隊三皇子,他們沒有同意,才會因此記恨他們。
在來的路上,李自承不得不重新認識了一遍諸多皇子,想偷個懶都不行,只能說穿越來的時間不對。
太子杜文軒,為人和善,善于廣納良言,親民親臣,推崇依法治國…其他的都還好,就一個毛病,太過于仁慈,也就是善良了。
二皇子杜文玄性情溫文爾雅,頗有明君之資,不過…二皇子過于推崇儒治…
這個李自承首先就排除了,他又不是圣父,經不起春風吹又生。
不過看得出來,二皇子對于太子來說,是最大的威脅。
當然了,太子跟二皇子的區別在于,太子是過于仁慈,但是狠起來的時候,的確狠……
就比如前兩年的武縣前朝起義,太子親自帶兵鎮壓。
期間武縣河無一口清井和河水,全是紅花花的……
斬首五千,充發邊疆萬余人。
另外還有人傳言,武縣河三年魚蝦絕盡,生機盡無,河中黑蟲四起,百姓無一不遷……
你看,該狠的時候是真的狠。
而二皇子全身上下都是軟的,連思想都是軟的……某方面就不知道嘞!
……
三皇子杜文安,善于武學,常跟武官打交道……
四皇子杜文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不過意不在帝位……
五皇子杜文旭,重殺代,出游之地,百姓民不聊生……現在被皇帝軟禁于皇宮。
六皇子杜文輝,為給杜文旭洗拖兇名,與名為神醫的趙夫子,云游天下,救治蒼生,廣積福德……
七公主杜文淑,古靈精怪,性格活潑,頗有小魔女之稱。
……
“縱觀諸多皇子來說,站隊的話,就只有太子、二皇子、三皇子了…”
三皇子與武官較好,也是個不錯的考慮…
四皇子本來就意不在帝位。
而五皇子的話,這個殺胚,還是離遠一點比較好!
六公主的話,說到底還是個小孩子,到時候再看看,幫襯一番吧!
“我再觀察觀察吧…”
李自承無奈的嘆息,這選擇也太難了都。
“李丞相,那兩廝往這邊看呢!”
江錦鶴深知跟易嘉禾與莫少言沒有情分可說,干脆直接說了出來。
而李自承聽到后,往那邊看了看,還真的是在看著他們兩個。
而被發現的那兩位,也就冷哼一聲,便再也不看了。
“你小子,是不是剛剛你說的話都被他們聽見了!”
李自承無語,只能罵了罵江錦鶴,估計八九不離十了。
這狗這么靈的!
“丞相,不到??!應該是…”
江錦鶴委屈巴巴的說。
“你…真的是老糊涂了,參你一本就有的你好受了!”
李自承有種恨鐵不成鋼的說。
合著你在朝廷上面活這么久,都是原主給你撐腰呢!
(這里說明,右丞相比左丞相大噢!李自承是大的那個。不要再問是哪里大啦!新書別搞?。?
“大人,我……”
江錦鶴欲哭無淚。
“好了好了!出事我擔著!以后少出幺蛾子!”
李自承無奈的說。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件事,要是的話,得想好怎么處理了。
說完,便沉思不語,思考對策。
雖說李自承等人不說話了,但是其他人倒是挺識趣,見他不說話了,也紛紛閉上嘴,把心里的不爽留給晚上……
官最大的都閉嘴了,底下的要是不給面子,官大的分分鐘弄死你!
……
而身為史官的孔亦莊,也是要上朝的,負責記錄朝廷發生的一切事情,包括皇帝的言行舉止,官員的上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