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顆未知的種子生根發芽,人們會在潛意識里植入一種概念:這顆種子究竟會成長到什么地步。
是一株參天巨樹,還是一棵狗尾巴草,當種子冒尖兒的那一刻,就注定他將成為怎樣的存在。
葉鵬終究為自己的大意付出了代價,年輕人的未來,已經在此刻,拉開了新的篇章。
劉煒不再那么緊張,蘇然拍了拍他的腦袋,一如兩人第一次見面時,蘇然打爆他之后,蹲著拍腦袋,安慰他的場景。
自那以后,劉煒便跟在蘇然身后,他知道自己很軟弱,軟弱的一碰就碎,但蘇然不在意,他總是在自己碎了后將自己重新拼起來,再敲碎,再拼起來,樂此不疲,一遍又一遍的磨礪自己,那是段黑暗的歲月,卻也是劉煒漲球最快的時候。
現在,所有的苦難都是值得的,因為他讓自己站在了職業聯賽的球場上,對劉煒而言,這就是最大的褒獎。
蘇然注意到了劉煒的變化,他的臉色不再那般緊張,身體的協調性也越來越好,這是調整心態,適應比賽后的輕松。
蘇然第一次見劉煒,那時的他跟姚明已經在青年隊中橫行霸道,無人可擋。
劉煒,那是一個前世讓蘇然仇恨又敬重的家伙。
仇恨是年輕時候的情緒,那時候總覺得劉煒很菜,為什么這么菜的后衛還能入選國家隊,還能為國出戰,難道國家真的就沒有可用之人了?
隨著年級越來越大,蘇然明白了一個道理,沒錯,除了劉煒外,還真就沒有更厲害的控球后衛了。
至少,人家能把球交到姚明手中。
面對山東成名已久的鞠維松,足足比他大了10歲的老牌控衛,劉煒已經能輕松的運球過半場,不再像開場般那么拘謹。
鞠維松眉毛很淡,兩邊是往上翹的,眼睛不大不小,鼻梁很高,嘴巴很薄很小,身高1米80,但對抗很足,速度很快,特別擅長搶斷與快攻。
做為山東“三劍客”之一,鞠維松可謂是身經百戰,劉煒的變化自然逃不過他的眼睛。
“你是叫劉煒?”
望著身前足足比自己高了十多公分的劉煒,鞠維松也是很感興趣。
劉煒點了點頭,并沒有搭腔。
比賽還在繼續,他們依舊是落后的那一方。
擋拆后的分球,蘇然表現的不像是一位傳統意義上的中國球員,拿球后的他沒做調整,直接在楊文海頭頂跳投,籃球穩穩命中。
精準的投籃,果決的出手,這還是楊文海對蘇然的第一印象。
難纏的小子,楊文海望了眼場邊的葉鵬,比分在不斷迫近,山東隊需要拿出點新的方法。
葉鵬點了點頭,做出了1的手勢。
鞠維松了然,再一次的將球分給紀敏尚,但結果一樣,紀敏尚的強勢攻筐,再一次被姚明拒之門外!
“這幾個孩子很不錯,上海男籃近幾年的成果,也是相當顯著的。”
不同于開場時的臉黑,上頭下來觀看比賽的領導笑著點了點頭,對這幾回合的球員表現相當滿意。
“蘇然和姚明,這可是我們花了大精力培養的球員,他倆就是上海男籃的未來,不!我看吶,他們已經可以成為上海男籃的未來了。”
邊上的負責人也是立馬跟上,說的領導喜笑顏開,未來好,未來好啊!有個光明的未來,咱們得前途那都是大大的寬,大大的廣。
無數人的眼睛都盯著球場上的上海雙子星,“蘇姚計劃”第一次讓眾人感受到了其中的魅力,在蘇然和姚明出現前,可從來沒有人能打出這樣的賽場表現。
山東隊現在有點兒蒙了,以前可沒見過這么高、還這么能跑的。
王治郅很厲害,大家都知道,但他只有兩米一幾的身高,相較于姚明,要矮了十多公分。
蘇然呢?
那拿球就投籃的打法,老實說,別人還真沒見過。
中國籃球講究合理,講究配合,不提倡個人能力的突出與表現,即便你很厲害,但也得服從隊伍,服從紀律。
李秋平無所謂,他知道蘇然的能力,也知道姚明與蘇然的配合有多么犀利,如果能贏下比賽,突出點個人能力又有何不可?
上海男籃本就處于下端,不劍出偏鋒,怎么去贏下強大的霸主級球隊。
至于在防守端,蘇然和姚明的防守面積太大了。
一開始山東隊還不信邪,突進去上籃,啪就給姚明扇飛了。
而在外圍,蘇然已經搶斷好幾個了,一會兒被斷,一會兒被帽,打的山東隊都不敢有突破和殺進去的想法了。
而兩人的防守和籃板球直接保證了上海男籃靈活、快速的打法,場面好看極了,落后的比分也被不斷迫近,領導很高興,剛來的時候2:19,眼看著分差被不斷抹平,大家伙都高興,球員也高興,球迷也高興,群情激奮,場邊的上海球迷逐漸多了一些,喊加油的聲音都無比痛快。
葉鵬眼見形勢不妙,果斷請求暫停,拿著戰術板,跟一旁的陸曉運商量,到底該怎么打這支全新的少年兵。
拳怕少壯,這句話說的一點兒沒錯。
邦邦幾拳下來,山東隊士氣都變得相當低落,鞏曉彬和紀敏尚更是將頭埋的低低的,在聯賽叱咤風云的內線雙塔,今天竟然被一個毛頭小子給治了,這讓他們顏面何在。
葉鵬一時間也沒更好的辦法,只是叮囑球員要耐心一些,不要著急,他們的優勢在于比賽經驗,沒必要跟小伙子們硬碰硬,得不償失。
暫停結束,比賽繼續。
山東隊明顯放慢節奏,鞠維松面對更高大的劉煒感受到了壓力,這小子真是寸步不離,一點兒不給自己突破的空間。
鞠維松背身抗開劉煒,轉身的那一下突然感覺有一道影子從斜刺里殺出,定睛一看,除了蘇然還能有何人?
蘇然很大膽的選擇,預判了鞠維松的運球方式,在他最不防備的轉身間隙,恰到好處的逼迫搶斷,瞬間斷球,前場空無一人,蘇然馬踏飛燕,騰空而起,一記勢大力沉的大風車灌籃,再次點燃現場球迷的熱情。
“這小子,還有這手!”
李秋平都看得一愣一愣的,也沒人告訴我,他倆的實戰能力有這么強啊。
“嗶嗶嗶!!!”
終場哨聲響起,葉鵬始終不敢相信,他們在領先17分的情況下,最后竟然輸掉了比賽。
62:56。
上海男籃反敗為勝,打出了新賽季極為精彩的翻盤局,也讓現場所有人看見了上海男籃兩顆冉冉升起的明珠。
蘇然全場砍下22分5籃板3助攻3搶斷2蓋帽,全能身手,樣樣精通,打的對位球員楊文海搖頭晃腦,表示自己毫無辦法。
姚明坐鎮內線,14分17個籃板,還有6次蓋帽,恐怖數據,證明大個子的威懾力,無與倫比。
可以說,蘇然和姚明用他們的全面、身高以及防守端給予的強度改變了整場比賽。
中國籃球隊習慣用進攻改變比賽,而蘇然和姚明卻聯手奉獻了一場防守大戰,用防守徹底扭轉戰局,驚掉了所有人的下巴。
李秋平打了一張很漂亮的牌,蘇然和姚明,沒有讓他失望,他們的表現早已超越了17歲的年齡,那是天才少年才能跨越的門檻兒,李秋平為此感到十分慶幸,因為這樣的天才少年,他擁有兩位。
NIKE總部,陸海瑞也是第一時間聽聞了消息,高興的在辦公室里連叫了三聲好。
激動過后,陸海瑞馬上聯系沙伊峰,讓沙伊峰務必在最短的時間內搞定兩人的合同,不論付出怎樣的代價,都要將蘇然和姚明牢牢的與NIKE公司綁定。
而這場比賽也成了蘇然和姚明的敲門磚,他們向所有人證明,雖然他們年輕,但不代表能力不足,相反,他們的能力出類拔萃,肉眼可見。
兩位只有17歲的少年,在這場成年隊的比賽中展現自己的作用,幫助球隊拿下勝利。
這一晚,“蘇姚計劃”的含金量再一次邁上了一個臺階,而到了第二場比賽,蘇然跟姚明已經不適合再當替補了。
即便李秋平想讓蘇然和姚明當替補,群眾的意見也是不容忽視的。
沒人愿意再看到蘇然和姚明坐在替補席上,出名要趁早,人們總是想著看年少有為的故事,他們等不及在球場上看見兩人的身影,上頭的領導也樂意看見上海男籃擁有標志性人物,就好像八一隊的王治郅一般,那可是讓八一在整個籃球圈都出盡了風頭。
“蘇姚計劃”已經取得初步成功,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讓更多的人,更多的球迷看見蘇然與姚明的厲害。
首發,第二場必須要首發!
李秋平思索了很久,還特意找到兩人聊了相關情況。
對此,蘇然倒是表現的很坦然:“李教練,不管怎樣,上頭怎么安排都行,我反正聽你的,首發還是替補,我跟大姚都會好好打球,幫助球隊走的更遠。”
姚明也在一旁點頭,表示自己認同蘇然的話。
李秋平很喜歡蘇然,打球出色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蘇然很識大體,很懂得人情世故,從來不會做越界的事情。
又帥又能打,還懂得為人處世,這樣的球員,李秋平恨不得將其捧在手心里。
“那就這樣,下一場首發,你跟大姚的能力我是認可的,我為什么要對球隊進行大清洗,很大程度上都是為你倆鋪路,本來我以為需要給你們更多的時間,但第一場比賽的表現,你們的成長,出乎我的預料。”
李秋平原本的計劃,兩人只有17歲,真正與豪強爭霸的時間,至少要在3年以后,也就是兩人20歲的年紀,才擁有與冠軍球隊掰手腕的底氣。
現在看來,這一時間至少要提升一年。
出乎預料的成長速度,果然,天才的進步,難以用常規去衡量。
李秋平走后,姚明顯得異常興奮,在宿舍內不斷踱步,腦子里滿是打首發的場景。
“淡定點,首發而已,瞧你那沒見過世面的樣子。”
蘇然拿著一冊籃球報刊,躺在床上老神在在的看著新聞媒體對他倆的吹捧。
《上海雙子星,蘇然與姚明的成長之路!》
《從小一起長大的天才,上海男籃崛起有望?》
《王治郅后的天才少年?蘇然與姚明不得不說的故事。》
《掀翻山東五虎將,蘇然統治全場,攻防建樹!》
諸如此類的標題滿眼都是,即便是專注于足球領域的《體壇周刊》,都特意開了篇文章,簡短講述兩人在籃球領域上的成就。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很顯然,兩人的名氣沒那么大,但在國內,已經有許多人盯上了他倆。
不僅僅是國內球探,國外球探,也將目光聚集在了上海,這座最先崛起的明珠之城。
達拉斯,這里是NBA球隊小牛所在的城市。
做為球隊主帥老尼爾森的兒子,小尼爾森正滿心歡喜的朝著自己父親的辦公室走去,手中拿著一份報刊,腳步很快,顯得有些迫不及待。
“老爸,我發現了兩個天才,兩個足以進入NBA,并且影響聯盟的天才!”
小尼爾森的聲音很大,老尼爾森正在與球隊老板小佩羅特交談,看見自家兒子的冒失,他的臉色有些難看。
“冒冒失失的,唐尼,你必須要給我一個解釋。”
小尼爾森一進門就看見了球隊老板,再看看老爸的神情,當即明白自己的行為有些不妥。
“先生們,我無意打擾,但有一件事兒,真的很重要。”
小尼爾森拿著手中的報紙,直接遞給了兩人。
老尼爾森面色古怪,自家兒子不是毛躁之人,今天有此舉動,難道真有什么大事兒?
老尼爾森拿著小尼爾森遞過來的報紙,蘇然和姚明的信息赫然的躍于眼前。
《來自中國的天才,上海男籃崛起的希望?》
尼爾森父子都認為在美國之外同樣擁有廣茂的籃球人才,在那里蘊藏著許多未被發現且具有天賦的少年。
所以,小尼爾森經常往來于歐洲、南美等國家,尋找有潛力的球員,將他們帶來美國,帶來NBA聯盟。
前段時間,小尼爾森收到了陸海瑞的邀請,通過陸海瑞,小尼爾森得知蘇然與姚明的存在。
一開始,小尼爾森沒太上心,但昨晚的那場比賽,徹底改變了他對兩人的看法。
璞玉正經雕琢,蘇然與姚明,就是他與自己的父親,想要尋找的潛力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