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術交流活動中不斷成長的蘇瑤,迎來了新的挑戰——課程小組學習。
這門課程要求學生分組完成一個復雜的商業案例分析,并在期末進行展示。蘇瑤所在的小組,成員來自不同的專業和背景,性格各異。
小組第一次開會時,大家圍坐在教室里,氣氛有些沉悶。蘇瑤率先打破了沉默:“同學們,我們這次的任務雖然艱巨,但我相信只要大家齊心協力,一定能出色地完成。”她的聲音清脆而堅定,目光中充滿了自信。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像蘇瑤這般積極。小組中的李明就顯得有些漫不經心,他靠在椅背上,玩著手中的筆,說道:“這有什么難的,隨便做做就行了。”
蘇瑤皺了皺眉頭,嚴肅地說:“李明,這可不行。這次的任務關系到我們的課程成績,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提升我們能力的好機會,我們必須認真對待。”
李明撇了撇嘴,不再說話,但臉上明顯帶著不滿。
蘇瑤開始分配任務:“張敏,你對數據比較敏感,就負責收集和整理相關的數據;王強,你的分析能力強,你來對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劉婷,你的文字功底好,負責最后的報告撰寫。”
當分配到李明時,蘇瑤停頓了一下,說道:“李明,你思維活躍,你來和我一起探討案例的核心問題,提出創新的解決方案。”
李明卻不以為然地說:“憑什么讓我聽你的安排?我有我自己的想法。”
這讓小組的氣氛瞬間變得緊張起來。蘇瑤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保持冷靜:“李明,我不是要強迫你,只是根據大家的優勢來分配任務,這樣才能提高效率,保證成果的質量。”
其他組員也紛紛勸解李明,但他依然固執己見。
面對這樣的沖突,蘇瑤沒有退縮。她在課后主動找到李明,心平氣和地與他交流:“李明,我知道你有自己的想法,這很好。但我們是一個團隊,只有團結協作才能達成目標。如果你對任務分配有意見,我們可以一起商量,找到一個更合適的方案。”
李明沉默了一會兒,態度稍微緩和了一些:“好吧,那我們再談談。”
經過一番深入的溝通,蘇瑤終于說服了李明,小組的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蘇瑤經常組織小組討論。每次討論,她都會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將自己的思考和研究成果與大家分享。
“我覺得這個案例的關鍵在于市場定位不準確,我們應該從消費者需求的角度重新審視。”蘇瑤指著白板上的分析圖說道。
組員們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討論十分熱烈。
在任務推進的過程中,又遇到了新的問題。張敏收集的數據出現了偏差,導致王強的分析結果出現了錯誤。
王強有些生氣地說:“張敏,你怎么這么不小心,這讓我的工作都白做了!”
張敏委屈地低下了頭:“我已經很努力了,是數據來源有問題。”
蘇瑤趕緊出來調解:“大家別著急,這是一個意外,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張敏,你再重新核對一下數據來源,王強,你先暫停分析,等新的數據出來再繼續。”
在蘇瑤的協調下,問題得到了解決,小組的工作繼續推進。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組的學習氛圍越來越濃厚。大家在蘇瑤的帶領下,互相幫助,互相鼓勵。
有一次,劉婷在撰寫報告時遇到了困難,蘇瑤主動留下來陪她一起修改,一直到深夜。
“蘇瑤,謝謝你,沒有你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劉婷感激地說道。
蘇瑤笑著說:“我們是一個團隊,這是我應該做的。”
在臨近期末展示的前一周,大家都感到壓力巨大。
“這么多內容要準備,時間來得及嗎?”張敏擔心地說道。
蘇瑤給大家打氣:“大家加油,我們一定能做出最出色的成果!相信自己,也相信我們的團隊。”
在蘇瑤的鼓勵下,小組的成員們鼓足了勁,加班加點地完善報告和展示材料。
終于,到了期末展示的那一天。蘇瑤帶領小組自信地走上講臺,他們精彩的展示贏得了老師和同學們的陣陣掌聲。
“你們小組的分析深入,觀點獨到,展示效果也非常好,是這次課程學習的優秀典范。”老師給予了高度評價。
小組的成員們歡呼雀躍,他們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蘇瑤眼中閃爍著淚花,“通過這次合作,我相信我們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都能更加出色。”
經過這次小組學習,蘇瑤不僅鞏固了自己的知識,還鍛煉了領導和協調能力,而小組的成員們也在她的帶領下,收獲了成長和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