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新野出兵
書名: 賽博三國:讓大漢再次偉大作者名: 百里大餅本章字數: 2191字更新時間: 2024-08-11 08:01:00
有位姓孫的哲人曾經說過一句話:“這都是好事。”
就像這次出征長沙,對劉備勢力來說固然勉強,但也有幾樣好處。
第一,劉表打長沙的用意,是教訓不聽話噬主的狗,那么作為劉表的另一條狗,新野方面確實得表現的積極些;
第二,這次戰爭是近距離考察荊州內部情況的一次好機會,深度參與有益無害,可以為將來的謀劃收集些資料。
第三,此戰屬于以強欺弱,勝算很高,不考慮友軍傷害的話,基本上沒有風險。
第四,李簡剛好可以借助此戰,找機會安撫下關羽張飛這兩位軍中大佬。
第五人格,啟——不對不對,沒有這條。
好處有這么多,問題也不是沒有。
最大的問題是,劉備軍現在根本就沒有像樣的軍隊。
劉備:“咱們只有尚在訓練中的新兵,原來殘余的老兵都打散了,該派誰去參戰呢?”
李簡;“這個簡單,把新兵里的老兵都抽出來。”
劉備:“可是,抽這些老兵去長沙,新野這邊豈不是要陷入停滯了?”
李簡:“誰說我要派這幫老兵去長沙?”
這些殘存的老卒都經歷過數場苦戰,作戰經驗極其豐富,李簡怎么舍得浪費到長沙戰場上。
更何況,那邊有個明擺著不懷好意的蔡瑁,憋著勁要給李簡難看。
所以從一開始,李簡就打算帶一幫新兵蛋子去長沙歷練。
劉備有些遲疑:“這行嗎?”
李簡昂首自信:“呆膠布。”
于是,在收到襄陽軍部的指令后,李簡便帶著一個營的新兵,大概五百人左右,前往了長沙。
順便還帶上了一塊壓艙石:燕人張飛。
經過幾日的行軍,他們順利抵達了前線的中轉點兼臨時指揮中心,益陽。
益陽屬于長沙郡,如今被荊州實控,是這兩年為數不多的進展之一。
李簡隨口向張飛說道:“能夠啃下益陽,倒是說明蔡瑁那廝不是完全的廢物,否則此戰定然兇多吉少。”
張飛扭過頭去,裝作沒聽見。
因為他對李簡有意見。
畢竟李簡的那個軍費方案實在是太欺負人了,連關羽看了都有些血壓高,更不用說向來性如烈火的張飛了。
張飛之所以沒有當場跟李簡火并,全靠著劉備出發前千叮嚀萬囑咐,讓他一定要聽軍師的話。
見張飛不理自己,李簡倒也不以為意,反正等這場仗打完,對方的態度就該有所變化了。
但另一個聲音卻響了起來:
“軍師,益陽為何如此重要?”
乃是魏延。
作為標準的新兵,魏延主動請纓參加了本戰。
剛才魏延聽到李簡說益陽很重要,對軍事向來感興趣的他便忍不住開口發問了。
見魏延發問,李簡隨手拿出手機,調出地圖。
“想要從北向南進攻長沙,基本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益陽,另一條則是羅縣。這二者背后,便是長沙治所臨湘。”
魏延觀察了一下,發現益陽、羅縣、臨湘這三處在地圖上的距離很接近,隱約形成了一個等邊三角形。
“軍師的意思是,這三地首尾呼應,擊其一則另兩處都能來支援?”
“不止那么簡單。”李簡將地圖切換成了地形模式:“還在于湘水以一個丁字形,恰好將三地連在一起,成為了天然的后勤通道。”
因此,任何試圖攻打其中一地,都等于同時受到另外兩地的壓力。
魏延明悟道:“我來的時候看到襄陽那里出動了水軍,如此說來,蔡瑁是要借著占據了益陽的優勢,用水軍阻斷湘江,讓三地徹底隔絕?”
“不錯。”李簡有些驚訝。
不愧是蜀漢的中后期第一大將,確實觀察力很敏銳。
魏延想了想,又多看了兩眼地形圖,忽然道:“我看武陵這里像是有一條小路,從辰溪出發,經連道,過湘鄉,便能直插臨湘后方。”
李簡連忙阻止:“打住!”
子午谷什么的,暫時還不是時候。
一行人抵達益陽后,李簡需要先去和主帥報道。
蔡瑁是本次長沙攻略的總負責人,但前線的總指揮并不是他,而是荊州大族韓氏的韓玄。
見到李簡帶來的輕軍,韓玄不由得眉頭緊蹙:“你們新野的這些兵是怎么回事?”
人數少就算了,怎么看起來還這么菜?
李簡頭都不帶回一下,直接跟韓玄拍胸脯:“我一個在新野當軍師的,能給你帶一幫新兵蛋子嗎?你就說要不要吧!”
韓玄信他個鬼。
但轉念一想,韓玄在赴任之前曾受過蔡瑁的暗中吩咐,讓他將李簡部安置到最兇險的位置,最好能借刀殺人給坑死。
韓玄心中冷笑:“既如此,那就是你們自尋死路,怨不得我。”
很快,從荊州各地征召而來的軍隊都陸陸續續匯集在了益陽,經過簡單的休整后,便要出征了。
這段時間李簡自然沒閑著,仔細觀察記錄了荊州各地的軍力情況。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三支勢力。
第一支,是來自襄陽的荊州近衛軍,屬于劉表的親兵,裝備最好,訓練度最高,實力也最強。
第二支,是來自江夏的黃祖軍,這幫人的武器裝備看起來也不錯,但軍紀似乎不太行。
第三支,乃是一支異族兵,出身于武陵郡的五溪蠻,個個生得虎背熊腰,氣勢不俗。
至于其他人,則不足為道,水平極為感人。
李簡暗暗對比了一下,發現他帶來的這幫新兵,居然還不是墊底的。
這可不是李簡給自己臉上貼金,事實很快就說明了這點。
韓玄領兵出戰后,迅速遭受到了張羨叛軍的強烈抵抗。
離開益陽不過十幾公里,便遭受到了一次伏擊。
敵軍的人數并不多,只是借助地利進行騷擾,但荊州兵的表現卻著實有些讓人沒眼看。
襄陽軍和江夏軍還好,其他部隊直接就有了敗退的趨勢,嚴重些的更是出現了潰逃。
最過分的,不僅下邊的士兵在逃跑,連督戰隊也在逃跑,要不是再上一級還有韓玄設立的督戰隊的督戰隊,恐怕全跑光了。
更離譜的,五溪蠻兵聽到槍聲直接發動了沖鋒,結果張羨軍沒追上,反倒撞上數批潰逃的荊州兵,被五溪兵當作敵人給殲滅了。
屬于是痛擊我的隊友。
再反觀新野軍,大伙只是瑟瑟發抖,呆在原地不知所措而已。
這觀感不就立刻上來了?
經過這場遭遇戰,韓玄軍士氣大挫,不得不重新整軍,直到張允的水軍跟上,才以水陸并進的方式,沿著湘江向臨湘進軍。
至此,一場互啄即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