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易筋經,寧安在少林寺!
- 人在江湖,傲視諸天
- 賞金魔盜團
- 2137字
- 2024-08-06 06:05:00
方證大師止住寧安話頭,讓他帶入僻靜的禪房,臉色凝重地說了最近江湖上的傳言。
“老僧是不信這話的,寧施主天資高絕,老僧望塵莫及,斷然不會相信施主會貪圖一時之利,而忘長遠之計較。”
寧安練邪功?
呵,誰敢在方證面前說這話,他定然是要啐對方一臉唾沫的,一個能與自己辯論道理的聰慧少年,怎么會分不清一時和一世的區別?
那分明是天資聰慧以至于遭了天妒,是老天都不敢留他在人間,要讓他英年早逝的!
更何況,如今少林寺人才凋敝,若是能夠得到寧安的護持,至少五十年內……至少寧安活著的時候,可保少林無虞。
五臟衰竭對于旁人而言或許是難病,但對于有易筋經的少林寺而言,方證覺得不過是些許風霜罷了,篤信佛理的他不認為這天底下有易筋經治不了的病,何況對癥?(《易筋經》的功夫圜一身之脈絡,系五臟之精神,周而不散,行而不斷,氣自內生,血從外潤。原文)
這分明是天賜的佛緣!
寧安從方證大師這里得知原委后,面上并無異色,只是輕聲哼道:“江湖人逐利,覺得我年紀輕輕有如此功力,必定是練了哪門神功。”
“他們想要,那這神功也要變成邪功,如此方能給他們安上一個良善的名義,叫他們堂而皇之對我出手,哪怕用上各種下作手段,那也有‘對付邪魔歪道,不必講江湖道義’的底氣在,可謂是一本萬利。”
“我若是好人,必不能傷他們性命,否則便是十惡不赦,只許他們用各種手段來傷我、殺我,我是萬萬不許反擊的,交出來的武功也必須讓他們成天底下一等一的高手,否則就是我所言不實,就又成了十惡不赦的混帳。”
寧安說到發笑,語氣也變得格外嘲諷。
方證若有所思,試探性的拉攏道:“無非是力不足也。誰都知道少林寺有易筋經,武當有太極功,五岳劍派也各有自家絕學,為何沒人敢搶?
蓋因惹不起。”
“如若施主不棄,老僧愿意昭告江湖,名義上收施主做俗家弟子,有人了做做樣子,無人時你我依舊同輩相稱,如此也可免去施主麻煩。”
寧安謝過方證,但卻拒絕了他的提議,這是方證大師在拿少林寺的清譽給他擔保,雖然嘴上說得輕巧,但是實際上他欠得可就太多了。
自己能解決的事情,何必欠這么大的人情?
那群人不是想要神功?
那我就給你神功!
至于說敢不敢練,那就是你們自己的事了。
不過這等即將“禍害”江湖的事情,就沒必要叫老和尚知道了。
方證見寧安拒絕,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還是遺憾地嘆了口氣,同時取出一本秘籍放在桌上,雙掌合十道:“寧施主既然心有定計,老僧也不便置喙。先前曾聽方生師弟講過施主的困境,老僧不忍看施主這般大才落得個悲涼結局,便連夜寫了這本秘籍,還請施主收下,切勿隨意外傳。”
寧安接過秘籍,翻開的第一眼便將秘籍合上,有些鄭重地看方證大師,“易筋經?這等鎮寺之寶大師如此輕易便送給我了?”
方證大師呵呵笑起,笑夠后才輕描淡寫的說道:“我宗武功之名雖然流傳天下,實則那是末學,殊不足道。達摩老祖當年只是傳授弟子們一些強身健體的法門而已。蓋因身健則心靈,心靈則易悟。
但后世門下弟子,往往迷于武學,以致舍本逐末,不體老祖當年傳授武功的宗旨,一味追求武功高低,實則落入了魔道。”
“施主不必如此驚訝,這易筋經于江湖而言是神功秘籍,可在少林寺,不過是一本普普通通的經書罷了,平日里放著也是無用。
但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施主既然需要它救命,那它便有了用處,有了價值,施主不必多想。”
對于人才,少林寺的高僧們向來是不吝嗇易筋經的,這門武功的奇特之處就在于要勘破【我相】、【人相】,越是執著于這門武功,反倒越是練不成,最終執念過深,反倒會入了魔道。
不過是尋常人不似寧安這般輕易罷了,像原著里方證大師便是以收令狐沖為俗家弟子為條件,要教給他易筋經,最后實在沒法,才假托是桃谷六仙得了風清揚指點,傳給他一門《華山內功心法》,將易筋經傳給了令狐沖。
換了個名字,那我傳的就不是易筋經了,主打的就是一個隨心所欲。
只是寧安又怎么可能不多想,這可是易筋經啊!江湖傳言中少林寺鎮寺之寶!
寧安面色幾經變化,只覺得手上輕薄薄不過萬言的經書一瞬間重逾泰山,有道是免費的才是最貴的,方證大師如此真心實意,反倒叫他不知如何應對。
“這份恩情,寧安謹記在心。”
寧安到底還是收下了易筋經,這門武功好歹也是專門強大內臟的,對他的病說不定有用,眼前這關過不去,再說未來也是白瞎。
方證大師很滿意,雙掌合十道了聲“阿彌陀佛”,然后便告辭離開禪房,不再打擾寧安練功。
四下無人,寧安也不需要再虛偽應對,只管翻開易筋經認真學習。
……
少室山上。
任盈盈一行人已經來到了少林寺前,身上雖無狼狽,但大都是氣喘吁吁,他們自出了綠竹巷,便遭到不少江湖人的攔截,這些人以為他們要跑,個個下起了狠手。
好在任盈盈、黃河老祖、綠竹翁都不是易與之輩,也不是不敢下狠手的迂腐之人,這才震懾住了不少人,得以趕來少林寺。
到了這里,也就沒有多少人敢冒著得罪少林的風險和任盈盈他們動手了。
“我先前同寧安說過,平大夫和老祖兩三日便能到洛陽,他對此事頗為看重,想來他應該已經出關了。”
任盈盈緩了兩口氣,這一路上為了保護不怎么會武功的平一指、曲非煙和老不死,她們四人也是手段盡出,如今少林近在眼前,總算是可以好好歇歇了。
懷揣著希望,七人在四周虎視眈眈的江湖人的注視下走進少林寺,找了個知客僧詢問寧安所在的禪房。
這一幕被不少有心人看在眼中,很快,一則令人振奮的消息便傳了出去——
“寧安在少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