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奇跡的一年
- 新世界:起源進化
- 元竇
- 2061字
- 2024-07-21 19:01:00
回到家后,何樹東放下背包,躺在沙發上,他看了一眼時鐘,11點34分,已經很晚了,往常這個時候何樹東已經在睡夢中征戰四方。
何蘇欣見到他這個模樣,譏諷說:“年紀輕輕這就不行了?”
何樹東在聽到后沒有立即回答,而是選擇另一種方式回答她。
何樹東站起身來,伸出雙臂,將何蘇欣抱在懷里,然后走向浴室。
何蘇欣被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嚇了一跳,腦子一片空白,他這是要干嘛?見他走向浴室,心中涌起了不安的感覺。
何蘇欣奮力反抗,想要從他的懷里掙脫,但她終究抵不過何樹東的力氣,只能任由他抱著自己走向浴室。
何蘇欣的臉頰泛起了紅暈,她那白哲的皮膚也因為這抹紅暈而顯得更加誘人。
砰的一聲,浴室的門被關起,滴滴答答的水聲掩蓋住了春天的話語。朦朧的水霧為這美麗的邂逅增添了一抹灼熱的氣息。
外邊的夜世界無比繁華,可惜浴室中的兩人不會知道。
街道上車水馬龍,來往的行人川流不息,各色各樣的廣告牌懸掛在樓房上。
美食街的小販叫賣聲不斷,吸引著許多人前往美食街。他們為這一座城市增添了濃厚的生活氣息和人情味。
等到何樹東走出浴室時已經2點多了,他穿著浴袍,走到了陽臺,看著這座繁華的城市,即使這時候有很多的商店已經關門,但也阻止不了大家對夜生活的激情。
何樹東在想,這一次的流星雨和17年的白日奇觀有沒有聯系,因為他又看到了明月當空,神人吹笛悠然飄渺。
17年的白日奇觀有三次,分別是:
烈日當空,神君踏金烏游四方;
明月高懸,神人吹笛悠然飄渺;
繁星落水,星主騎巨鯨游天河。
他沒敢去問其他人有沒有看到,因為其他人看到的話必然會驚呼。
白日奇觀持續的時間都很短,不到10分鐘,然后就瞬間消失不見。來時很突兀,消失時突然。
每一次的白日奇觀幾乎是全世界的人都能看見,哪怕是黑天、陰天或者極端的天氣。它就像是印在眼睛一樣,只要抬頭向天看就能看見。
白日奇觀出現后,就有各式各樣的專家出來解釋,說這是萬年難遇的宇宙奇觀,但這站不住腳,因為奇觀中有人。
也有宗教信仰者說這是神的降臨,它會指引人類走向天堂;也有人說這是某個國家剛研發成功的秘密武器,一不小心暴露出來的。
全世界的人都為此爭論不休,神說在爭論這是哪一個神;武器說最開始有很多人相信,但過了幾個月后就沒人信了,如果武器說是真的,那某個國家早就發起了戰爭;奇觀說站得住腳,但沒人能解釋這場奇觀是怎樣形成的。
沒有一個國家出來解釋,即使有民眾抗議要求。奇觀發生后的幾個月里,大家也陸續走向正常生活,不再爭論奇觀的形成。
事實上,只要用心觀察,都能發現輿論的導向都被引到了奇觀說。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也漸漸相信這只是一場萬年難遇的奇觀,即使沒人能解釋。
2018年1月1日,世界聯盟組織世界發展狀況記錄部正式宣布2017年為“奇跡的一年”。
2017年除了白日奇觀外,各國的生病指數直線下降百分之十一點二,重癥患者指數直線下降百分之五點七,交通安全事故指數直線下降百分之二十點四。糧食生產產量直線上升百分之二十二點八。
諸如此類的信息還有很多。毫無疑問,2017年擔當得起這一稱號,它表明了世界正在慢慢變好。
何樹東站在陽臺上很久,他的腦子現在很亂,為什么白日奇觀時隔6年會再次出現,似乎出現時只有我看見了。
何樹東想不出個所以然,便打算喝杯水就去睡覺。
羅隱有句詩說得好: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何樹東剛轉過身,就見到何蘇欣從浴室門走了出來,她拿著一條浴巾裹住自己。
何樹東見她看著自己,怪不好意思的,便笑著回應。
“哼!”何蘇欣撅了倔嘴,腮幫子微微鼓了起來,眼神中帶著一絲埋怨,隨后頭也不回地走進臥室。
“唉。”何樹東搖了搖頭,喝完水后也跟著走進臥室。
何樹東躺在床上,身心疲憊,更何況剛剛經歷了一番大戰。他見何蘇欣背對著自己,便伸手抱住了她,就這樣,何樹東很快進入了夢鄉。
在夢中,何樹東看到有人拿著電鋸割自己的腰子,突然驚醒。他感到腰部有微弱的扭痛,但是他太困了,沒多想,便睡著了。就在腦子沉入深淵之際,他聽到了疑似仙女的笑聲。
(一段美妙的歌聲),何樹東抬起手關掉了桌子上的鬧鐘,已經8點31分了。
何蘇欣醒得很早,想要再睡時卻睡不著,于是她便起床煮飯,順便給昨天拍的照片進行調色。
何樹東起床時有點口渴,打算去客廳喝一杯水,路過書房時看見何蘇欣聚精會神的工作。
何蘇欣似乎聽到何樹東的腳聲,說:“飯菜已經煮好了,可能菜會有點涼,你自己拿去暖一下。”
何樹東見她仍然專注于調色,說:“知道了。”
何樹東洗漱完后,就去吃飯。何樹東感慨,今天的飯菜真不錯,比自己煮的好多了。何樹東在想,是不是哪旱地逢雨露讓今天的飯菜如此美味,要真是那樣,何樹東不介意夜夜笙歌。
吃完飯后,何樹東來到書房看書,他認為,堅持看書能提高他的文學素養,可以更好的寫文章,為讀者帶來更好的體驗。
現在的他平均半個月看完一本書,并會寫出自己的閱讀理解。
何樹東認為怎樣讀書有三個過程:第一次讀是為了身心愉悅,第二次讀是為了深究其含義,第三次讀是為了總結所讀心得。
若只想要身心愉悅,那就可以隨意去讀。
可想要達到第二個過程,就必須有獨屬于自己的閱讀理解。
至于第三個過程,則需要有包羅萬象的心胸,容納不同,并有明確的感悟,創造出獨屬于自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