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5章 接戰(三)

正午過后,張飛親將本部近千披甲士居中,丁立率兩千取慮屯田兵護衛兩翼,自營中魚貫而出。

待張飛、丁立兵馬穩住陣腳后,高順與耿良率領本部數百陷陣猛士及一部張飛披甲士、一部取慮屯田兵,合計千余眾,自左翼直接迂回至樂就右翼側后。

魏越繼后率領本部數百輕騎甲士占據右首堤岸高地,與樂就左后重甲騎兵遙遙相望,互為牽制,伺機分兵沖擊樂就兵營側肋,搗其腹心。

兩軍對峙數日,已然到了緊要關頭,樂就自徐州兵出營時,就望見張飛纛旗隨之前出,自然知曉這是要對其最后一擊,遂即嚴令各部鼓足余勇,誓死守住營壘。

烈日當空,萬里無云,張飛、高順兩部兵馬卷起滾滾煙塵,猶如餓虎撲食一般直直殺向樂就營盤,霎時間人嘶馬鳴,擂鼓陣陣,殺聲漫天,動人心魄。

張飛、高順前后兩部兵馬干冒矢石貼近樂就營壘,先以強攻勁弩與之對射,后命兵士拋射繩索鉤撓,拖拽被樂就依為屏障的梐枑車轅,待撕開缺口,兩部甲兵遂鼓噪直突,勢要把樂就兵馬撕碎。

樂就騎督早已收到將令,將重甲騎兵屯于一側,只待兩部兵馬裹纏一處相持不下之時,伺機突襲一部徐州兵馬,形成內外夾擊之勢,擊潰攻營之敵。

魏越見樂就騎兵出陣,隨即分兵一部以輕捷之兵,行撓怒之術,上前與之纏斗,遠則以騎弓射之,近則游斗其旁,只不使其靠近攻營甲士。

樂就騎督見魏越輕騎前來阻擋,遂即揮兵與其對沖,欲要將其驅逐一旁,但魏越騎兵輕快,趁勢撥轉馬頭奔向荒原。

樂就騎督見一眾重甲騎士有力難使,前方仍有一部輕騎伺守在側,想要突襲前部張飛攻營之兵已然不能;隨即令麾下重騎舍棄地利,躍下堤岸,三五一團,分散開來,呈彎月一線之狀,布于高順側后原野之上,不顧魏越輕騎襲擾,欲要憑借重兵重甲之勢,裹挾高順攻營甲兵。

高順見狀遂命張飛本部五百披甲士,執長槍大戟上前阻擋,護衛側背。

而在一旁行牽制之策的魏越輕騎屯將,見樂就重騎不顧其在旁襲擾,欲要突擊高順攻營兵馬;遂趁彼部兵散力弱之際,命麾下騎士停止騎射,自得勝鉤上取下短戟槍矛,分成十數部,分散上前突馳廝殺,以散擊散,以眾擊寡,形成局部格斗拼殺的優勢,一時間竟殺得樂就重騎紛紛潰散。

前有長槍大戟阻攔,不能上前靠近高順攻營甲兵,后有魏越輕騎機敏應對變局,剎那間使其折損了三四十騎重騎甲士,樂就騎督進退不得之際,又氣又急,只得再將散兵匯聚成眾,驅趕魏越輕騎。

魏越屯將見此旋即退走,再令麾下以騎弓射之;追又追不上,攻又不能攻,一時難以兩顧,倒激得樂就騎督心頭憤憤,怒狂之際,隨即揮兵直追魏越輕騎。

樂就騎督如此作為,正落入了張飛等人謀劃。重甲騎兵鎧甲護身,利于沖陣,不耐奔馳,在魏越輕騎游斗之下,往來不過數里,其部重騎便疲累難當了,只得駐馬歇息,觀戰一旁。魏越屯將見此,隨即令麾下輕騎分散開來,將其圍守在側。

此時反觀高順一部,陷陣猛士在司馬耿良的統率下早已撕開樂就后部營壘,切入營中與樂就本部強兵銳卒絞殺一團。

陷陣兵士體力充沛,悍不畏死,樂就親兵士氣低落,疲憊已極,兩軍拼殺不過須臾,樂就本陣親兵勁卒便被殺得連連后退;樂就見此,為穩住后營戰局,不得不從左右兩部抽調數百兵士前來抵擋。

高順隨即命張飛本部五百披甲士,從旁攻入樂就后陣,加以鉗制,一時間樂就后營便呈搖搖欲墜之勢。

而在前牽制樂就大部兵馬的張飛雙層鎧甲護身,正自浴血拼殺,瞧見樂就左右兩翼兵馬松動,知曉高順即將克其后營,隨即血氣賁張,虎喝連連,命左右掌旗士執纛旗死命前壓;在前拼殺的各部甲兵,見纛旗前推,士氣振奮,隨之不顧死傷的往前沖陣,一時間樂就前營陣型亦有松動。

而王修此時正率一部屯田兵護衛大營,掌管金鼓,見張飛纛旗前指,料是到了破陣之時,隨即命司鼓力士擂響三通鼓,以作全軍總攻之令。

伺守一旁的魏越聽聞營中急促的戰鼓陣陣雷鳴,又見樂就靠近堤岸的兵力薄弱,有所松動,隨即喝令其部輕騎,乘地利之便,自高而下,楔入樂就營中;入營后,魏越不顧樂就左部兵士糾纏,自將數十騎,直突樂就營心。

樂就陣中皆是傷病兵卒,又多糧草輜重,自然難以抵擋魏越精兵勁卒,一時間盡被驅散,樂就營內各部自此開始潰散。

樂就見戰局崩壞,勢難堅守,隨即率親兵匯集各部兵馬且戰且退,緩緩撤向荒原;耿良見樂就退走,即從腰間抽出環首刀,匯集左右陷陣猛士,直奔樂就大纛所在,趁機將樂就將旗斬落。

各部攻營兵馬見樂就將旗不再,再竭余勇,猛力攻殺,而魏越、耿良二將則令左右部下趁機喊降;樂就各部甲兵見將旗被斬落,士氣軍心立時瓦解,一時間或降或散,大舉潰敗。

張飛、高順二人見大局已定,遂一面令甲士收降樂就兵馬,收繳兵械斗具,一面匯集各部圍殲抗拒之敵,又命魏越率領其部輕騎匯合圍困樂就重甲騎兵一部,趁勢逼降樂就騎督。

而樂就此時身旁僅剩數百殘兵,做困獸之斗,被張飛各部兵馬圍困在曠野之上。

“樂就親兵皆是敢戰死士,困獸猶斗,再行攻之,死傷必眾,以我之見,將此殘部圍住即可,樂就內無糧草,外無援兵,將士疲敝,士氣皆無,不消兩日當可將其招降,二位將軍以為如何?”

王修此時已經率守營兵卒趕來相助,聚攏降兵,收斂糧草,見樂就一部數百殘兵尚自護衛其主將與各部圍剿兵馬殊死相拼,隨之對張飛、高順言道。

“叔治之言甚是,咱們正可趁此時修養戰力,清點俘獲傷亡,而后稟報下邳,也好在此等候主公消息;若屆時樂就仍舊誓死不降,戰力亦有限了,再行絞殺,猶如俯拾草芥,亦可減少兵士死傷。”高順聽王修所言有理,隨即表示贊同。

“如此也好,不過既要招降,為何要等日后?何不趁當下樂就軍心驚慌之時就去招降,其若投降了,也能省卻不少辛勞;若其不降,再行圍困之策也不遲。在此荒野之上,又有大兵圍之,料想樂就亦不能走脫。”張飛聽王修、高順皆有招降樂就之意,也沒有不同意之理,只是擔心出現變故,意要當下先試著招降樂就。

“那就先命各部止戰圍守,我以言辭說之來降,樂就來降則可,若不降,再做計較亦不為遲。”王修說道。

“那就有勞叔治了,不過樂就親兵多善射之士,此去定要多加小心,切不可靠得太近!”

張飛性情雖然有時魯莽,但心思卻頗為細膩,見王修有意前去招降樂就,特意叮囑道。

“謝張將軍厚意!”王修聽出張飛言語中的關切之意,心下不由得感動,隨即拱手致謝。

“樂將軍可在陣中?北海王修王叔治請將軍上前答話!”

張飛各部兵馬依令停止與樂就被圍之兵交戰,緊緊圍守一旁,王修打馬上前,居于陣間,高聲呼喊樂就出陣。

憔悴不堪的樂就見一文士在陣前叫喊,讓其出陣答話,知道是張飛有意招降與他,遂不顧左右親兵阻攔,打定主意,強自振奮精神上前與王修相見。

“在下樂就樂子禮,不知先生于兩軍陣前喚我是有何事?”樂就平穩氣息,向王修拱手致禮。

王修見樂就形容慘淡,依舊鎮定,遂拱手回禮,繼而說道,“久聞樂將軍乃高明之士,今日在下不避刀斧來此,特有一言相告,望將軍垂聽!”

“當下將軍大軍崩毀,士氣不再,以數百疲弱殘兵何能與數十倍強敵相抗?梁綱、橋蕤兩部兵馬已被關將軍、陳司馬率大兵分別圍困于甾丘、夏丘兩地,動彈不得,眼下將軍外援已絕,將軍不要再有他想,而將軍失去營壘固守之地,又無糧草裹腹,身處絕境之中,僅僅依仗這數百兵馬,尚能支撐幾日?當下危局以將軍之智不難逆料!”

王修特意提高聲勢,將眼下樂就窘境告知兩軍將士,實是有意打垮樂就兵馬最后殘存的一點軍心。

“汝鼓弄唇舌,是要勸降與我?”樂就聽王修之言有意煽動其部下軍心,佯作大怒之狀。

“不敢有瞞將軍,在下不避生死來此,正是此意!實欲要為將軍及麾下壯士覓一生路,若惹得將軍不快,盡可殺我了事,亦斬斷足下數百將士活路!”王修大義凜然道。

“好膽識!好口才!”樂就聽王修把自己綁在麾下兵士一側,一時也不敢亂動,只是夸贊王修才略。

“袁公視我等為心腹,我等皆受袁公大恩,近日兵敗于此,乃力不能及所致,至此險地有死而已,正可報袁公大恩于萬一,背恩主以求茍活,義士所不為也,圖小利而棄大義,徒惹人笑而已,先生再有明智之言說之,休怪樂就無禮!”

樂就言必稱恩義,語必說氣節,實是要借袁術之名穩定軍心,畢竟其部親軍大部為袁術恩賞,又多受其恩惠,此時若冒然投降,失了名節是小,身后部下不尋機殺了他才怪;但其話語之中亦留了玄機,若王修能領會其意,善說明智之言,說服眾軍之心,此時投降亦無不可。

王修見樂就并未將其驅離,其言語間亦留了機鋒,隨即說道,“將軍此言差矣!將軍出身名門,世受漢室恩德,非為袁術一家臣爾,奈何出此淺陋之語?王修不才,素聞袁術久懷篡逆之心,時有悖逆之舉,日后定為漢室叛逆;將軍乃明智之士,為何要對逆臣賊子纖介之惠感恩戴德,效之以死,而將軍麾下多忠義之士,皆為大漢之民,將軍率大漢忠義之士以附逆,實為不智,修竊為將軍所不取也!”

“劉使君乃漢室宗親,孝景帝之后,心懷百姓,禮賢下士,鎮撫一方,志存社稷,忠貞智能之士皆來投之,將軍率大漢義士歸之,正是棄暗投明之智舉,與個人名節何損之有?”

“就當下而言,將軍此時身處窘境,士卒盡皆疲敝,張、高二將軍本可趁機將足下此間兵馬盡皆攻殺,豈不便宜,為何遣我來此多費口舌?實乃二位將軍稟劉使君仁厚之意,懷慈愛之心,不忍見將軍及諸多大漢義士浪死草野,遺丑后世耳!”

“將軍久處軍中,豈不聞劉使君前者將睢陵俘獲的數千袁術軍兵發給錢糧,遣歸淮南之舉,料想將軍麾下當有知之者,舉世望之,何人能及?將軍及諸位義士尚有何疑哉!”

王修一番言語大義凜然,言之鑿鑿,一時說得樂就啞口無言,而其身后將士也無了聒噪之聲,繼而沉寂。

樂就聽王修言罷,低頭思索良久,方才對王修說道,“先生高見,樂就在此謝過先生教誨,但此事事關重大,樂就當下一言難決,還請先生暫退,待我與左右將吏商議過后再做計較!”

“如此也可,萬望將軍慎重決之,莫成失足之恨!”王修見樂就心有所動,也不再相強,遂告誡道。

夜間,樂就與將吏商議是戰是降之事,左右吵鬧爭執一夜,彼此不能相容,有相斗之勢,樂就隨即制止,而后遣使出營與張飛等人商議,愿降者歸附,不愿者聽其自去。

張飛等人商議后遂以眼下雙方正值戰時為由,愿降者收留,就地編入部伍;不愿降者,先遣往下邳安置,待雙方戰事消歇,再與被俘獲后、仍舊不愿歸降者一并遣送回鄉。

樂就左右親兵將吏見張飛等如此允諾,頗顯赤誠之意,隨即棄解兵刃,暫且依附在張飛麾下。

至于樂就,數千大軍一朝破敗,其已無顏回返壽春,再見袁術及昔日同僚之面;加之王修言語治心,使其愿意傾心投效張飛麾下為將。

至此取慮戰事告捷,張飛三部兵馬就地歇戰,只待劉備之命,或攻橋蕤于夏丘,或攻梁綱于甾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乐市| 江口县| 斗六市| 白玉县| 大港区| 湖北省| 莫力| 海淀区| 运城市| 金乡县| 永仁县| 德江县| 镇远县| 望谟县| 上蔡县| 石狮市| 松江区| 克拉玛依市| 广水市| 琼结县| 依兰县| 磴口县| 台湾省| 招远市| 太仆寺旗| 乌兰浩特市| 吐鲁番市| 威远县| 泰州市| 平定县| 黔西县| 苏尼特右旗| 城固县| 潞西市| 遂昌县| 大方县| 湟源县| 霍邱县| 堆龙德庆县| 石台县| 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