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慢慢來也是一種快
- 慢治愈
- 百年歸期
- 789字
- 2024-07-25 21:08:50
慢,速度低,走路做事等費的時間長。
南轅北轍的故事耳熟能詳,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無論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準方向,才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有利條件,如果方向錯了,那么有利條件只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當我們沒有了目標,沒有了方向,仿佛置身于一片大霧里面,茫茫不知所以然,此時我們要做的不是奔跑,而是慢下來,再慢下來,辨別清方向,再走。如果霧太大,怎么著都辨不清方向,不如就此打住,停下來,原地打個盹睡一覺,也許一覺醒來,天亮了,路就出現(xiàn)了。
慢下來,當閑庭漫步,坐看云卷云舒。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萬事萬物都有一個積累的過程,積小成大,量變引起質變,穩(wěn)扎穩(wěn)打的積累,才不容易忙中出錯。
天不得時,日月無光;地不得時,草木不生;水不得時,風浪不平;人不得時,利運不通。我們只需要默默積累,風箏趁風,鯤鵬趁海,靜等屬于自己的時運。
慢是一種笨功夫。曾國藩讀書的精髓就是一個字“慢”,他曾說;“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讀”。
事有三慢,讀書要慢,說話要慢,做事要慢。
慢慢來比較快。
《論語》有言,欲速則不達。
雖然看著別人一個個的都搭上了順風車,自己還是形單影看不清方向的慢慢前行,也很氣餒收獲還不如后輩,后輩都逐漸收獲人生的第一場答卷,自己仍要苦苦探尋自己的路途。
內(nèi)心還是很介意,至今一事無成。
然而,路一直都在,只要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一步一個腳印的慢慢前行,總有一天,會到達自己的羅馬。雖然不知道羅馬距離我還有多遠。
條條大路通羅馬。有人開直升機直達羅馬,有人坐車輾轉到羅馬,有的人騎車到羅馬,有的人步行到羅馬,有的人就出生在羅馬。出生的不公,毫無道理可言。
雖然人之道,奉有余而損不足,但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
每開一扇門,就會關閉一扇窗。
我們只需要在自己的路途里,慢慢的走出自己的人生,完成屬于自己的答卷即可,別人的答卷答的再完美,終究也是別人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