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君臣夜話
- 崇禎第一帝國
- 九言子
- 2015字
- 2024-07-24 07:43:10
第13章君臣夜話
王承恩直接毫不客氣的打斷他的話,冷笑道:“得了吧,楊大人。你與高公公那點小心思,誰看不出來?盧將軍在前線拼死拼活,你們倒好,在背后捅刀子,你們可知陛下知道你們的所作所為,心里是有多么的失望和震怒嗎?”
高起潛與楊嗣昌聽了,頓時臉色煞白,但事實已經到了這一步,他們也是不得不低聲下氣,高起潛對王承恩道:“王公公,咱家確實有錯,還請您指條明路,咱家與楊大人該如何是好?”
王承恩用手上浮塵甩了甩身上的塵土,淡淡地說:“指條明路?你們還是先想想怎么向陛下解釋吧。至于咱家,咱家可沒那個本事給你們指明路。”
說罷,王承恩轉身離去,盧象升,曹化淳兩人也是不愿意搭理他們,也是隨同王承恩一道離去,只留下高起潛和楊嗣昌兩人面面相覷,心中愈發忐忑。
,,,
京城的春日,陽光明媚,城墻上的青磚在陽光下泛著淡淡的光澤。
城門外,李杰身著龍袍,面帶微笑,身后是百官,他們的臉上都洋溢著期待和喜悅。
城門兩側,百姓們擠得水泄不通,他們的目光都聚焦在遠方,等待著英雄的歸來。
“陛下,盧將軍和曹公公此番得勝,凱旋而歸,實在是國家的福氣,但陛下您親自出城相迎,這實在是有些,,,有些對待臣子太過厚重。”內閣首輔劉宇亮恭敬地對李杰說道,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激動,但對李杰如此高規格的接待,也表示有些不必要。
李杰微微點頭,笑道:“盧象升和曹化淳英勇,擊敗韃子,迫使韃子收兵撤離,挽救萬千百姓的身家性命,這份功績難道不值得朕出城迎接?朕的步子就這么金貴?”
劉宇亮聽了,也是不好再多說。
就在這時,遠處塵土飛揚,一隊隊的身影漸漸清晰。不一會兒,隊伍終于清晰的出現在視野中,為首的正是盧象升和曹化淳。他們雖然臉上帶著疲憊,但眼神中卻閃爍著勝利的光芒。
“來了,來了!”人群中爆發出一陣歡呼,李杰也是看著高興。
盧象升和曹化淳遠遠看到李杰親自迎接,心中都是一震。他們趕緊放慢了馬速,而后從馬上下來,步行來到了城門前。
“臣盧象升拜見陛下,愿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奴婢曹化淳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兩人齊齊跪拜在地,恭敬的對李杰行禮。
李杰上前,親手扶起兩人,“兩位愛卿辛苦了,此次大捷,全賴你們英勇奮戰。朕心甚慰。”
盧象升抬頭,眼中閃過無盡感動,“陛下親自迎接,臣等實在是受寵若驚。”
曹化淳也連忙說道:“陛下的厚愛,奴婢當不起,當不起啊。”
兩人都是感動的眼睛紅了,都要落淚了,上位者收買人心就是這么容易。
李杰笑了笑,道:“兩位愛卿不必如此,你們是功臣,擊退韃子,你們居功至偉,朕親自迎接理所應當。好了,先進城吧。朕已經備下宴席,為你們慶功。”
百官和百姓們簇擁著皇帝和盧象升,曹化淳兩人,浩浩蕩蕩地進了城。城內的街道兩旁早已站滿了圍觀的百姓,他們歡呼聲此起彼伏。
入了皇宮,到了武英殿,李杰在這里設宴款待有功將士。
宴席上,李杰舉杯,“今日朕與百官共飲,為盧將軍和曹公公慶功。同時也愿我大明國運昌盛,百姓安居樂業。”
盧象升和曹化淳連忙舉杯,道:“臣等愿為陛下效犬馬之勞,保我大明江山永固。”
酒過三巡,氣氛愈發熱烈。李杰好奇的問道:“盧將軍,此次戰役,可有何驚險之處?”
盧象升放下酒杯,神色一正,“陛下,此次戰役,韃子兵兵力強盛,我天雄軍一度陷入死地。幸得曹公公及時趕到,我們才能轉危為安。”
曹化淳微微一笑,謙虛道:“盧將軍過譽了。此次勝利,全賴將士們英勇奮戰,以及陛下的英明決策。此次咱家前去支援你,可都是陛下交代的,要論功勞,陛下才是最大的。”
盧象升心中感動,便要起身再次給李杰跪下叩謝天恩,被李杰及時扶住,沒有跪下去。
李杰道:“卿家是我大明的棟梁,朕又怎能見死不救。”
盧象升聽的虎目含淚。
宴席結束后,李杰在御書房單獨召見了盧象升。
李杰神色嚴肅的對盧象升道:“卿家,此次戰役雖勝,但朕深知我大明與韃子隱患重重,邊關不穩,安全問題已是迫在眉睫,你可有良策,可保我大明長治久安?”
盧象升沉吟片刻,道:“陛下,臣以為邊疆之患,非一日之寒。需得加強邊防,訓練精兵,同時盡快剿滅李自成,張獻忠之流,如此才能一心一意的對抗韃子,如此方可長久。”
李杰聽后,微微點頭,“愛卿所言,甚合朕意。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沒有精兵是不行的,可我大明精兵已經是不多,這也是令朕頭疼的地方,故而這些日子朕決心整頓京營,先加強京城的力量,如此才能震懾內外宵小。
對于整頓京營,卿家可有什么好的提議?”
盧象升聞言,道:“陛下,京營的問題確實嚴重,但整頓京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故而還請陛下徐徐圖之。”
“朕知道,但朕需要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李杰的目光如刀,直刺盧象升的心底,“愛卿你可有整頓京營的確實辦法?”
盧象升沉吟片刻,緩緩說道:“陛下,整頓京營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需從四個方面入手。一是嚴明軍紀,二是加強訓練,三是改善裝備,四是軍餉絕對要保證足額發放。”
“說下去。”李杰的語氣稍緩,但依舊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嚴明紀律,需從上而下,自將領至士兵,皆需遵守軍規。若有違者,嚴懲不貸。”盧象升的聲音堅定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