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辭官的事情在雒中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而隨著蔡邕與荀爽相繼同王允斡旋后,衛籍如愿以償的得了河東太守的官職。
當然,衛籍封官之事與雒中兩位三公接連去職比起來卻是有些不值一提。
“恭喜仲道,弱冠之年便升為兩千石!”
衛籍家中,荀彧舉起酒杯笑著說道,自從荀衛結親后,荀彧與衛籍的關系更進一步,說話也隨意了許多。
“恭喜仲……衛河東。”
張遼也舉起酒杯,只不過相比于荀彧的隨意,這個雒中最早認識衛籍的人反而有些拘謹。
這倒也正常,說到底,張遼不過邊郡一武夫,在朝中素無根基,而衛籍升任一郡之太守也許是張遼一輩子都難以企及的高度,他又怎能不拘謹。
“哈哈,多謝二位!”
此刻,衛籍頗有些意氣風發,畢竟在雒中謀劃了這么久,直到此刻諸事大定,他也終于有了自己的一片根據。
放下耳杯后,衛籍見張遼神色拘謹,沉吟開口:“文遠不必如此,你我相識于微末,豈能因官職而疏遠?”
此言一出,張遼面容一肅,拱手說道:“在下慚愧!”
“文遠今后有何打算?”
“唉……”
張遼長嘆一聲:“如今雖說董賊已死,可在下畢竟是董賊麾下兵將,如今王公主攬雒中,對于董賊舊部十分忌憚,我等怕是難有出頭之日了。”
對于此事衛籍自然知曉,他微微點頭:“文遠可有離開雒中之意?”
張遼略顯意外的看著衛籍,疑惑開口:“仲道何出此言?”
事實上對于招攬張遼,衛籍早有此意,只是彼時自己身為騎都尉,并無根基故而招攬之事也就無從談起,而眼下官職已定,再加上大漢以郡為國,時機已然成熟!
衛籍深吸一口氣:“籍此行奔赴河東,手上無可用之人,若是文遠不棄,某愿拜文遠為司馬!”
這倒不是衛籍舍不得封張遼更高的官職,而是以他太守之位,別部司馬已是他能夠封賞的最高的官職。
此言一出,張遼陷入沉思,事實上,他此刻的官職便是司馬,而雖說衛籍承諾的同樣是司馬,可是這二者卻有天差地別。
眼下,自己這雒中司馬不過虛職并無多少兵權,而衛籍所封的別部司馬卻是實打實的實權司馬!
張遼從不是猶豫之人,略作考慮后他便躬身說道:“承蒙府君青眼,在下愿追隨府君!”
衛籍心中安定,松了一口氣,連忙起身,來到張遼面前將他扶起:
“文遠當世虎將,我得文遠如虎添翼也!”
“府君謬贊了,虎將之稱非府君莫屬!”
而就在二人相談甚歡之際,荀彧輕撫胡須,不知道在思考什么。
衛籍將張遼扶起后,再次來到堂下端坐,看了看若有所思的荀彧,開口說道:
“文若在想什么?”
此言一出,正在沉思的荀彧連忙回神,顧左右而言他:“仲道何時啟程?”
“明日便要啟程,只是在離開之前,籍有一言不吐不快。”
說著,衛籍目光幽幽的看著荀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