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托孤
- 大明:從錦衣衛千戶,到白袍帝師
- 不要桃花要錢花
- 2010字
- 2024-09-16 23:22:45
雖然呂氏的所作所為堪稱惡毒,且一心想要為自己的孩子掃清前路,也不能說沒有私心。
但在這窮途末路,終究還是難以泯滅母性,展現出了對自己的骨肉最真摯的母愛與不舍。
任由她們母子二人做著最后的告別,直到一刻鐘后,王安才聽到呂氏依依不舍的將朱允炆交給奶娘,雙手一邊輕撫朱允炆臉上的淚水,一邊輕嘆道:“阿朱,帶允炆走吧。”
“從此以后你便是他的生母,望你能看在這些年的主仆情分上待他如親子。”
“如此,即便本宮遠在九幽之下,也一定會感謝你的。”
名叫阿朱的奶娘已經說不出完整的話語,只是泣不成聲的拼命點頭。
“娘娘……您……您放心!”
“我會把皇孫殿下,視如己出的,會好好將他撫養成人,教他做人的道理!”
呂氏凄涼一笑,嘆息道:“不成想我榮華半生,到最后唯一還愿意跟著我的只有你了。”
說罷,主仆兩人頓時抱頭痛哭。
“好了,時辰差不多了。”王安看了眼微亮的天色,為難道。
讓王安意外的是,呂氏竟然沒給他找麻煩,而是很痛快的松開了奶娘的,扭開臉道:“走吧,帶著允炆離開這兒吧。”
朱允炆和阿朱還不想走,王安朝劉成功使了個眼色。
劉成功和黑子立刻帶著兄弟上前攙扶,“這位大姐,請不要讓我等難做。”
說罷,黑子更是直接抱起朱允炆,邁開腿就往宮外走。
朱允炆一個五歲的孩子如何掙扎的過,只能朝著呂氏方向伸出雙手高聲痛哭。
“娘、娘……”
阿朱見小主子都被帶走,也只能無奈離開。
“孩子,娘害了你!”呂氏捂著臉,第一次真心感到后悔。
如果不是因為呂氏不該有的野望,她們母子二人現在還能過著母慈子孝的生活。
雖然不是嫡長子,無緣皇位。
但是以朱允炆太子之子的身份,將來朱標繼位之后最起碼也可以做個逍遙王爺,安安樂樂過一生。
但現在呂氏做出了殘害皇長孫的事兒,朱元璋父子倆將來會如何看待朱允炆便很難說了。
不說遷怒朱允炆,即便將來還能夠順利就藩,規格也必定不高,甚至隨便找個云貴一般的窮苦之地便打發了。
而呂氏更不必說,即便不死也要一直在冷宮里關到發瘋,更是這輩子都休想再見到兒子一面。
“走吧。”王安揮揮手,已經不想再待下去了。
然而剛一轉身,呂氏卻又出聲叫停。
“慢。”
呂氏檫干淚水站起身,來到王安面前道:“王將軍,本宮想送你一場富貴。”
王安詫異的回頭看了眼同伴,隨即道:“哦。”
呂氏也轉頭看了眼劉成功等人,道:“法不傳六耳嗎,可否讓您的這些屬下先行一步。”
深更半夜、孤男寡女,對方還是注定被打入冷宮,甚至是被處死的妃子。
王安果斷地搖了搖頭,道:“卑職能有今日已經很滿足了,不敢再奢望什么富貴。”
呂氏苦笑一聲,道:“也對,以你今日之功,即便是不與本宮交易,加官進爵也是指日可待。”
“不過,還請大人看在為人母的良苦用心上,聽本宮說完再決定交易與否,可以嗎?”
“哦,與允炆殿下有關?”王安略作猶豫,回頭沖其他人擺擺手道:“你們現在門外等我。”
眾人對視一眼,點頭退了出去。
“娘娘,您是要告訴我太子遇刺案的真相嗎?”
等眾人走后,王安問道。
呂氏點點頭,道:“雖然你早就猜到是本宮謀劃的,但是沒有真憑實據終究不能算是破案。”
“若本宮一五一十告訴你,你在朱元璋面前便等于又立下了一個大功。”
“不過本宮有個條件,那就是你要答應本宮,替我照顧好允炆,教他讀書明理,讓他忘了我這母親……”
呂氏雖然傷感,但料定王安不會拒絕。
畢竟太子遇刺,要是公開的話足以震動朝野。
而能破獲如此答案,再加上剛剛又揭穿了她謀害朱雄英的陰謀,王安在朱元璋祖孫三代心中的地位,將會急劇攀升。
如果王安真是勛貴之子,別說是連升三級,即便是直接封侯也不一定。
然而王安卻是搖了搖頭,嘆息道:“不必了,就讓這個秘密消失在時間的長河之中吧。”
呂氏吃驚地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道:“這么大的功勞你就不想要么?”
王安嘴角微勾,“想啊,怎么不想?”
“可這于我而言不過是錦上添花,正如娘娘所言,我才剛剛揭穿了你想要謀害皇長孫的事實,這已經足夠我升官發財了。”
“可是于娘娘而言,皇上和太子或者還可以看在往日情分不至于要了娘娘的命,但此事一旦暴露則必死無疑。”
“要知道,太子殿下在陛下心中的地位,可是比皇長孫殿下還要重。”
“雖然你的真實目的還是皇長孫,但到底是把太子殿下牽涉了進來,不是嗎?”
“況且……”王安嘴角露出一絲嘲弄,“你也未必沒有一箭雙雕的打算吧?”
呂氏默然。
片刻后,凄然道:“王將軍真是好善心,竟然還在乎本宮死活。”
王安低聲道:“娘娘只要活著,哪怕一輩子都被關在冷宮之中,允炆殿下都還有些念想。”
“可你要是死了,允炆皇孫就真的成了沒媽的孩子……”
呂氏猛然落下淚來,冷不丁撲入王安懷中,泣述道:“王安,如果我早點認識你就好了。”
“這深宮之中的爾虞我詐,當真不如一碗安樂茶飯……”
說罷,趁著王安還沒從驚駭之中回神,呂氏猛的在王安唇瓣上印了一下,隨即松手退開兩步,粲然道:“王安,我在城外一處老宅還埋存了一筆金銀,以備不時之需的。”
“地址是……你去取出,就當是我替允炆交的束脩吧。”
“聽說你把宋訥都說的啞口無言,而且頗有才情,以后我不在,就請你代為照顧我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