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春秋大夢,滾滾戰國狼煙。
時值公元前316年,仲春,歲在葵卯。
秦,滅巴蜀。
戰國的歷史以這一天為分水嶺開啟了下一輪兼并狂潮。
可讓人詫異的是,在這列國兼并如火如荼的時節,居然有人還活在春秋大夢中不肯醒來。
“前年我大越已收復廣陵,寡人欲北上淮泗,問鼎中原,重修先王霸業。公子以為如何呀?”
姑蘇臺上,剛過不惑之年的越王無疆,正眉飛色舞地向面前的少年人暢談他對未來的偉大構想。
少年名喚姬職,原是北方燕國質押在韓國的一名質子。
兩個月前,一向安分守己的姬職突然毫無征兆地逃離了韓都新鄭。
可讓人意外的是他離開新鄭后并沒有急著返回燕國,而是在汝水渡口登船,經鴻溝入淮,再由淮泗口轉道邗溝入長江,最后潛渡昭關,來到了這已被中原諸侯遺忘的邊鄙之地:越國。
姬職這番南轅北轍的操作背后,皆源于一個夢。
事情還得從去年秋天說起。
那日,韓王舉辦六十壽宴,在韓的各國貴族都受邀參加,姬職自然也在其中。
宴會上,姬職與齊國貴族田甲發生口角爭執,最終大打出手。奈何技不如人,被對方抓著空擋用金瓜爆了頭。
田甲這一擊存了殺意。姬職被開瓢后立時倒地不起,紅白之物流了一臉。
就在大家都以為他必死無疑都時候,姬職卻在第二天奇跡般醒了過來。
醒來后的姬職仿佛做了一個很長很長的夢。
夢中他變成了一個21世紀的歷史研究生紀直,他見到了翱翔九天的巨鳥,奔馳如飛的鐵獸,還有會噴射火焰的弩箭。
對了,還有一種叫做紙張的絹帛,那堆積如山的絹帛里記載著許多聞所未聞的野史。
他在那史書,哦不,是小說中看到了自己的名字:燕昭王姬職。
雖然那個叫司馬遷的家伙寫得很精彩,但姬職看后還是不免為對方這拙劣的水平發笑。
開什么玩笑,我會成為燕王?
呵呵,真是沒有常識。
你不知道我父王有十七個兒子嗎?
老子不僅排行最末,母妃還是秦國公主的陪嫁侍女,出身卑微。在重視血統的燕國,壓根就沒有繼承王位的資格。
再者說,大哥姬平早年就已被立為太子,這些年更是一直代父王攝政監國,無論朝野民間都有極高的聲望,可謂是穩如泰山。
姬職不信還誰能取代他的儲君之位!
更搞笑的是,他們居然說燕國的大英雄子之將軍是逆賊,還說人家會篡奪姬姓的江山。
簡直是胡說八道,這些年若沒有子之將軍北擊東胡,南御強齊。燕國早就被大爭之世所吞沒了。
這樣的大忠臣怎么會叛國呢?
最最可恨的是,他們居然說父王是昏君,是讀書讀壞了腦子的腐儒,要學上古堯舜把江山禪讓出去。
在他的印象中,父王是一個性格堅韌,且很有主見的人。
記得在他們小的時候,爺爺燕易王偏愛叔叔姬升,還想要廢長立幼拿掉父親的太子之位。
那時候,母妃成天擔心父親哪天被廢,他們也得跟著倒霉,王府里那些姨娘也是個個愁眉苦臉的。
可無論多少勾心斗角,多少明槍暗箭,父王都能從容應對,最終靠著軍方勢力的支持成功擠走了叔叔。
這樣一個人怎么會傻到讓出江山呢?
不過想到這些年百家爭鳴,縱橫家和小說家廣受歡迎,各種故事傳說更是張口就來。姬職也就懶得跟這些江湖騙子較真了。
然而就在他大夢初醒的第二天,前來探望的燕國使臣卻無意間告知了他一個晴天霹靂般的消息,燕王有禪……讓………之……意!
姬職聽到這個消息時仿佛被天雷擊頂腦子一片空白,直到傳話的人復述了三遍他才勉強接受了這個消息。
“究竟是莊生夢到了蝴蝶,還是蝴蝶夢到了莊生。”
“究竟是姬職夢到了紀直,還是紀直夢到了姬職?”
“我…?燕昭王?”
按照那書上的說法,自己就是一個戰國版的勾踐呀!
可一想到自己的畢生功業會在死后被傻兒子敗光。姬職心里就一陣膈應!
這也就算了,這傻兒子居然還被人殺了,連王位都被旁系篡奪了。
我這一生的奮斗,難不成都給別人打工了嗎?
退一萬步說,就算沒有傻兒子又能如何?
燕國最后不還是被那個姓贏的小子滅掉嗎?
呵呵,好一個秦始皇,原來秦國才是最后的贏家呀!
如果不知道這般結局,他或許真會像歷史上那樣為燕國奮斗一把。
可現在……,算逑吧!反正最后也打不過秦國。
作為一個燕國人,姬職心里其實也不愿意接受這種宿命般的安排。
有時候,他也想過,如果有夢中那些鐵鳥巨獸和會噴火的弩箭相助…………
哎,可惜呀!那紀直就是一個文科生,壓根不知道這些東西的制造原理。
不靠奇技淫巧,比拼制度創新?
那就更絕望了!
據他所知,秦國的商鞅變法已經是這個時代最完美的改革了。
他不可能脫離這個時代的生產力條件給出更好的方案。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他克服一切困難,把商鞅變法在燕國如法炮制一遍。
那樣燕國能戰勝秦國嗎?
答案還是不能!
在同樣的制度下,燕國的土地、人口、地緣全都比不過秦國。
更別說秦國的新法已經推行了將近五十年,燕國現在才奮起直追,說什么也晚了。
既如此,又何必拿自己的人生去換一個注定失敗的結局呢?
這燕王,誰愛當誰當去吧!
可有時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燕昭王也不是說自己想不當就能不當的。
據記載,老爹在燕國的兒子將會在這次動亂中全部團滅。自己將會成為唯一的先王血脈。
如果他不當這個王,那以后無論誰坐上那個位子都要第一時間清除掉他這個姬三太子。
為了將來不被清洗,他必須逃離韓國。
在他看來任何與燕國有利益往來的國家都是靠不住的。
他們隨時都有可能會為了拉攏燕國把自己賣掉。
那,就找一個跟燕國沒有利益瓜葛的國家吧!
心中默默地過濾了一遍后,姬職最終把目光鎖定在了越國身上。
越國,曾經的當紅大腕,現在的三線小花。偏安東南,不思進取,跟燕國沒有任何利益往來,真可謂是風馬牛不相及也!
就是你了!
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姬職在了解完越國的現狀后差點一口氣沒緩過來………
越國,春秋末期曾稱霸中原。
但自傳奇人物勾踐死后,“越人世弒其君”,王位繼承烏煙瘴氣。
在無疆上位前的一百多年里,居然沒有一個越王是順位繼承。
甚至于有的越王寧愿躲到山洞當野人也不愿意接手這個燙手山芋,可見這個職位究竟有多高危。
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竟然是……楚國。
當年的吳越爭霸本質上就是晉楚兩國的代理人戰爭。
晉國扶持吳國牽制楚國,楚國如法炮制扶持越國牽制吳國。兩國都不遺余力地向吳越傳授先進的文化、技術和軍事制度。
像范蠡、文種和計然子這些當年輔助勾踐稱霸的“賢臣”,無一例外全都是楚國顧問。
這些人的到來給當時還處于茹毛飲血狀態都越人帶來了先進都分封制度,使得越國短時間內擁有了跟吳國叫板的實力。
但這也導致了,楚國身上有的問題,越國身上全都有。
如果說楚國是小西周,那越國就是一個小楚國。
吳起說過,楚國的病根就是:大臣太重,封君太眾。
所謂“越人世弒其君”,究其緣由還是“大臣太重,封君太眾”導致的。
唯一不同的是,上天沒有給越國送來一個吳起,導致越國到今天仍深受這一頑疾的困擾。
說來也可笑,無疆這個越王能控制的地盤居然只有當年侵占的吳國領土。
至于越人自己的龍興之地,早就被一個叫涌君贏的貴族給控制了,越王的政令在那里根本就沒人搭理。
你以為這就完了?
不,不,不。
除了央地關系外,更讓人糟心的還是越國的南下北上之爭。
話說,這勾踐滅吳后,曾一度繼承了夫差北上中原的戰略,奪取了淮泗一帶的國際事務裁決權。
為了更好的經略中原,越人甚至把國都遷徙到了齊國家門口的瑯琊。
但花無百日紅,隨著中原相繼進入戰國時代,越國霸業終究還是無可奈何花落去。
終于,在三十年前,越人因無力維持在北方的統治被迫全面南撤。
可撤回來的越人卻驚奇地發現,老家居然讓人偷了。
原來,在過去一百多年里,由于越廷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中原爭霸上面。嚴重忽視了對革命老區的經營與維護。
朝廷留下的權力真空逐漸被涌君家族為代表的留守派所竊取。
本來越國強盛的時候倒也沒什么,駐扎中原的北方派跟留守越地的窮親戚基本老死不相往來,雙方也談不上什么利益沖突。
可隨著越人南撤,雙方的矛盾就不可避免地被攤到了桌面上。
北方派由于常年跟中原打交道,文化思想上早已經完成了華夏化。
在他們看來,南方這幫窮親戚就是一幫批發紋身野蠻落后的夷狄。怎么看怎么不順眼。
而南方越人對于這群北越也是一肚子的窩火。當初在中原吃香喝辣的時候不帶我,現在被人轟回來還敢對我挑三揀四的。真是分不清大小王了!
在還都“會稽”的兩年后,話不投機半句多的南北兩派最終爆發火并。
這場內亂持續了整整三年,最終以越王妥協,遷都吳國舊都姑蘇而告終。
可讓越人沒想到的是,到了姑蘇后,南北之爭的魔咒依舊如同噩夢般揮之不去。
唯一不同的是,這次的主角變成了吳人。
這又是老祖宗埋下的雷!
當年勾踐雖然臥薪嘗膽最終吞滅了吳國。
但越國吞吳本質上仍舊是一次投機取巧蛇吞象。
越國無論從人口、經濟、文化哪個方面來看都不具備吞并吳國的實力。
以至于落后的越國根本無力消化人口眾多,文化先進的吳人。
勾踐為了統治吳國,不得不啟用大量吳國舊人,給予他們不小的話語權。
作為回報,富庶的吳地人從此長期為越國霸業充當著輸血包的角色,盡心盡力替越國北上大軍輸送錢糧。
可隨后的越人世弒其君,導致新王根本不敢相信本族人,反而對吳人多加倚重,發展到后來吳人甚至能決定越王的人選。
腰桿子硬起來的吳人自然不愿意繼續充當輸血包的角色,于是果斷叫停了越國霸業,這才有了當年那場轟轟烈烈的大撤退。
可那些從北方撤退回來的越人貴族很快就腸子都悔青了。
好家伙,封地沒了,老家也被窮親戚占了,我以后還得看吳國人的臉色過日子。
從八旗子弟一下子變成了三等公民,北越們心里別提多窩火了。
北伐!
必須北伐!
把失去的一切奪回來。
北越們的底氣來自于舊都瑯琊。
隨著越國勢力的大收縮,長江以北的土地已全部被齊楚笑納,但是舊都瑯琊卻奇跡般堅持了下來,成了一塊飛地。
加上越國海軍獨步天下,靠著海路的聯系,瑯琊仍舊被越國牢牢掌控,現在暫由無疆的兒子王子玉,和兩個孫子王孫親和王孫尊坐鎮。
所以別看越國人現在被壓縮在東南一隅與世隔絕,但只要他們愿意,可以隨時通過海路重返中原。
若非吳地舊人一直在錢糧上面拖后腿,北越們早就殺回中原重奪霸業了。
這就是姬職來到越國后打探到的大致情況,但在他看來真實情況遠比這個要復雜的多。
越人北進派的存在對于他來說簡直就是一顆定時炸彈啊。
越人北上的首要目標是誰?
齊國呀!
那要對付齊國那還有比燕國更合適的盟友嗎?
姬職心中叫苦不迭,真是剛出狼穴又入虎口呀!
怎么辦?
怎么辦?
………
青山
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吾不識青山高,黃地厚。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
赤心巡天
(《赤心巡天》實體書已在全網發售。)上古時代,妖族絕跡。近古時代,龍族消失。神道大昌的時代已經如煙,飛劍絕巔的時代終究沉淪……這個世界發生了什么?那埋葬于時間長河里的歷史真相,誰來聆聽?山河千里寫伏尸,乾坤百年描餓虎。天地至公如無情,我有赤心一顆、以巡天!——————歡迎來到,情何以甚的仙俠世界。
大唐:從太子李承乾到諸天圣皇!
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三月。大唐太子李承乾從玄武門策馬入太極宮,手中提著李泰的頭顱,懷抱長孫皇后牌位,一身血染。“承乾,你要做什么?”倚坐在太極殿龍椅上的萬王之王、天可汗李世民臉上第一次露出了驚色。“陛下想立魏王為太子。”“你想讓他做十八年前的秦王,可我不想做十八年前的太子。”李承乾淡漠開口。“你為什么要謀反?”“你問我為什么謀反,武德九年,高祖太武皇帝也在問你!”................十二月,大唐皇帝李世民禪位于李承乾,退位稱太上皇。次年元日正朔,李承乾改元昭武,明示萬方,大唐由此掀開了新的篇章,一統世界,走向諸天!
太虛至尊
(又名《玄靈天帝》方辰)”江凡,我后悔了!“當許怡寧發現,自己寧死不嫁的窩囊未婚夫,娶了姐姐,將她培養成一代女帝時,她后悔了。如果時間可以重來,她一定不會任性的讓姐姐替嫁!
玄鑒仙族
陸江仙熬夜猝死,殘魂卻附在了一面滿是裂痕的青灰色銅鏡上,飄落到了浩瀚無垠的修仙世界。兇險難測的大黎山,眉尺河旁小小的村落,一個小家族拾到了這枚鏡子,于是傳仙道授仙法,開啟波瀾壯闊的新時代。(家族修仙,不圣母,種田,無系統,群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