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順軍中伏
- 明末:開局造吳三桂的反
- 此生不吃土豆
- 2276字
- 2024-09-19 21:11:36
事實正如陸靖塘所料想的一樣,此時方即位的李自敬與群臣武將正在乾清宮商議如何引誘滿洲南下,進而占據山海關,堵住滿洲八旗后路,集結劉芳亮與陳永福的兵馬包圍并徹底覆滅滿洲。
當下,因李自成不幸戰死,此刻尸首已經移至后殿用古法存放,待剿滅清軍后送至西安安葬。
自大順的皇帝戰死后,其被大順軍稱為胞弟三千歲的李自敬榮登大位,倉促舉行登基大典。而一直被李自成所疼愛的義子李雙喜卻因未能保護好陛下而被強制改回張姓,也因此失去繼承大位的資格,殊為落魄。
李自敬繼位后,除李雙喜外并未處罰任何將領,甚至多有賞賜,以此激勵軍心。
之前大軍開拔后,北京城內有一些故明官吏試圖顛覆大順,李自敬率大軍返回北京后本打算處死這些人,并在城內進行一番血洗,但在李過李巖等人的強烈進諫下,最終只得以大順新帝繼位的名義大赦天下。
首先最為緊要的便是免除對眼下大順所占據的府州縣官紳的拷掠,其次拿出三百萬兩白銀交與李巖,賑濟北京城內與郊區貧民,最后嚴厲彈壓故明官吏亂黨,防止其趁機作內應打開城門。
畢竟,北京城高大堅固,乃任何一座堅城都無法比擬,除非內應。
只要那滿洲韃子知曉他們的謀劃,便會馬不停蹄進攻山西或者保定一帶,這樣一來他們的戰線便拉的極長同時也會疏忽山海關一帶長城的布防。
屆時,順軍自北京城傾巢而出,先行剿滅圍困京師的吳三桂所部,繼而分出偏師攻占山海關,堵住滿洲退往關外的后路,再集結大軍與韃虜決戰。
雖勝算不大,但仍然為目前大順朝廷的共識。
因此這幾日,北京城內到處都是大順兵卒在抓捕前明官紳,一旦查出欲圖謀反,則一律處死并抄家滿門。
這番動靜嚇得百姓們卻是心慌的不行,誰知哪一天這些順軍會不會抓他們,畢竟現在滿洲韃子圍困北京城。
不過有人相傳城外圍困北京城的乃是大明平西伯吳三桂所部,乃是崇禎先帝爺所調遣的勤王之師,此番圍困北京城乃是要借滿洲兵報流賊逼死先帝的仇!
攻下北京城后仍要立先帝爺的太子登基,再造大明!
百姓們這樣聽著,很是期盼吳三桂的大軍可以攻進城里,這樣他們再不用遭受流賊的襲擾了,便可重回大明天下。
但有一天大順兵卒挨家挨戶調查人口與貧窮情況,搞得百姓們以為是這群流賊將搜刮家財的心思打到他們身上,個個駭的不行。
直到很多貧苦百姓拿到大順發放的銀子,甚至為這些窮苦百姓集體安頓在一些被抄家的官員府中,作為住所。
起初窮苦百姓們半信半疑,總覺得這些流賊并沒有那么好心,指不定想著屠殺他們。
然而過了一段時間,他們仍安居樂業,未被任何打擾。后又聽聞城內幾乎所有的貧民皆領到了銀子,也一同被安置進了宅子居住。
見此,許多家中并不貧苦的百姓也故意打扮的破爛些,假扮貧民前去領銀子,卻被認出假扮當場領了一頓板子。
之后那大順朝有官吏下來,特意到貧民所居住的宅子中將朝廷的新政盡數告知,說這是朝廷對貧民的救濟,并且數次強調大順并沒有忘了百姓,仍以助百姓安居樂業為本朝宗旨,只是前些日子一心剿賊,這才一時疏忽。
當然,在這期間有不少曾于大軍出征時,趁亂禍害城內百姓的兵卒也悉數被于菜市口斬首,并召集百姓觀看,以儆效尤。
這一番番舉動,確實令城內的百姓對大順的形象有所改觀。
也算是安穩了民心,不至于擔心會出現偷開城門的叛逆之舉。
爾后過了幾日,順廷果然收到消息,滿洲韃虜果然見北京城久攻不下,糧草不濟,后聽聞山西保定一帶防守薄弱,便迅速不作猶豫整兵南下。
目前北京城外只有吳三桂的一萬關寧鐵騎和滿洲借給他的兩萬滿洲兵馬,用以繼續圍困北京城。
聞此消息,李自敬當即命李過劉宗敏整備大軍,擊潰城外敵軍,然后立即集結四方兵馬包圍清軍,趁此徹底剿滅!
而在順軍整備兵馬出城尋吳三桂決戰時,只激戰不到半個時辰的吳三桂見難以抵擋,立即率余部退走。
北京城至此終于解除圍城,使得李自敬等一眾大順君臣喜笑顏開,以為局勢已經撥云見日。
當劉宗敏親率中營幾萬兵馬與李過統率的后營大軍匯聚一處,探查到滿洲韃虜動向后,立即命大軍急行軍穩步推進,追擊敵軍。
但未曾料到,當順軍趕到涿州后,竟不見了滿洲的蹤影。
直到下一刻滿洲數萬大軍的如山林般旗幟陸續出現在四周后,鋪天蓋地的震天殺聲響徹四方,炮聲四起,劉宗敏與李過才發現他們竟然中了滿洲的伏擊,立即命大軍撤退。
一時間,大軍互相擁擠,所有兵卒爭先恐后向北逃竄,不少人被踩踏而死。
為身體輕便而直接丟掉兵器,甚至一些人竟連甲胄也一并扔在河里,沿途糧草等輜重丟棄在路上不計其數。
不幸的是,撤軍途中偵騎來報前方竟又撞到折返而來的吳三桂所部,正列陣擋在前方。而排成長龍,長達幾十里隊伍的十萬大順軍頓時被堵在小小的固安。
前有吳三桂,后有多爾袞,此時的大順軍隊可謂是命懸一線。
無法,劉宗敏與李過二人只得立即在狹小的固安城附近組織防御,并組建敢死隊輪番朝吳三桂所部發起沖擊,皆被擋了回去。
為重振士氣,因中了伏擊而惱怒的劉宗敏未聽從李過再三誠懇勸告,先是命人將丟棄兵器與甲胄的兵卒一律砍去左手,并再三嚴令任何兵卒不得后退。
粗略數去,被斷左手兵卒者,竟有兩千多人!
爾后,知曉大軍此番所帶糧草僅可支撐近十萬大軍半月之用,畢竟如此龐大數量的兵馬每日所消耗的糧草便就是一個恐怖的數字。
幸虧在得知滿洲韃虜要南下時,固安的百姓便早早逃竄,里面的縣官衙役也逃的無影無蹤。這才能讓順軍一部分人可以輪番進城歇息,不過以此城抵御卻是不可能。
至今日,大軍已被圍困五日,若是再不尋機突圍出去,怕是會全軍覆沒,最終淪落到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括的下場。
也就在五月初,一直駐守在保定,卻許久未曾等到清軍攻城的劉芳亮才終于在疑惑之中,收到劉宗敏的求援信。
聞聽此緊急軍情后,他不敢猶豫,立即派人快馬前去告知在靜海休整的陸靖塘,希望其一同合兵共擊滿洲,救下被圍順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