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兄弟可為內應!(求個月票,讀者老爺們)
書名: 明末:開局造吳三桂的反作者名: 此生不吃土豆本章字數: 2331字更新時間: 2024-08-29 09:20:48
兩日后,整頓兵馬大小事務后,陸靖塘再次登臺提振眾將士士氣,發放拔營費等其他銀子總計近萬兩,當即便響起一片鼓舞。之后便率大軍于清晨時分拔營向西進軍,隊伍如一條長龍在晨曦的照射下緩緩行進。
此次出發,清點下來一共為三千一百二十三人,并另帶被俘順將唐通一人,其部下八人。
當然,唐通并不知曉他的部下其實并未被凌遲,而是陸靖塘事先要求這幾人配合表演震懾唐通,這才有了前兩日那一幕。
此刻這八人正被藏至隊伍后方,而唐通位于陸靖塘身邊已渾渾噩噩,眼神中一片空洞。
還是路上與陸靖塘等人閑聊著,才稍稍有了些許的光芒。
不過也可能是吃了些肉食,精神這才稍微提振了一些。
又談及清兵,唐通的目光瞬間帶了些畏懼,隨即又轉為深深的忌憚,許是緩和好一會兒方才說道:“清兵之戰斗力,甚于我明軍精銳,更強于大順。若是雙方交戰,順軍則勢必要增加一倍兵力,否則極難勝利。
即便如此,也只能換取慘勝。”
曾經唐通與吳三桂同為總兵,于崇禎十四年(1641年)在錦州之戰中慘敗而歸。后崇禎十五年松錦之戰中明軍大敗,皇太極攜大勝之威越過北京直沖山東,一路勢如破竹攻下城池八十余座,而其只敢在后面尾隨。
待清軍凱旋而歸時,唐通與白廣恩企圖于螺山阻擊,卻最后大敗而歸。
由是如此,唐通對清軍早已產生了畏戰心理,凡與清軍交戰必事先觀望。若是人數勝于清軍,又有友軍在此,便親自下場殺敵。
但若發現此戰僅有其一支兵馬,且人數相持未有援軍相助,便不愿與之交戰。
至此,他對清軍的評價很高。
此人生平,陸靖塘曾大致了解過。先為明軍總兵,后受封為定西伯,據說是監軍太監杜之軼打開居庸關,這才逼得他不得不投降。
之后降順,被安排與大順兵政府左侍郎左懋泰共守山海關,如眼下被吳三桂擊潰。后來又與李自成進攻山海關,不過坊間一直傳言一片石之戰中唐通詭詐,出賣李自成。
后再次背叛大順,擊敗李過,降于阿濟格。
只能說他確實被清軍打怕了,所以投降清朝后,再未有任何異常舉動。
但漢奸之名,后來的清史稿再為其開脫也擺脫不了他的罪行。
后來的路上,唐通向陸靖塘發起疑問,對他日后的歸屬產生好奇。并帶著苦口婆心的意味,勸說道:“以你這點兵馬,怕是稍遇大順就會敗潰。眼下大明朝北方悉數落入大順之手,你逃不出去,所以你只有一條出路,降順。”
對他的話,陸靖塘沒有回復,只問了句“日后你會不會降清?”
這句話,直到大軍行軍以不到兩日的時間到達通州附近后,唐通仍一直閉口不答,甚至一聽這個問題立即側過頭去。
相反,他卻再次反問陸靖塘:“明廷已滅,北方之與南方部分城池土地盡數落入大順手里;且四川一帶也早被張獻忠占領,南京雖有六部,但以其腐儒弱將之輩,恐怕未能成事。汝應當認清形勢,降于大順,方為光明之舉。”
對此,陸靖塘卻給出一個令其羞愧的回答:
“吾母從未教我不仁不義。”
……
玉田距通州一百一十里,按照正常的行軍速度一日三十里到四十里不到三天便可抵達。但陸靖塘卻認為三天時間太過緩慢,拖延下去必然會使得吳三桂早日聯系滿清,便直接下令軍隊以一天六十里行軍。
時間之緊迫,容不得他們遲緩。
待遠遠望見靠近通州方向有小股哨騎,大軍這才停下,且就地安營扎寨。
陸靖塘親自帶胡守亮,張慎二人直率幾十旗,隨后又攜唐通,李友松四人一同朝通州策馬趕去。
離城不遠處,突然兩邊沖出兩股騎兵,將他們幾十人團團包圍。
有一人打馬走出,見俱是明軍裝束,不由問道:“爾等皆為明軍,來此地何事?”
聞言,陸靖塘看向唐通,唐通明白意思后立即向前幾步,拱手道:“各位兄弟,我乃陛下敕封的定西伯唐通。奉命鎮守山海關,卻不料那吳三桂突然進攻關口,將我部擊潰,現有急事請求面見陛下!身后的乃是明將,他們同樣須面見陛下!”
那哨官聽了,又接過唐通扔來的印章,仔細看了一番后才相信大半。
隨即說道:“爾等在此等候,我等先進去稟報將軍。”
說罷,哨官便一人拍馬趕回城里,留下剩余騎兵看守著陸靖塘等人。
過了半炷香的時間,通州城門終于徐徐打開,其中有幾人策馬出了城門,來到陸靖塘等人面前。
先是掃了眾人一眼后,才松下緊鎖的眉頭,滿臉意外地看向唐通,尤其見他飽含風霜的樣子,不禁道:“唐兄,何至于此?”
“白兄!唉!”
見來人是白廣恩,唐通不由心生萬千感慨,心中苦楚甚多,卻奈何不知從何講起,只得拱手回應。
稍稍和唐通敘舊后,不敢怠慢這群明將的白廣恩這才打馬緩緩來到陸靖塘眾人眼前。
“你是?”
“陸靖塘,任大明參將,此次前來是要與你們陛下談些要事。后面這幾人是吳三桂的部下,被我抓獲。”
陸靖塘對白廣恩此人不甚了解,只知道此人曾經也是流寇,后降明軍,松錦之戰中多次血戰,倒是個敢和清軍真刀真槍的干一場的漢子。
后來隨孫傳庭出戰,大軍敗退后他率殘兵一路退到潼關,最終自知不敵,便降了李自成,封為桃源伯。
白廣恩見此人倒是頗為英武,隱隱有威嚴在身,故不敢輕視。
但自己也無權將他們一行人放進通州,但聽唐通所說那吳三桂已然反順,此事頗為緊急。他也不敢怠慢,便只得趕緊通知他的上級——汝侯權將軍劉宗敏。
而此時劉宗敏還尚在京師大行拷掠各部官員士紳,自是難以第一時間通知,不過通州距宮城不過三四十里,策馬加快些半日便可抵達。
故白廣恩征得陸靖塘等人同意后,將兵器甲胄一概沒收后,帶他們進入通州城。
晚上,那白廣恩身為順將,竟罕見地邀請陸靖塘等人一同參加宴席。
聞聽邀請后,陸靖塘等人差點以為此次為鴻門宴。不過最后分析后,認為白廣恩定不會如此,便索性大膽前去。
宴席上,因早早將身邊人散去,唐通也并未赴宴。
那白廣恩竟對陸靖塘吐露他對大明的忠心,更是直言降了順賊不過被逼無奈之舉,若日后大明中興必將再次投效類似的話語。
對此,陸靖塘并未接話,而只是讓兄弟們好好吃,免得浪費了一桌子的好菜。
臨走時,白廣恩更是趁著醉酒,趴在陸靖塘肩頭悄聲道:“若兄弟日后在朝廷上得了高位,我大明有復興之象,兄弟可為順軍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