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見義勇為也會上癮
- 半島廚神:女藝人禁止入內
- 至高至善之王
- 2026字
- 2024-07-21 22:00:00
天亮了,李喧伸手關掉鬧鐘,起床。
早飯吃完收拾好,李喧像往常那樣出了門。不過他沒有開車去餐館,而是去了之前住的地方。
在路邊停好車,李喧看著路對面那家舊市場,原身曾是這里的常客。
原身在父親去世以后以打零工為主,辛辛苦苦賺的那點錢,有時候連新的日用品都買不起。于是乎,這家舊市場就成了原身唯一的選擇。
李喧“鳩占鵲巢”也才一個月,但當他再次走進這家舊市場,卻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細想之下,大概是身處的環境以及身份變了,心境也就跟著變了。
一個月沒來,李喧站在舊市場門口想了一會,從記憶里找到了方位。辨別了一下方向,往舊市場內走去。
“大叔,最近生意怎么樣啊?”李喧停在一家專賣二手電器的攤位前,對著四十多歲的攤主寒暄。
“李喧!我沒記錯的話你已經挺長一段時間沒來了!上回買回去的那些東西質量這么‘堅挺’的嗎?”聽到問話聲的攤主放下手里的東西轉過身,看到是李喧,熱情中帶著驚喜問道。”
“我常去幫忙的那家餐館,老板回國去了。新的老板接手以后,我去那里做了廚子,住的地方也換了。”李喧說出了不來舊市場的緣由。
“不錯啊!誒,那家餐館的地址我有點忘了,重新給我一個。”攤主大叔聽李喧說有了固定的工作,也替他感到高興。
又聊了一會,攤主大叔嘆道:“你剛才來的時候不是問我生意好不好嗎?實話說吧!我也準備回老家了!”
“我記得大叔的老家在釜山鄉下吧?怎么突然要回去啊?”李喧詫異的問。
攤主大叔無奈道:“我家的那個小子也到了結婚的年齡,總得準備一套大一點的房子吧!但是首爾的房價實在太貴了,只能回老家想辦法了。”
“原來是這樣,回去發展也不錯!”李喧說著安慰的話。
李喧和攤主大叔暢快的聊著天,天南海北的什么都聊。天還沒聊完,李喧偶然間一轉頭,看到了令人不齒的一幕:一個瘦小的男人尾隨在一名中年婦女的身后,乘她埋頭在攤位上挑選東西的時候,用長鑷子夾出了她口袋里的錢包。
“靠,大白天的就偷東西!”李喧低聲嘀咕一句,想要上前阻止。身體剛動,就被攤主大叔一把拉住。
“大叔,你攔著我干嗎?”
“你們這些年輕人我理解,但是那個小偷不是一個人!”
“不是一個人?他們還有團伙?”
“可不是嗎?他們盤踞在這市場里有一段時間了,他們當中有好幾個都快能被這里的其他攤主一眼認出來了!”
“那你們就任由他們這么偷嗎?難道沒報過警?”
“報過,可是有什么用?每次等到警察來,這幫人早就跑了!市場里僅有的幾個攝像頭,也很難拍到他們作案的證據。上次一個攤主就因為提醒一位顧客注意財物安全,聽說幾天后被那幫人乘夜把攤位都給砸了。”
正說著,那名被偷的中年婦女已經挑好了要買的東西。準備付錢時才發現錢包被偷了,她著急的四下尋找,可小偷得手以后已溜之大吉,哪還找得到!
看到中年婦女著急的模樣,李喧找了個借口和攤主大叔說了再見。拐到大叔看不見他的地方后,憑著印象在市場里找尋那個小偷的蹤跡。
李喧的感觀,現在要比普通人更加的敏銳。加上剛才那個小偷有恃無恐,七拐八彎的轉下來,還真讓李喧找著了在市場某個拐角清點“收獲”的小偷。
“別人賺錢養家挺不容易的,你這么做不厚道啊!”李喧走過去,伸手拍拍小偷的肩,教訓道。
小偷一驚、身體一縮,慣性思維下的第一反應就是跑!跑了幾步覺得不對回頭一看,發現對方就一個人,又囂張起來。
“說我偷東西,你有證據嗎?”
“你要是沒偷東西為什么要跑?而且你要是沒偷,這個錢包是哪來的?”
“錢包?這是我自己的!”
“你的?你一個男的用女士錢包?”
謊言被揭穿,小偷撒腿就跑,李喧跟在后面緊追不放。追出去好幾條街,小偷的速度漸漸慢下來,最終喘著氣停下。
“繼續跑啊!怎么不跑了?”李喧得意的問道。他的體力遠勝小偷,長距離跑下來,連氣都不太需要喘。
小偷彎著腰,“呼哧呼哧”的喘了好一陣,才直起身提高聲音喊道:“老大,有客人上門了!”
這一聲喊,李喧才留意起四周環境,原來已經追到了一處偏僻的巷子里。喊聲落地,十幾個人“呼啦啦”的從各個角落竄出來,各個都不懷好意的看著李喧。
“我這是跑進了賊窩了啊!”李喧還有心情開玩笑。
那個被李喧追著跑的小偷,收起了驚慌的表情;與他的那些同伙一起,陰仄仄的笑著把李喧圍了起來。
這群賊里領頭的,也就是那個“老大”此時發話了:“小兄弟,你這可是自己找上門的,怪不得我們!順便提一句,知道上一個像你這樣的人現在在哪嗎?”
“不知道!”李喧回答的干脆利落。他又不是先知,當然不可能知道。
“被我們打傷了腿,在醫院躺了一個多月,據說出院后還落下了后遺癥。好好的一個人,就這樣毀掉了,唉!”賊老大裝模作樣的感嘆道。
“這么說,我就放心了,一會可以不用留手了!”李喧兩手互掰,指關節發出一陣“咔咔”聲。
“你們這些年輕人就是喜歡說大話,經歷過一頓打就會懂了!放心!我們不會下死手的,你就當受個教訓吧!”賊老大和手下各自摸出鋼管等“武器”,從各個方向逼近李喧。
李喧沒有忘記應龍給他的忠告,更不要說他現在對技擊之道剛入門不久!可是這次,李喧不打算叫應龍出來“代打”。他要靠實戰來融會貫通學過的那些理論,畢竟只有實踐,才能出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