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飛揚在華山思過崖上便苦練五岳劍法及《九陰真經》。好在購物系統還能使用,否則餓死他。
山中不計年,看日出日落,風卷云舒,觀宇宙蒼穹,漫天星斗。大自然是一個老師。
一年的時間,于飛揚將“五岳劍法”全部學會,內力更是一日千里,《九陰真經》中的武學也己經學會了八成,感覺現在己經不能再閉門造車,獨自修煉了。于是他做出了一個選擇。
華山的另一個山峰上,穆人清正在指點袁承志習武。忽然感覺一道目光注視著這里,他雙目回周掃描,終于在百丈外的樹稍上,發現了那個人,只見他背著雙手,矯健身軀隨樹杈迎風飄蕩起伏!那人就是于飛揚。
穆人清感覺此人來者不善,目光中含有挑釁的意思,于是施展輕身功法追了上去,二人在險峻山道上你來我往,縱身翱翔。
華山之巔,于飛揚與穆人清相互對峙,這一趟山頂旅程試出了倆人功力上的高低,于飛揚氣定神閑,穆人清有些微喘。待他氣息平定時,于飛揚拔劍而立,說道:
“請!”
穆人清也不示弱,持劍在手,目光飛電,卻恬淡如水。
忽然,于飛揚擊出連環三劍,一氣呵成,一劍快似一劍,三式式式擊人要害,正是華山派絕技“奪命連環三仙劍。”
穆人清持劍格檔,劍身次次擋住攻擊。隨后展開華山劍法進行還擊。這一下,于飛揚壓力陡增,只見這老人一劍刺出,如飛天龍蛇,劍光如虹,不虧是近二十年來從未遇過對手的“神劍仙猿”。
隨后,于飛揚展開華山派“養吾劍法”。此劍法的立意是取自儒家孟子“吾擅養吾浩然之氣”,以防御為主,劍走穩定厚重。他苦讀儒家經典多年,所以此劍法與他暗暗契合。
二人相斗百余招,誰也奈何不了誰。
穆人清此時心中對于飛揚也是暗自敬佩。心想:自成名以來,未逢敵手,這使我小覷了天下英雄。
二人看出再斗下去,也出不了什么結果,于是棄劍開始比拳腳。這個穆人清可就不是對手了,雖然他的“混元掌”也是武林一絕,可哪是“降龍掌”的對手,幾個回合下來,便只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了。他也有自知之明,主動退出戰斗,認輸了。
隨后的日子里,于飛揚便是拿穆人清做對手,苦修劍法。穆人清自然也清楚他的目的,可“神劍仙猿”畢竟老了,身體恢復速度哪里比得了于飛揚,頭一天比試完,第二天就把袁承志留給他,讓他指點,教授武藝。并且讓袁承志稱呼他為“師叔”。“師叔”就得給師侄點好處,于飛揚將《九陰真經》上半冊傳給了他。
袁承志很是興奮,因為穆人清這地方待久了便會讓人生出枯燥孤獨的感覺。現在來了一位帥氣B人的大哥哥,終于有伴了。
可惜好景不長,這一天倆人持劍戰斗了半天,穆人清終于自認不敵,認輸了。他很奇怪,于飛揚有些劍法很像是失傳的華山劍法,為了了解好情況,穆人清熱情招待了于飛揚。
于飛揚雖然勝了穆人清,但也不認為自身的武學知識就強過了他,于是和穆人清結為忘年之交,兄弟相稱。并且將思過崖上有五岳劍派劍法秘笈之事,告訴了他。一連好幾天都一起探討砌磋武學知識。
于飛揚將原先一些不懂的道經術語,問了出來,華山派祖師郝大通原就是一個道士,那些道經術語難不道穆人清。
如此,于飛揚在穆人清處住了兩年,徹底掌握住了《九陰真經》。內力更是突飛猛進,一日千里。當然,他把一些內功經文也傳授給了穆人清,至于他傳給誰,那他管不著。
鳳陽府,是明太祖朱元璋老家。于飛揚從華山趕到這里,一路上人民肌黃枯瘦,食不果腹,衣不遮體。到處都是尸體。他見不得這些,不得不又拾起“度人經”,為死去的人超渡,然后埋葬。
此時鳳陽城內一個學府之中,于飛揚教授下面學生學習《四書》之《大學》。學生瑯瑯的讀書聲,使他心底有種很滿足感。使他體會到了什么叫“傳道,授業,解惑”。每天在破題,解題中,快樂學習。他感覺到自身現在已經滿腹經綸,儒家經典己能融匯貫通,觸類旁通。
時間過得飛快,“鳳陽提督”馬士英,意外獲得“千年何首烏”和“千年茯苓”,又湊齊了十余種珍貴藥材。出高價,準備讓人練丹。
練完丹后日月無光,天地變色,有人說有仙人將丹藥全拿走了,最后使鳳陽又多了一件傳說。
于飛揚拿走了“茯苓首烏丸”,王士英馬上發現藥丸被偷了,調查了許久,最終查出偷藥丸的是一個教書先生。因此重金邀請江湖好手,通緝于飛揚。
此時,于飛揚己至河間府中,住在悅來客棧。餐廳中,聽山東泰安來的人說道:
“在山東,袁督師的兒子袁承志劫了漕運,囚車。嘯聚山林,起了山大王。”
于飛揚心想:袁承志出山了,要不要見見他。一邊吃著驢肉,一邊喝酒。
這時,從外面來來了二男一女,腰間都別著寶劍。
男的相貌平平,女的相貌還可以,只是唇薄,顴骨有些高,目含戾氣,一看就不好惹。
這三人正是沒影子梅劍和,五丁手劉培生,飛天魔女孫仲君。
三人進來后,直接找上一個小個子,這個人上唇留有鼠須,眼放精光。
孫仲君上前語氣生冷道:
“圣手神偷胡桂南!”
胡桂南撇了他們三人一眼,不屑道:
“怎么又是你們,告訴了你們,我的朱晶冰蟾己經給人了!”
孫仲君聽此言后,杏目圓睜,嘶吼道:“給誰了?”
朱桂南說道:“你管不著。”
孫仲君道:
“該死的賊偷,居然騙我們呢?讓我們搜一搜。”
“呸,憑什么?”
“就憑我是“飛天魔女”孫仲君”
雙方一言不合就打了起來,梅,丁二人并不上手,孫仲君一人獨戰胡桂南。
這華山派的劍法果然是江湖一絕,孫仲君深得歸二娘真傳,出手奇快,運劍如風,這胡桂南只會家傳拳法鴨形拳,他自然打不過孫仲君,只是他身法其快,虛晃一拳,然后一個飛身跳躍,便飛出了三人的包圍圈,正要再跑忽然一道銀光擊中了他的右腿,原來是梅劍和,早就留神防著他跑呢。
孫仲君持劍追來,一劍朝著胡桂南頭頂,摟頭劈下,看樣子要取他姓命。
胡桂南雙目緊閉,正絕望之時,聽得得“咣當”一下。睜開眼睛一看,孫仲君寶劍己經掉在了地上。她持劍的右手,血淋淋的,插著一只筷子。痛得她冷汗直冒,怒目圓睜的注視著前方。
沒影子梅劍和與五丁手劉培生齊齊上手,正對戰一個少年。那個少年正是于飛揚。
華山派二人一人劍法犀利,一人拳可開山。圍繞著于飛揚展開攻擊,但是他倆無論怎么攻都沾不到于飛揚的衣角。
梅劍和怒道:“你只會躲么?”
于飛揚此時不再戲耍他倆,施展“大伏魔拳法”,只見一道陽剛猛烈勁氣襲向他倆。
蓬蓬
兩下,打在他們肩膀上,各自飛出去五米,全部摔個四腳朝天,這一下使華山派三人明白了,根本就不是于飛揚的對手。只聽他怒喝道:
“看在穆大哥的份兒上,我饒過你們,再倚仗華山欺辱武林同道,休怪我不可氣。滾吧!”
三人狼狽而去。
于飛揚將胡桂南扶進他住的客房,給他傷口涂上了藥。
胡桂南撿了一條性命,對于飛揚千恩萬謝,把朱晴冰蟾送于了他。當然,現在他也明白了匹夫無罪,懷壁其罪的道理。
過了一個時辰,只見大批武林人氏進駐了客棧。店小二將一封拜貼遞給于飛揚。
“恩公,怎么了?”
胡桂南關心道。
“沒事,你在此安心養傷。”
于飛揚說完后,走出了客房。
歸新樹夫婦見到三個徒弟狼狽逃回,心中還想他們招惹了哪位武林前輩。待聽到徒弟們說對方是個年輕人時,大罵三人無用,待聽到對方叫掌門師傅為穆大哥時,氣得火冒三丈,定要找那小輩,討個公道。
恰在此時,又遇到了山東而來的袁承志一行人,于是雙方商討合在一起,趕往河間。
于飛揚來到了餐廳,見烏泱烏泱的一群人。個個手持武器,兇神惡煞。好不容易從中間見到一個斯文點兒的人,上前抱拳問道:
“敢問兄臺尊姓大名。”
那人見于飛揚是一個斯文書生,回禮道:
“在下青竹幫幫主程青竹。兄臺相貌好熟悉啊!敢問書生如何稱呼?”
于飛揚自我介紹后,程青竹一拍大腿,大聲喊道:
“我知道了。你就是馬士英通緝的那個人。”
眾人齊齊向這兒看來,孫仲君此時也發現了于飛揚,趕緊將他指給了師父。
袁承志看到于飛揚后,連忙走上前去,恭敬行禮道:
“師叔!”
于飛揚早己發現他的到來,說道
“是你小子啊,你師傅的身體現在怎么樣?”
“師傅一直念叨師叔,他身體還好!”
歸新樹見袁承志對少年如此恭敬,心中也犯了嘀咕,沒有了主意。
歸二娘本來就對袁承志這個小師弟不滿了,見他如此,走上前輕蔑的說道:
“小師弟,你傻了吧,什么阿貓阿狗都叫師叔。”
袁承志一聽,就知道要糟糕。剛想為歸二娘向于飛揚求情。只聽得
“啪,啪”
二個響亮的耳光,扇在歸二娘左右臉蛋上,瞬間江腫,成了豬頭。
歸新樹見婆娘被打,哪還忍得住,欺身上前,就要開干。只聽得
“啪啪!”
又是兩個響亮的耳光,把他扇的左右亂轉。隨后于飛揚怒喝道。
“穆大哥怎么教的徒弟,不敬長輩。”
這幾巴掌徹底震驚了眾人,那可是“神拳無敵”歸二爺夫婦,這少年像打自家孩子一樣。
袁承志見“小師叔”不怎么生氣了,上前為師兄師姐求情。懇求他看在孩子的面子上放過這一回。
于飛揚也見臺階就下,即使不看孩子面,穆人清的臉面還是要給的。最后,給了袁承志四十顆“茯苓首烏丸”,讓他轉交給歸辛樹夫婦,再怎么著也不能讓他們的孩子夭折了。
最后,于飛揚為胡桂南治好了腿傷,也沒有叫他吃虧,教了他九陰真經中的“易筋斷骨篇”和“楊家刀法。”
于家莊園中,于飛揚出現在了密室中,《碧血劍》世界走一趟,收獲不小,首先《九陰真經》以及儒教《四書五經》己經融匯貫通。其次學會了五岳劍法和《金蛇劍法》。這劍法需要年深日久的修煉,感悟,才能走出自己的劍道,這也是他沒有拿走金蛇劍的原因,那不是他的劍道。
這時,他忽然感到一股熱氣從天靈蓋灌入,周身細胞仿佛做了桑那按摩一般十分舒服,丹田真氣大周天循環,周而復始,似乎無窮無盡。脫下衣服,全身上下蛻下無數死皮,毛發,他禿了似乎也強了。脫胎換骨。這不僅是修煉“易筋鍛骨篇”的效果,其中也有他為死人念經超度,天降的功德,此時若有修真之人開了法眼,必定看到他腦后有一顆金光閃耀的功德金輪。這功德使他不論修煉什么功法都順利,百病不生,萬法不侵,諸邪退避。
于飛揚雙目精光閃爍,心中想道:
“是時候解決山君了。”
走出臥室,有一片空曠場地。于飛揚從空間中拿出一把寶劍,雙目緊閉,幻想著華山頂上,觀看到的萬象包羅,氣態萬千。此時他丹田之氣,游向四肢百骸,一股難言的思緒沖向靈臺。
華山劍法不由自主運行開來,一遍,兩篇,漸漸的于飛揚形成了自身的劍勢,一丈之內無不處在他的劍氣之中。
于萌與楊昭此時也搬入了莊園之中,當他倆找到莊園主人時,大吃一驚,于飛揚此時整個人如同一柄利劍般,劍芒直刺天際。
于萌想要靠近,卻被楊昭攔阻了下來,做為曾經的一名修真者,知道于飛揚此時陷入了難得的“頓悟”之中,還是自然醒來最好。楊昭不禁嘆服他的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