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血戰(求追讀)
- 穿錯三國,我袁蜜水只想作死
- 不想吃外賣了
- 2211字
- 2024-08-07 17:19:00
“殿下,三百鐵浮屠已經就位,隨時可以沖殺。”
“好。”
匈奴三王子聞言神色不由一亮,原本的陰沉之色也是一掃而空,只聽他猙獰道:
“漢軍想打我一個措手不及,只是沒有想到我早有預料,率先將鐵浮屠與大軍精銳調了過來,為的就是等待這一刻好以逸待勞。”
“如今漢軍已然中計,傳我軍令大軍按既定部署行動,兩千輕騎全部出擊,襲擾牽扯漢軍騎兵主力,三百鐵浮屠相繼而行從側面突襲,一舉攪碎漢軍軍陣。”
匈奴王子話語落地,一旁的心腹大將便單手撫胸,恭敬道:
“是!”
“告訴所有的族人,本王已命人在王庭提前為他們布置了慶功酒,待此戰勝利之后本王親自接引他們為眾勇士慶功,此戰必勝,愿長生天護佑草原!”
“是,愿長生天護佑草原!”
三王子的心腹大將認真的說道。
從這些人的舉手投足來看,這些人對于這位匈奴王子的尊敬是出于內心的,而非單純的上下級。
能夠做到這一步,匈奴王子在各部落之中的聲勢也一定不弱,不然光是這三百鐵浮屠都不一定會聽從他的調遣。
要知道匈奴貧瘠,幾乎不產鐵礦,而鐵浮屠這種重甲騎兵,都是和漢朝貿易之后才有的,盡管如此也才只有寥寥三百人而已。
而這三百人卻在匈奴王子麾下調配,這足以說明劉豹對其的重視程度。
昔日劉豹統一匈奴各部的時候,三百鐵浮屠沒少幫忙,也正是如此鐵浮屠才在匈奴內部有了兇名。
三百鐵浮屠足以摧毀任何一個強大的部落了。
而當鐵浮屠出現的那一刻,在所有匈奴人看來,此戰結果已經注定,最后的勝利者一定是他們。
“嗚~~~~~嗚~~~~~”
匈奴戰陣之中傳出陣陣低沉的號角之聲,號角和獸骨制造而成的戰鼓在這一刻發出隆隆之音,這是匈奴人在發號軍令。
此時匈奴人并沒有因為首戰的短暫失利而軍心大潰,反而在看到鐵浮屠整裝到來的那一刻后戰意激昂。
在他們看來鐵浮屠就是無敵的利器,也是他們給漢朝準備的大殺器,之前一直不曾展露,這一刻全部拿了出來,就是為了大破漢軍而來的。
號角傳令,匈奴大陣之中很快就有兩千精銳騎兵踏蹄而出,朝著前方沖鋒而來的漢軍策馬迎上,意圖給予當頭重擊。
雙方騎兵相互沖鋒,卷起滾滾塵埃以及漫天飛沙,整個場面在此時看起來都是十足的狀況。
騎兵之后跟著的是步軍,相比于漢軍,匈奴人步軍幾乎很少,畢竟他們每個人都是天生的騎兵。
“馬陣,沖!”
在雙方即將碰撞之時,領頭的匈奴將領大吼一聲,隨后便看到最前方的匈奴騎兵亮出紅色軍旗,下一秒整個騎兵隊伍,井然有序化成了錐形方陣。
這是他們多年來和漢軍交戰,從漢軍那里學來的兵陣之法。
以往他們打仗都是騎兵一股腦蜂擁而上,最初還能占便宜,但隨著戰爭的持續,他們對此也沒少吃虧。
于是匈奴人也開始研究戰法,騎兵不比步兵,沖鋒之時變換戰陣何其之難,如果沒有經過嚴苛的訓練,一不小心就會自亂陣腳。
所以一般騎兵的戰陣都是沖鋒之前排好,關鍵時刻出擊,攪碎對方的軍陣,從而達成擊潰的目的。
但這樣做有個弊端,那就是騎兵沖鋒一次之后,方陣就亂了,再要沖鋒需要重新組成方陣,騎兵可不是步兵,這方陣組織的難度不是一點半點。
特別是在戰場焦灼的時候,根本沒有時間去整理沖散的騎兵,所以騎兵在交戰的時候一般都是出其不意的消耗品。
往往用在至關重要的時候,因為一旦騎兵擊潰對面正面防線,步兵緊隨而上,那就是赤裸裸的收割。
這也是騎兵固定的戰法,只是匈奴人卻已經開始革新了騎兵戰法,畢竟他們每個人都是天生的騎手,所以在沖鋒的時候臨時微微改變一下沖陣的確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此時的袁術被對方突然變化的陣型就給震驚到了,這是他第一次面對騎兵的沖鋒,不過寥寥數千人,威勢卻十分的恐怖。
“駕,殺光這群兩腳羊!”
“長生天保佑我大匈奴!”
雙方相接之際,袁術雖然震撼對方的騎兵聲勢,但卻沒有被嚇到,畢竟這么長時間什么仗他沒打過,五十人奇襲西涼軍先鋒大軍,單騎沖陣等等他都嘗試過了。
再者說他本來就無懼死亡,盡管對方聲勢浩大,但漢軍騎兵同樣陣型嚴矩!
聽著匈奴人的瘋狂吶喊,袁術本就對匈奴人恨的咬牙,此時大喊道:
“狹路相逢勇者勝,宰了這群蠻狗,跟老子沖!”
說話的功夫,漢軍已經高高舉起騎槍,袁術更是提起馬朔,二話不說看著那個囂張還在大放厥詞的匈奴百夫長,直接一槍穿喉而過。
血液噴灑在袁術的臉上,一股淡淡的溫熱帶著些許的腥味。
雙方撞在一起,最先接觸的那一刻漢軍這一方是占了便宜的,畢竟騎槍相比于彎刀,有了攻擊距離的優勢。
但隨著雙方交扯在一起,彎刀明顯就比騎槍好用了。
之前無往不利的漢軍一時間竟然成片的跌下馬來。
其中就有那個年紀最小的三子,因為他沖鋒的時候緊緊跟在袁術的身后,袁術親眼看到他在連斬四名匈奴騎兵之后,被兩個匈奴人前后夾擊,刀子劃破喉嚨。
身體跌下戰馬,無力的抽動,但是手卻緊握騎槍。
“我操你媽的十八輩祖宗!!!”
袁術看著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自自己身旁凋零,怎能不怒。
然而盡管他用盡全力大吼,瘋狂將眼前遇到的匈奴人斬于馬下,但依舊阻止不了這種悲劇的上演。
這些人都是袁術手下真正的精銳,其中不少百戰老兵,更有精銳騎將。
就這樣折戟于此,袁術說不心疼那是假的。
他也沒有想到這支匈奴騎兵居然如此強大,從一名躲避自己攻擊姿勢的匈奴兵身上,袁術也能看出這些人都是戰場經驗老道的老兵。
但盡管如此,漢軍依舊沒有露出懼色,依舊緊隨袁術身后揮舞大纛的騎兵,緊緊的跟著軍旗沖鋒。
袁術策馬當先,手中的馬朔頻頻揮動,很快就已經斬了十數名匈奴騎兵,凡是袁術所立之處,皆無一合之敵。
即便是匈奴千夫長,本想親自交馬袁術,但被不要命的打法之下,逼的連連后退,最后只是一些匈奴騎兵前來送人頭。
大戰持續爆發,慘烈而又血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