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礦脈后,李強迅速將消息帶回基地,凌云立刻組織了專業的開采隊伍,并調配了相應的設備和物資前往礦脈所在地。開采隊伍到達后,首先搭建起了臨時營地,作為工人休息、存放設備和物資的地方。營地周圍設置了簡易的防御工事,以防止喪尸和其他潛在威脅的侵襲。
開采初期,由于礦脈位于山谷深處,地形復雜,開采隊伍面臨著諸多困難。運輸礦石的道路崎嶇不平,大型開采設備難以順利進入,隊員們不得不先人工開辟出一條相對平坦的道路,這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而且,礦脈內部的巖石堅硬,普通的開采工具效果不佳。技術人員對開采設備進行了改造和升級,增加了鉆頭的硬度和功率,使其能夠更有效地穿透巖石。在開采過程中,還時常遇到地下水滲出的問題,導致礦坑積水。開采隊伍不得不一邊開采,一邊安裝排水設備,將積水排出礦坑。
然而,在一個平常的工作日,礦洞深處傳來一陣沉悶的轟隆聲,伴隨著劇烈的震動。“不好,礦洞坍塌了!”一名正在附近作業的工人驚恐地大喊。聲音在礦洞中回蕩,瞬間傳遍了整個開采區域。
坍塌區域位于礦洞的中心地段,當時有十多名工人正在進行開采作業,瞬間被大量掉落的巖石和土方掩埋。地面上的監測人員在第一時間察覺到了異常,警報聲立刻響徹整個礦區。
安全監測小組迅速響應,緊急通知所有正在作業的人員撤離礦洞。同時,立刻召集了救援人員和醫護人員,組成了臨時救援指揮部。
“大家速度一定要快,被困的兄弟們還在等著我們!”救援隊長一邊快速整理裝備,一邊大聲喊道。
“放心吧隊長,我們一定全力以赴!”隊員們紛紛回應。
救援人員攜帶生命探測儀、液壓千斤頂、支撐鋼梁、起重機、擔架等專業救援設備和物資,如離弦之箭般以最快的速度沖進了礦洞。
進入礦洞后,彌漫的塵土讓人幾乎看不清前路,昏暗的光線更是給救援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救援人員首先打開強光燈,照亮坍塌區域,隨后使用生命探測儀開始搜索被困工人的位置和生命跡象。
“一定要仔細,任何一點生命信號都不能放過。”一名經驗豐富的救援人員說道。
“是啊,說不定他們就被埋在這些石頭下面,我們得盡快找到。”另一名隊員附和道。
生命探測儀的屏幕上,微弱的信號顯示著被困人員的大致方位,但由于坍塌的巖石和土方堆積太厚,信號時斷時續,難以精確確定。
為了盡快找到被困人員,救援人員分成幾個小組,從不同方向開始清理坍塌物。
“大家小心點,這些石頭不太穩定,防止二次坍塌。”組長時刻提醒著隊員們。
“知道了組長,我們會注意的。”隊員們回應著,手中的挖掘工具不停地工作著。
他們先用小型的挖掘工具小心翼翼地清除表面的碎石和泥土,遇到較大的巖石塊,則使用起重機和千斤頂將其移開。每一次操作都極為謹慎,生怕對被困人員造成二次傷害。
技術人員迅速在未坍塌的區域安裝了臨時的支撐鋼梁和支柱,以增強礦洞的結構穩定性,防止坍塌范圍進一步擴大。
“這邊的支撐一定要做到萬無一失,不能再有任何閃失了。”一名技術人員滿頭大汗地說道。
“嗯,我正在加緊固定,一定確保安全。”另一名技術人員應道。
通風設備也開足馬力,源源不斷地向礦洞內部輸送新鮮空氣,確保被困人員有足夠的氧氣供應。
在緊張的救援過程中,不斷有新的問題出現。由于坍塌導致部分區域的電路損壞,礦洞內的照明一度出現問題,救援人員不得不迅速連接備用電源,恢復照明。
“照明設備必須盡快恢復,不然我們沒法開展救援工作。”救援隊長焦急地說道。
“已經在搶修了,再給我們幾分鐘。”負責電路的人員回應道。
還有一次,在清理過程中,上方一塊未完全穩固的巖石突然滑落,險些砸中一名救援人員。
“小心!”旁邊的隊員一把將他拉開。
“好險,大家一定要更加小心。”逃過一劫的隊員心有余悸地說道。
但面對這些困難和危險,救援人員沒有絲毫退縮,始終堅守在救援一線。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艱難挖掘,終于有了突破。救援人員聽到了從巖石下方傳來的微弱敲擊聲,這讓大家精神一振,確定了被困人員的準確位置。
“太好了,終于找到了,加快速度!”救援隊長興奮地喊道。
“是,馬上加快!”隊員們齊聲回答,手上的動作更加迅速。
他們加快了清理速度,終于挖通了一個狹小的通道。
第一名被困工人被成功救出,他身上有多處擦傷和瘀傷,但意識還算清醒。
“兄弟,堅持住,馬上就送你出去治療。”救援人員安慰道。
“謝謝你們……真的謝謝……”被困工人虛弱地說道。
醫護人員立刻對他進行了初步的檢查和治療,并用擔架將他迅速送往地面的醫療點。隨后,第二名、第三名……被困工人陸續被救出。
在救援接近尾聲時,發現還有一名工人被一塊巨大的巖石壓住了腿部,無法動彈。
“大家小心操作,一定要確保他的安全。”救援隊長指揮道。
“放心吧,我們一定小心。”隊員們小心翼翼地開始操作設備。
救援人員先用千斤頂撐起巖石,然后用切割設備將壓住工人腿部的巖石部分切割掉,成功將最后一名被困工人救出。
“終于都救出來了,大家辛苦了。”救援隊長松了一口氣。
“只要人都沒事,再辛苦也值得。”隊員們紛紛說道。
此次礦洞坍塌事件后,基地方面高度重視,采取了一系列后續措施。
首先,對受傷的工人進行了全面的治療和康復安排。基地的醫療團隊全力以赴,確保每一位傷者都能得到最好的照料。同時,為受傷工人的家屬提供了心理輔導和生活幫助,讓他們能夠安心照顧傷者。
其次,組織專家對礦洞坍塌的原因進行了深入調查和分析。對礦洞的地質結構、開采方式、安全設施等方面進行了全面評估,以確定導致坍塌的根本原因和潛在風險因素。
在安全管理方面,基地進一步加強了礦洞的安全監管制度。增加了安全巡查的頻率和力度,確保及時發現并處理安全隱患;對開采人員進行了更加嚴格的安全培訓,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理能力;更新和升級了礦洞中的安全設備和防護設施,如增加更先進的支撐結構、預警系統、通風設備等。
在開采規劃上,重新調整了開采方案。降低了開采速度,采取更加科學、穩妥的開采方式;對礦洞的布局和開采順序進行了優化,避免過度集中開采導致礦洞結構不穩定;加強了對周邊環境和地質變化的監測,以便提前預警可能出現的危險。
此外,基地還制定了應急預案的完善計劃。明確了在類似緊急情況下的指揮體系、人員調配、物資保障等方面的流程和責任,確保在未來遇到突發狀況時能夠更加迅速、有效地應對。
經過這些措施的實施,礦洞的開采工作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逐漸恢復正常。基地也從中吸取了教訓,不斷加強管理和技術創新,為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基地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堅實的保障。
除了技術和安全問題,資源的合理利用也是一個重要挑戰。開采出的礦石需要進行初步的篩選和分類,將不同品質和類型的礦石分別存放和處理。對于品質較高的礦石,優先用于基地內重要設備和武器的制造;品質稍次的礦石,則用于一般性的建設和生產。
在開采過程中,也注重對環境的保護。開采隊伍盡量減少對周邊生態的破壞,對開采后的區域進行植被恢復和土地復墾。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礦產資源的開采逐漸走上正軌,礦石源源不斷地運往基地。這些礦石不僅滿足了基地內部的需求,還有部分剩余用于與其他幸存者組織進行物資交換,換取了基地發展所需的其他資源和技術。其中要換的最多的資源主要還是糧食,不過只要過了這段時間,等自己開發的耕田成熟后,基地也就基本能實現自己的資源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