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好好瞧著吧,就他這水平估計詩里里姑娘一定看不上......”
“這小孩子能有什么本領,也就只能寫寫一些打油詩了,不可能寫出多好的詩文的。”
“小公子,拿老師寫好的詩來糊弄我們可不算數的哦~”
“咦,你們看詩里里姑娘的表情!”
眾人向露臺看去,只見詩里里捧著詩文,一臉震驚的模樣,仿佛見到了絕世名詩一樣!
“詩里里姑娘怎么是如此震驚的模樣?”
“我還是第一次見詩里里姑娘露出如此震驚的表情!”
“不......不會吧?詩里里手里拿的難道是剛剛那個小孩子寫的詩?”
眾人一陣回想,好像剛剛只有李承辰一個人寫的詩交上去了,其他人早就寫完或者放棄了。
“臥槽,不會真是那個小孩子的吧!?”
“詩里里姑娘,這詩到底如何,請吟誦一下給我們聽吧!”
“是啊是啊,詩里里姑娘......”
詩里里聽到眾人的聲音,這才回過神來,目光復雜地看了一眼對面悠然喝茶的李承辰,看著手中的詩文吟誦道。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一首詩念完,全場陷入死一般的寂靜,鴉雀無聲,緊接著全場爆發了沸水一般的驚駭!
“這這......這是剛剛那個小孩子寫的嗎!?”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好大的氣魄,快意恩仇,肆意江湖,俠客當如是!”
“是極是極,這一句讓我熱血沸騰,足以成為千古名詩啊!”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這是何等強大的心性啊!不貪圖世間名利富貴,憑心行事,除暴安良,事后拂衣而去,將功名利祿拋之腦后,此等心性非大丈夫所不能有啊!”
一時之間,眾人紛紛爭贊。
來到這里的人,多數都是一些略有文采,附庸風流之輩,一下子就聽出了這首詩的與眾不同之處。
即便聽不出來,但是聽到身邊的人各個都在稱贊這首詩,也就知道這首詩不同凡響,跟著一起稱贊。
而坐在一樓對面的官二代公子們,也震驚于這位四皇子殿下的才華。
“萬萬沒想到,這位......竟然有如此之高的才華!”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雨便化龍!這位......真是驚才絕艷啊!”
“是啊,我等也是第一次才知道,這位.....的才學竟然是如此的高!”
“你們一直在說這位這位,又不說具體說是那個人,你們說的是誰啊?我感覺自己的智商好像不夠用了.....”
不僅僅是他們在贊嘆,其他人在稱贊的同時也在對比著自己。
“對比之下,我剛剛所寫的詩,簡直就是一堆垃圾啊!”
“自愧不如啊!枉我苦學文學二十多載,如此意境和遣詞用句,望塵莫及啊......”
“諸位,我們是不是遺漏了一個問題,這首詩是那個小孩子寫的!”
眾人這才想起,寫出如此精彩絕倫詩文的竟然是二樓清水居的小孩子。
“嘶......這......這實在是超出了老夫的想象!”
“沒想到品質如此高的詩,竟然出自一位十歲左右的少年郎身上,跟他相比,這么多年的學問簡直是學到了狗肚子身上啊!”
“少年天才啊,年紀輕輕就已經有如此成就了,恐怕年輕時的翰林大儒歐陽修都比不過他吧?”
“這少年是哪家的公子啊,竟然能培養的如此的出色?”
眾人一片稱贊,但是也有人看著年紀輕輕的李承辰,充滿了疑問。
“喂喂喂,你們不覺得很疑惑嗎?這詩怎么看著都不像這十歲的小孩子寫出的呀?”
“嗯呢......我也有這種感覺,如此驚艷絕倫的詩文真的是他能寫出來的嘛?”
“看他氣質不凡,一個時辰200兩的清水居也能消費,估計家境不錯,教導他的老師應該很厲害.......”
“喂,小公子,你是不是抄你老師的詩文啊?如果是的話,煩請告訴我們是哪位先生,我們好去拜訪一番。”
“是啊是啊,抄詩并不丟人,你大方承認自己是抄老師的,我們也不會笑話你的。”
“這位兄臺說的是,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下次改正過來就好,別再做這種事情了。”
聽著眾人的稱贊和褒貶,就連詩里里的目光也好奇的看向坐在雅間的李承辰。
李承辰嘴角輕蔑一笑,并不搭理這些人的問話,待曹正淳再次研磨好了墨水后,提筆再次在紙上揮毫潑墨。
一首首詩從他的筆中落下,每當他寫完一首詩,曹正淳都會小心翼翼的拿到一旁晾干,再在桌上鋪上一張新的紙。
“不會吧?這是要繼續寫詩嗎?”
“小孩子就是年少輕狂,說幾句就想多寫幾首詩證明自己,我敢打賭,接下來的詩絕對不如剛剛的這一首詩好!”
“我也覺得剛剛的那首詩已經是登頂絕巔了,那種豪邁英雄的氣質此刻都還在我心頭回旋,不可能再有寫的比它好的詩。”
“想借此證明自己么?哼,如果寫出那種打油詩,也證明不了自己什么......”
“呵呵,我倒是有些期待了。”
“如此驚才絕艷的詩,能夠寫出一首已經實屬不易,想要連續創作同等質量的詩,何等的困難?”
就在眾人七嘴八舌,彼此討論之時,李承辰已經寫完了六篇的詩文。
曹正淳將李承辰寫好的詩遞給了門口站著的婢女,婢女屈膝微微行一禮,接過詩文后小跑來到詩里里身旁,將作好的詩文遞給詩里里。
“這么短的時間內,就算詩仙下凡也不能這么快寫出五首同等質量的好詩!估計就是他東拼西湊寫出來的打油詩而已......”
“呵呵呵,我還以為是有多厲害呢,水平也就不過這樣......”
“唉,這小少年的心性不行啊......”
“就是就是,我說.......咦!諸位看露臺上!”
有人說著說著忽然停下,因為他看到詩里里接過婢女遞過來的詩文開始賞析后,臉上的震驚之色愈來愈濃!一會兒看向詩文,一會兒用難以置信的目光看向對面的李承辰。
“莫非......他寫出來了?”
眾人的心中咯噔一聲,一個史無前例的大膽想法浮現在腦海中!
難道這五首詩都和剛剛的那一首一樣,甚至超越它?
“不會吧,不會吧?難道他真的寫出來了?為什么詩里里姑娘看上去那么震驚?”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就算我不精通詩文,但是剛剛第一首的詩文就已經是我見過最好的了,不可能短時間內同時寫出五篇同樣的詩文!”
有人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心,對著露臺上的詩里里喊道。
“詩里里姑娘,你念一念手中的詩文吧!為何你如此震驚,難道是因為他寫的詩文比之前的還要好嗎?”
“是啊是啊,詩里里姑娘,你快念一念吧!”
一樓傳來的賓客聲音讓詩里里回過神來,她是第一次見到有人竟然寫出如此豪邁霸氣的詩句,而且還是連續的五首!
若不是親眼看到對面的這位小公子所寫,只怕說出來無人敢信!
詩里里拿著手中的詩文,向前微微走出一步,聲音清脆的吟誦著李承辰所寫的詩文。
“......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
“......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一首首震驚的詩句從詩里里姑娘嘴中落下,震撼了在場的所有人!
李承辰已經來到這個世界十年了,在這十年里從嚶嚶學語到練習皇家的基本禮儀規范,刻意的去了解這個世界的文化歷史。
發現輕雨念世界的其實和他穿越前的某個古代很相似,都有相同的老祖,孔子、老子等圣人也出現在過這個世界。
但是其中的一些著名詩文卻沒有。
所以李承辰所寫的詩全部都是這個世界所沒有的,之前并不存在,可想而知,在這個從未見過如此驚艷絕倫的詩的時代,會掀起多少的驚濤駭浪!
之前那些還在質疑李承辰的人,此刻全部都閉上了嘴巴。
如果說人家只有一首詩,你可以誤會質疑人家現場抄詩。
但是當人家現場根據花魁所給的題目作詩,連作六首,首首都是經典時,你就不能再去人家抄襲了。
而且今天李承辰所做的這七首詩,沒有一首曾經在這個世界出過,連相同的只言片語或者典故都找不到,這樣的詩都找不到,更別說還有這樣的詩人!
如果真有這樣的人,他就聞名遐邇了,何必再把詩給這個小孩子抄呢?自己發表不是更好?
斗羅:謫仙臨塵,酒劍弒神
李謫仙被塵心領進七寶琉璃宗。覺醒武魂那天,一柄青蓮劍出世,劍氣縱橫,先天滿魂力。他被寧風致譽為千年難遇的天才,并敲定與寧榮榮的姻緣。但不成想。六年時間過去,李謫仙魂力沒有寸進!寧榮榮:“謫仙哥哥,七寶琉璃塔是大陸第一輔助武魂,與強大的戰魂師配合,才能發揮出最強威力。”“雖然……我很不想這么說,但你的確跟不上我的腳步了。”拿回兒時互換的信物。李謫仙:“各自安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謫仙并不氣餒,他堅信自己絕非庸才。明月下。他仰頭飲酒,醉里舞劍。魂力在不知不覺中,飆漲到二十級。李謫仙這才明白。他乃雙生武魂——劍與酒。“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從七寶琉璃宗不辭而別。李謫仙手握劍、腰別酒,獨自一人游歷大陸。他喝了最香醇的酒,結識最好看的女子,挑戰最厲害的劍客。多年后。他在全國魂師大賽,與寧榮榮相遇。看著被鶯鶯燕燕包圍的李謫仙,一劍橫掃所有天才,寧榮榮淚眼婆陀。“謫仙哥哥,榮榮每天都想你……”“多年未見,你還可好?”李謫仙風輕云淡,長劍遙指。“出招吧。”謫仙之名響徹大陸。這一次,他看向神界。“天上神祇有三千,見我也須盡低眉!”(多女主,不跟團,虐唐三,虐榮榮……)
青山
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吾不識青山高,黃地厚。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
從斬妖除魔開始長生不死
消耗壽元灌注武學,可無限進行推演。沈儀凡人之軀,壽數不過百年,所幸可以通過斬殺妖魔獲取對方剩余壽元。在邪祟遍地的亂世中亮出長刀,讓這群活了千百年的生靈肝膽俱裂!從【鷹爪功】到【八荒裂天手】,從【伏魔拳】到【金身鎮獄法相】!沈儀偶爾也會沉思,這壽命怎么越用越多了?他收刀入鞘,抬眸朝天上看去,聽聞那云端之上有天穹玉府,其內坐滿了千真萬圣,任何一位都曾經歷無盡歲月。此番踏天而來,只為向諸仙借個百萬年,以證我長生不死大道。……此書又名《讓你氪命練武,你氪別人的?》、《道友請留步,你的壽元與在下有緣》。
詭秘之主
蒸汽與機械的浪潮中,誰能觸及非凡?歷史和黑暗的迷霧里,又是誰在耳語?我從詭秘中醒來,睜眼看見這個世界:槍械,大炮,巨艦,飛空艇,差分機;魔藥,占卜,詛咒,倒吊人,封印物……光明依舊照耀,神秘從未遠離,這是一段“愚者”的傳說。
撈尸人
人知鬼恐怖,鬼曉人心毒。這是一本傳統靈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