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處在十幾歲的年紀,不排除有點愛裝,但又有幾分真心的喜歡文學,不影響成績之外總是傷春悲秋,覺得自己愛好文字,盡管沒有什么喜歡的人,但是始終有著幾絲說不上來的憂郁氣息。
直到那年春天,我真正的遇見了他。
為什么說真正呢?大概是因為,我初一就成為了他的同學。
可是當時的性格用老師的話來說,溫靜。換句話說,就是大多數時候不吭聲,普普通通的小透明角色,路人甲一個。
不會與太多人打交道的自己也間接性沒有真正認識他。至于初二的下半學期,可能算是命運吧。
春色正好春意鬧。
有個詞叫“慵懶”,本來在富貴之地出現的詞,可是想起那時,便不由自主就想到了。
哪怕那么多年過去了,我依舊覺得14歲的時光很慢,愜意的不知生活的忙忙碌碌又一天,總想著詩和遠方。
那時,因學校遇著特殊情況,連放小一個月的假期,沒想著,就是這段時間我開始了“虛度光陰”。
記得當時,朋友余季告訴我說,他,人挺好的,是兄弟。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朋友的朋友自然也是朋友。
有點略顯社牛屬性的我二話不說,開始了一段交友記。
作為大多數情竇初開的年紀,知曉某人“良家婦女”的名聲后,便有了交集。
三言兩語的功夫就扯到了“你喜歡誰?”也是沒誰了。
比起問題,更加老套的是我的回答:“你猜。”
沒錯,他把全班男同學的名字,一個一個過,排除法挺好使,可是始終沒有正確答案。
最后我依舊記得,他說:“那就沒了啊。”
我猜,我回復信息時,滿是笑意,讀書人叫做眉眼彎彎。
“還有你啊。”
“哪有人猜自己啊,我得自戀成什么樣子才這樣。”
我猜,他回復的時候除了翻白眼之外,大概就是完全不相信。
確實,一年多的時間,總共沒說過幾句話,突兀的來句喜歡,“冒昧”的過分了。
不瞞你說,喜歡一事確實是假的,當不得真。
可是當時,鬼迷心竅,總想著開個玩笑,想“欺負一下”好學生,看看他有什么反應。
偏偏,得到的結果是不相信。
那時候年少氣盛,又閑來無事,硬生生的裝成喜歡他,每天耽誤著,纏著他,想起來,打發時間而已。
不得不說,裝的還是不錯的。
至少,日久見“人心”的努力下,他是相信了。
于是慢慢的不知道怎么對我,又有一點不舍得我這個“朋友”,這使得他更加無措。
一步又一步,走到了我希望的方向,也到了回學校的時候。
接下來,用了幾個月的時間,我不知道以什么樣子的心態在繼續這段“友誼”,也不知道這段情誼會在以后變成什么樣子。
在幾個月前那次漫不經心的提及喜歡他時,我不以為意。
但是這次,我承認,我喜歡上了他。
說來也奇怪,我本是玩鬧之舉,慢慢地,開始入局。
我始終清醒,他不喜歡我。可是也明白,我喜歡他。
本以為長期斗爭是棋逢對手,不曾想如今的我,甘拜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