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跨時代對談:秦皇關羽論忠義與天下
- 穿越時空的天下之約
- 入畫烤鴨
- 1220字
- 2025-02-09 20:18:14
關羽(單膝跪地,抱拳行禮,身姿挺拔,聲音洪亮):哦,原來是秦始皇陛下。久聞陛下統一六國,開創千秋偉業,這等豐功偉績,真是令人敬佩。陛下相邀,臣惶恐至極。
秦始皇(抬手示意關羽起身,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將軍不必多禮,平身吧。朕不過是做了身為一國之君該做之事,何談過譽。朕深知,治國之道,在于以德治國,用人之術,則需知人善任。將軍以為,這用人之道,關鍵在于何處?
關羽(站起身來,雙手背后,微微皺眉,略作思索后說道):陛下過譽了。臣以為,用人不在于其出身高低,而在于其才能與忠誠。如張良、韓信皆出身微末,但其才智卓越,為漢朝立下汗馬功勞,成為開國功臣。至于難題,臣近日確有一事難以決斷。曹操曾多次邀請臣歸附,許以高官厚祿,但臣自感身受劉備厚恩,不忍背棄。然而若繼續抗曹,則形勢艱難,百姓將受苦。此事讓臣頗為糾結。不知陛下有何妙計?
秦始皇(輕撫胡須,緩緩踱步,目光深邃,凝視著遠方):關將軍所言極是,用人唯才是舉,不拘一格,這是治國安邦的根本。至于將軍所面臨的困境,確實是一道難題。朕以為,忠義與權衡之間需尋得平衡。將軍可從三個方面考慮:一是自身志向與信念,二是天下大勢,三是百姓福祉。若將軍志在興復漢室,那么堅守忠義,或可尋找機會壯大自身力量,聯合其他勢力共抗曹操;若形勢逼迫,也可暫時隱忍,待時而動。但無論如何選擇,都應以天下蒼生為念。朕相信,將軍定能做出明智抉擇。記住,歷史會記住那些為了天下太平而奮斗的人,無論成敗。
關羽(微微點頭,眼中透露出沉思之色,抱拳說道):陛下一番話,如醍醐灌頂,令臣茅塞頓開。只是這形勢瞬息萬變,臣雖有決心,卻也深感前路艱難。
秦始皇(停下腳步,目光堅定地看向關羽):朕相信將軍定能做出最佳選擇。天下英雄,最難得的是那份擔當與堅持。至于用兵布陣,將軍自有獨到之處,朕亦期待與將軍進一步交流心得。天下大勢,波詭云譎,愿我們都能為這片土地帶來長久的和平與繁榮。如有更多問題,隨時可與朕討論,共同謀劃天下大計。
關羽(神色動容,再次抱拳行禮):陛下如此信任,臣定當竭盡全力。臣在戰場上雖有些經驗,但與陛下相比,實乃小巫見大巫。日后若有機會,還望陛下多多教誨。
秦始皇(微笑著擺擺手):好一個“心中有民,手中有利劍”!這正是為官從政者的至理名言。朕期待著與將軍在未來有更多的交流與合作,共同為天下蒼生謀福利。現在天下雖亂,但也是英雄輩出的時代,讓我們攜手共創盛世,讓百姓安居樂業。如有任何問題,朕愿隨時聆聽。
關羽(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聲音激昂):陛下之言,讓臣倍感振奮。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臣定當全力以赴,不負時代賦予的責任。日后若有疑難,定當再來求教。祝陛下龍體安康,國運昌隆。
秦始皇(微微頷首,眼中滿是期許):朕感激將軍的豪情壯志。愿將軍一切順利,早日成就一番事業。記得,無論身處何種境遇,都要保持初心,不忘使命。關將軍,保重。
關羽(后退一步,再次行禮):陛下,臣告退。(轉身,大步邁出殿外,身影逐漸消失在宮墻的陰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