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長公主的轎子緩緩向前,凌啟也邁開腳步,前往皇上的勤政殿。
到了太后宮中,長公主這一下轎。
赫然發現,皇后與眾妃嬪都在院中等候。
皇后與長公主同歲,在皇帝還沒登基之前,就已經成婚。
如今膝下有一子兩女,中宮之位可謂是穩如泰山。
至于旁的嬪妃,長公主也是今兒個頭一次見。
“云和,你來了。”皇后舒寧主動關切。
“皇后娘娘還記得我的名字,八年不見了,我自己都快忘了。”姜云和說。
皇后剛想開口,身后傳來老嬤嬤的聲音。
“太后已經起來了,請皇后與各宮娘娘入殿。”
老嬤嬤說完,才注意到站在宮門口的姜云和。
“長公主,是你嗎?”老嬤嬤面露欣喜,沒注意腳下一個趔趄險些摔倒。
還好皇后身邊的侍女眼疾手快攙扶一把。
“嬤嬤,是我,我來給太后請安了。”
眾嬪妃當中也有知曉姜云和的過往,也有不知道的。
不知道那些,只當她是弊履。
見到太后那一刻,姜云和請安問好。
如今的太后,老眼昏花,只在后宮一隅頤養天年。
舒寧恭敬有禮,在太后身旁輕言細語:“太后,你看看是誰回來了。”
臥床的太后睜大了眼睛,才看清眼巴前站著的人是誰。
“是云和,云和回來了。”舒寧說。
太后伸著手夠了夠,示意姜云和走近一些。
可是姜云和卻站在原地不動。
“太后,云和來給你請安,見您安好,我也就放心了。”
皇后不停地給云和使眼色,想讓她過來一些,畢竟八年沒有回來。
“皇后娘娘,云和還有別的事,就先走了,改日再來與太后好好說說話。”
姜云和欠身行禮,后退三步轉身離去。
一屋子的嬪妃都驚愕這位長公主的做法,這也太不把太后放在眼里了。
“這長公主的性子,如此怪異,竟然在太后面前如此不敬。”初入宮闈的宜貴人替太后鳴不平。
“誰不知這長公主對北境有恩,如今回來保不齊是討債的。”一向心高氣傲的麗妃說。
眼看兩個人為了這點子事情爭辯,皇后舒寧趕緊說和。
“長公主的功勞,北境的百姓都記掛在心里,如今回來,就算是跋扈一些也情有可原,到底是我們虧欠她。”
眼瞅著皇后都這么說了,其她妃嬪就算心中有怨也不敢亂開口,與太后待了一會就各自回宮。
姜云和坐在轎子中,閉目養神,隨行的丫鬟花綾臉上的表情也凝重。
“公主,你不要生氣了,太后如今上了歲數,腦子糊涂。”花綾說。
“上了歲數又如何,當年還不是她下的令,現在我回來了,她的舒心日子也該到頭了。”
聽到長公主這么說,花綾臉上的凝重多少輕了一些。
“長公主,奴婢知道你的心思,這一趟回來不論是上刀山,還是下火海,都萬死不辭。”
姜云和不作任何回應,坐在轎子中繼續閉目養神。
直到勤政殿時,方才緩緩睜開眼睛。
才下轎,就見凌啟從殿內出來。
“微臣見過長公主。”凌啟行禮。
“大將軍,你還真懂規矩,皇兄與你說了些什么,是不是大喜日子定下了?”姜云和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