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有越忙越活,大腦只有越用越靈,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我在閱讀一篇名為《在新生活面前》的短篇小說后,得出這樣一個生活與學習的結論。
記得有位老師曾說過,讀完書之后是要有輸出的。我把她的這句話聽了進去,果然發現,只要行動起來,把自己的思想輸出來,內心竟會如此的高興。
這時候已是早上十點多,我打算出去走走。推開樓道門,一步跨出去,竟發現今天的天氣非常好,溫暖的陽光照耀著我目之所極之處,到處是一片絢爛的光輝。
四月低的天氣,已呈漸暖之勢,到處是嫩綠色的身影與不知名的花朵,還有青草發出的清香味道。我來到家對面的公園里,順著小道從北邊轉到西邊,在靠著馬路的一條小徑里,看到幾顆灌木上開滿了一簇簇白色的花盤,與周圍綠色的世界融為一體,呈現一種寧靜祥和之景。
我坐在這幾株開著一團團白色小花的樹木對面,覺得格外安靜舒心。低頭沉思這花朵叫什么名稱,一時想不起來,倒是想起大學時,植物學教授在上課時說,由于職業習慣,他無論走在哪里,只要看到一株樹木,都要去到樹木跟前細心觀察他的葉子,或花朵,或果實等,看看這株植物屬于哪個界、門、綱、目、科、屬、種等,不過回想起自己在大學里怎么都不喜歡學習的植物學,倒是一番感慨。
現在想來,自己也并非是不喜歡學習,自己是很努力地學習了,只是方法不對而已,用期末考試后有一天遇上植物學教授后,他說我學的太死了。
是的,直到今天,我才知道想要認識一件自己不知道的事物,就必須去探索。如今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手機的功能很多,尤其搜索知識。例如我在路上偶爾發現一株植物很好看時,隨手拍下圖片在百度里一識別,就會了解到這株植物的各種屬性,真的很方便。
有時候和母親走在路上,看到好看的花朵,就告訴她這株粉色單瓣的花朵是榆葉梅,那株顏色深的重瓣花朵是美人梅,還有黃色單瓣的是連翹,黃色重瓣的是迎春等,母親竟也能以一一記住,再第二天看到后還會很得意地告訴我這些花的名字。
在高中時,自己就很喜歡學習生物,尤其喜歡用孟德爾的兩個定律去從下往上推導各種植物的相對性狀,還有遺傳病是否是伴性遺傳,以及后代得病的概率等,那時候的我,對這個微觀的世界充滿了巨大的好奇。
我甚至在想,若能用自己一生的時間去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那該多好。
如今的我,已在這世界上度過了二十多個春秋,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往日的那個我不見了,在某一天猛然驚醒,才發現歲月已不可回頭。對我來說,現在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追回自己的夢想。
所幸,現在還不晚,我對自己說。你看,路遙先生筆下的德順老爺爺,七十歲的年齡了,可在新生活面前,他依然充滿著對未知世界的熱烈探索。一個地主手下討生活的牧童少年,在新中國成立后,面對祖國的迅速發展,德順老爺爺硬是從小學語文和數學開始學起,竟然在幾個月的時間里,將這些知識如癡如醉地學了出來。
我突然覺得這個德順老爺爺多么的可愛啊!
在結尾處,我看到此篇文章竟是發表在《甘肅日報》上,我不僅生出一種敬仰之情,大西北的人民,真是好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