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寶玉進入太虛幻境后,他在警幻仙子的指引下,看到了大觀園中眾女兒一生的判詞。其中,在金陵十二釵正冊中,看到一幅畫,上面有兩枝枯木,中間掛著一條玉帶,而對黛玉和寶釵的判詞是“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
也許有人看到“枯木”二字,就會想到是在秋天或是冬天,畢竟秋天在詩人的筆下總是一番“枯藤老樹昏鴉”亦或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還有什么“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等。冬天則是一個更加寒冷清寂的時節,一般人若是在大雪紛飛的時候離世,總會得到生人的一番感慨,走得好。但我以為,黛玉是在暮春時節自縊而亡的。
原因有二。其一,就那首判詞而言,黛玉是有詠絮之才的。說起詠絮之才,大家一定會想起一個有名的女詩人謝道韞,她因為一句“未若柳絮因風起”成為了唐朝歷史上的一代才女。于是,后人把心比比干多一竅的女子,都稱其為有詠絮之才。
當說這柳絮飄飛的季節,自是在暮春時節,而且,那時候,杏花、桃花都已經敗落,從遠處看,跟枯木也沒有什么區別。
由此推斷,黛玉是在暮春時節自縊而亡的。
其二,就是那首大家熟知的“葬花吟”了。黛玉葬花的這首曲子,可謂是《紅樓夢》中的經典之作。以我之見,在這首曲子中,最后五句可以看出黛玉是在暮春時節而亡的。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有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黛玉葬花,自比落花。她想到花落了還有我將他們埋入潔凈的土中,以免流入溝渠中被污水浸染。可是我呢,可由此花之幸運,得一個干凈的歸出。
所以,花落之時,也是黛玉魂歸離恨天之時。她也許會選擇在這樣一個時節離開人世。
其三,賈母和王夫人等肯定是不會把黛玉嫁給寶玉的。為什么,首先她是個病秧子。中國雖然有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可是,真正到了自家人遇到的事,誰會愿意讓自己的孫子,兒子娶一個病秧子回家。就算是現在,兩人也會遇到很大的阻撓,何況是以前的。其次,賈府正遭了殃,以古時的封建思想來說,需要沖喜,那林黛玉肯定不會是人選。其三,黛玉跟寶釵不一樣,她跟寶玉一樣,很討厭封建思想那一套。就如《還珠格格》里的紫薇說過,也許,只有后世之人可以有“情有獨鐘”這個條件了,若是黛玉成為賈家的媳婦,首先她不會督促賈寶玉考取功名,其次她不會允許賈寶玉納妾,當然寶玉肯定也不會。那么,問題來了,中國有句古話,“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以黛玉的健康狀況,她以后的生育肯定有問題。
因此,從方方面面來說,黛玉肯定嫁不了寶玉。
但是呢,寶玉又非黛玉不娶,賈母等拗不過寶玉,只能從黛玉身上下手。于是,黛玉在悲憤之下,很有可能自縊而亡。
我們知道,開頭的判詞中有一句是“金簪雪里埋。”那時候,肯定是冬天,寶玉跟寶釵已經成為夫妻了。黛玉離世之后,賈家敗落,寶玉在家人的勸說下,開始和寶釵過起平常夫妻的日子了,那時候,寶釵閨閣時候的金釵早已落入雪中,此時的她,已成為跟平常百姓家一樣的夫人,相夫教子。寶玉雖是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但是,只能等來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