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之望著手中閃爍著幽光的珠子,心中涌起一種難以言喻的恐懼。屋內的燈光在珠子的映襯下顯得微弱而昏暗,整個房間彌漫著一股異樣的氣息。
“Quorra,這真的是飼魂珠?”李方之低聲問道,眼睛微微瞇起,試圖從珠子的光芒中找到些許線索。
Quorra回答:“是的。東晉時期的道士劉書同在他的書《明凌警聽》中記載了這種珠子的來歷。這顆珠子是從一塊古怪的石頭中打磨出來的,能夠吸收生物的魂魄。”
李方之將珠子在手中轉了轉,觸感冰冷而滑膩。他記得Quorra曾經講過關于飼魂珠的故事,那些故事聽起來既神秘又讓人毛骨悚然。
一次劉書同偶然發現了一座隱秘的大山。這座大山深處被霧靄和云霧籠罩,常年難見天日。在山腰處的一個隱秘山洞中,偶然聽到了一陣異樣的低語和嗡鳴聲。他順著聲音走去,來到了一個被古樹和藤蔓遮蔽的開闊地。在這里,他驚奇地發現了一群奇特的人,那些人不著衣物,從原始森林中走出來的一樣,身上滿是青苔和樹葉。深棕色的皮膚被太陽曬得黝黑,仿佛一塊經過千年風霜的古木。蓬亂的頭發像叢林中的藤蔓般糾纏在一起,有時還夾雜著幾根干枯的草葉。他們的眼睛如同深潭般深邃而神秘,閃爍著一種古老而原始的光芒。粗糙的手指和腳趾上沾滿了泥土,動作敏捷而迅速,每一次踏步都似乎和大地融為一體。
在森林中行走時,總是輕手輕腳,仿佛每一片落葉都能成為他的耳目。擅長利用周圍的自然環境,能準確地分辨出樹木和石頭的種類,以及不同動物的蹤跡。言語稀少,更多地用手勢和眼神交流。他們的生活完全融入了自然,仿佛他們自己就是這片森林的一部分,承載著千年未變的原始氣息。
這些人似乎正進行著某種神秘的儀式。
這些人圍繞著一塊巨大的石頭,正在忙碌地堆砌和裝飾。石頭的表面布滿了苔蘚和青苔,但它的形狀卻非常規整,仿佛是自然形成的石塊經過精心雕刻。石頭的周圍擺放著各種祭品,有新鮮的果實、香料、還有一堆正在燃燒的香火。劉書同注意到,在石頭的前面,有一只雄鹿和一只巨大的棕熊被綁著,它們的四肢被結實的繩索綁住,身體被固定在地上,無法動彈。
這些人用細長的木棍和銅器在石頭上刻畫符咒,伴隨著古老的吟唱和禱告。他們的動作緩慢而莊重,每個人臉上都顯現出虔誠而神秘的表情。劉書同從未見過這種祭拜儀式,他的心中充滿了好奇和忐忑。
突然,劉書同注意到那些被綁著的動物開始出現異常。鹿和熊的眼神逐漸變得呆滯,四周的氣氛也變得愈發沉重。它們似乎無法感知周圍的環境,身體逐漸僵硬。劉書同看到,鹿的眼睛從原本的警覺變得無神,熊的呼吸變得越來越緩慢,仿佛所有的生命力都在一點點地消失。
隨著儀式的進行,那些動物的體溫明顯下降,仿佛整個生命力都被一點點地抽走。一些人用銅器和木棍敲打著石頭,發出沉悶的聲音,似乎在用這種方式與某種力量進行交流。石頭上散發出一種陰冷的氣息,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腐臭味和某種讓人不安的氣息。鹿和熊最終失去了所有的生氣,身體變得僵硬而冰冷,仿佛它們的魂魄被徹底抽離了一般。
劉書同在遠處隱蔽觀察,心中充滿了恐懼和震驚。他意識到,這塊石頭似乎與這些動物的死亡有關,甚至可能與他所尋找的神秘力量有著直接的關系。他決定在儀式結束后,偷偷進入石頭所在的區域,試圖查明真相。
儀式持續了幾個小時,那些人的動作漸漸緩慢下來,最終結束了他們的祭祀。劉書同趁機接近石頭,發現石頭表面上刻滿了復雜的符文和圖案,這些符文散發出幽幽的光芒,仿佛在暗示著某種古老而強大的力量。
他小心翼翼地用剝離了一部分石頭的表層。后來終于成功地將這塊神秘的石頭從地上挖了出來,帶出了大山。回到家中,劉書同將這塊石頭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處理。他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找到了一位擅長打磨石頭的工匠,將這塊石頭打磨成了一顆珠子。珠子的表面光滑圓潤,內里卻隱隱閃爍著神秘的光芒。
“飼魂珠的真正用途并不僅僅是吸取魂魄。”Quorra解釋道,“它的真正秘密在于,它吸取魂魄的目的,是為了飼養另一個魂魄在珠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