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圣上快跑!神策軍造反了!
- 挽中唐于既倒
- 空啼啼
- 2345字
- 2024-07-08 15:31:15
“撫王李纮。”
“在。”
最前面一名親王應聲而出,由夾階校尉象征性地在身上一拂,踏入門內。
唐朝皇室特別能生,隨便拉出一位皇帝、親王,都有一堆兒子。
這位撫王按輩分來算是李昂的爺爺輩,年紀不過是中年。
接下來爺爺叔父輩的親王還有好幾個,直到監門校尉唱道:
“光王李怡!”
“在!”
一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聞聲上前,這位便是正史里的唐宣宗,會昌六年唐武宗死,為宦官馬元贄等擁立,登基為帝,改名李忱。
“穎王李炎!”
“在!”
李炎昂然上前,踏入承天門。
“安王李溶……”
“陳王李成美……”
一眾親王陸續進入,李成美是敬宗幼子,李昂、李炎的侄兒,也是輩分最小的一位親王。
這兩位親王正史里死于仇士良脅迫唐武宗李炎動的手,但是李炎有沒有存著清理宗室、鞏固皇位的心思,不得而知。
再往后應該是郡王,但幾位郡王都掛著節度使的頭銜,各據一方。因此李成美之后,便是朝中的宰執等一品官員。
王涯、李訓、鄭注、舒元輿等一一被叫入內。
之后監門校尉很快就叫到李德裕的名字,他上前一步,與前面眾人一樣,平舉雙臂,由夾階校尉拂了拂身上,確認未攜帶犯禁物品,然后踏入門中。
巍峨的翔鸞、棲鳳二閣拔地而起,氣勢迫人,中間的含元殿高居臺上,殿前垂下兩條長長的坡道,如龍垂其尾,這便是有名的龍尾道。坡道上鋪著朱紅的長毯,兩排身著黃衣、腰系烏帶的內侍抱著拂塵,立在道旁。
沿著漫長的龍尾道一路向上,前面的官員們雙手捧笏,目不斜視。
李德裕眼角余光一閃,在西邊龍尾道上的武職官員中,看到那個魏博來的何弘敬,走起路來很有他囂張的風格。
從龍尾道登頂的一刻,一縷陽光從地平線躍出,宮殿上金黃的琉璃瓦瞬間綻放出耀眼的光輝,驅走了最后一絲黑暗,仿佛整個長安城都變得明亮起來。
含元殿內鋪著華麗的地毯,踏在上面,沒有半點聲息。
殿中一排排蟠龍巨柱足有兩人合抱,高及兩丈,每根柱下都有兩名內侍左右而立。
此時大殿內匯集了千余名官員,數以百計的內侍、宮女,仍不嫌擁擠。
大殿正前方設有王、公的席位,正中的玉階上是李昂御座,座后設有被稱為“黼扆”的屏風,座前列著一張玉制的幾案,座前左右設有熏爐,此時爐上香煙裊裊,在御座周圍繚繞浮動,猶如蟠龍吞吐云氣。
殿內千余人鴉雀無聲,諸王公卿在各自席側躬身而立,靜候皇帝臨朝。
辰時將至,云板聲響,一名戴著雞冠狀紅布績頭的衛士高聲呼道:“圣上駕到!拜!”
殿內眾人同時拜到,口稱:“萬歲!”
幾名內侍手擊云板,快步走出西序門,接著是手捧皇帝玉璽的符寶郎和幾名身著紫袍、頜下無須的宦官,隨后數名宮女手執障扇,迤邐而出。
官員們依照朝儀,伏身拜倒,不敢仰視,只能從扇下的空隙隱約看到皇帝袞服的衣角。
一排障扇行至階上,將御座遮得嚴嚴實實。片刻后障扇散開,正中的李昂出現在御座上。
他頭戴冕旒,身著玄衣纁裳,帶劍服佩,系著長綬,舄靴上鑲著金飾。
六名執扇的宮女退到座后,符寶郎將玉璽擺在案上,跪坐在階下。
這一套行頭可真重啊,自己半夜就起來換衣服,忙前忙后,現在坐下眼睛都睜不開,身體都在打擺子。
唉,都怪那楊賢妃!
魚泓志拿著玉柄拂塵,抬手一揮,尖聲道:“再拜!”
官員們再次拜倒,之后,身為司空、平章軍國事,群臣排名第一的王涯站起身,走到西階席前。
他先脫去靴子,然后跪坐在地,一絲不茍地解下佩劍,放在席上,隨后起身踏上玉階,走到案前,跪倒稱賀。
“臣,司空王涯言:元正首祚,景福惟新,伏惟開元神武皇帝陛下,與天同休!”
李昂只覺得好尬啊,形式主義害死人,但還是端坐著點頭。
王涯起身,倒退著走下玉階,回到西階席前,佩劍納履,回到席間。
魚泓志托著一卷黃綾御詔,緩慢地退下玉階,然后走到群臣東北,面西而立,尖聲道:“有制!”
群臣拜倒承旨。
他展開詔書,拖著聲音宣道:“門下:履新之慶,與公等同之!”
群臣山呼道:“萬歲萬歲萬萬歲!”
接下來,王公重臣入席就座,百官躬身侍立。從尚書省開始,稟報各部一年來的功績。然后是各州郡刺史、藩鎮派來的官員述職奏事,敬獻賀禮。
大唐三百余州,不過基本被四十八藩鎮分割占據,藩鎮以外的只剩下三四十個。饒是如此,近百名各地官員逐一拜賀敬獻,還是花去不少時間。
冗長的儀式從清晨開始,一直持續到午時前方告一段落。
李昂痛苦萬分,坐得昏昏欲睡,還得強打精神挨著慰問應付。
元正大朝會直到未時方止,李昂啟駕,自東序門出,群臣再拜送行,然后魚貫退朝。
蒼天啊,終于結束了!
-----------------
夜幕初降,凈街的鼓聲從坊外遠遠傳來。
李昂去宗廟祭祖過后,又和蕭太后、李怡、李炎等一眾親王聚會完畢,終于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了長生殿。
殿外張掛的近百盞燈籠早已燈火通明,內侍們準備了一堆胳膊粗的毛竹,里面填滿了硝石、硫磺、木炭,上面還纏著大紅的絲綢,看著就喜慶。
長安城中,爆竹聲響連成一片,還有男男女女的歡呼聲。從正北居中的宮城開始,城中一百零八坊,家家戶戶院中都燃著火堆,百姓們將爆竹投入其中,聽著竹竿燒裂時噼啪作響。
李昂對楊賢妃笑道:“咱們也去放爆竹!”
兩人扶攜拉扯著笑鬧出殿,將爆竹引燃。只見爆竹節節爆開,聲如雷霆,紅綢漫天飛舞,引得內侍宮女們紛紛叫好。
在一片喜慶的氣氛中,李昂和大家互道平安,并分賞了財物,眾人齊齊跪下謝恩,口頌圣上恩德。
不多時,兩人便攜手回到殿內,在宮女伺候下更衣上塌,放下簾幕。
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
深夜
李昂被亂哄哄的嘈雜聲吵醒,這不像是爆竹聲,倒像是匆亂的腳步和刀劍相擊的金鐵碰撞聲。
他瞬間爬起身,整個人如墮冰窖。
楊賢妃還在熟睡,李昂沒有打擾她,小心翼翼下塌,長生殿內只有微弱的燭火,暗淡的很,零星幾個小太監不知所措的站在原地望著殿門口的方向。
李昂正要開口派人去打探情況。
忽而有一位胖乎乎長得像個面團一樣的紫袍宦官沖了進來,倉促之間來不及剎車直接摔倒在地,他沙啞著聲音大吼:
“圣上快跑!魚泓志那廝帶著神策軍嘩變造反了!左神策軍中尉郄寺人和神策軍觀容使韓將軍均已被他斬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