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加延回歸現實
- 平行線上加延
- 辛湘陽
- 2001字
- 2024-07-06 18:09:43
加延正嗑的起勁,一陣尖銳的鈴聲響起,打破了這份美好。在夢中,加延仿佛親身經歷了嘉妍的所有喜怒哀樂。他隨著嘉妍的心路歷程,心情跌宕起伏,仿佛自己也成為了故事中的一部分。當嘉妍催毀信物的那一刻,讓加延印象。醒來后的加延,心中久久不能平靜。嘉妍的勇敢和堅韌深深地觸動了他,他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他突然意識到,自己不能再渾渾噩噩地度過每一天,他要勇敢的面對生活的挑戰,為自己的未來規劃,并努力拼搏。
從此,加延一改往日的懶散,他努力搬磚,不放過任何一個提升自己的機會。白天,他在公司里兢兢業業,虛心向同事和上司請教,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晚上,他利用業余時間學習新的知識,參加各種培訓課程,充實自己的頭腦,結交各行各業的朋友。
然而,成功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加延在工作中遇到了無數的困難和挫折。有時候,客戶的投訴、供應商的拖拉、同事的埋怨,、司的不理解,讓他嘗嘗感到身心俱疲,想要放棄。每當想要放棄的時候,他又能從培訓老師、同學那兒得到鼓勵,甚至素未謀面的遠方網友,也會給予他中肯的建議。還有他時不時也會響起嘉妍那堅定的眼神和不屈的精神。他告訴自己,嘉妍在面對那么大困難時也沒有想著退縮,自己又有什么理由放棄呢?就這樣,加延一次又一次地處理棘手的突發情況。漸漸地,他越來越的心應手。他總能在客戶發難之前解決問題,不再需要麻煩同事,也不再依賴領導,就連那些供應商也開始重視他的訂單。
有一次,他遇到了一個極其挑剔的客戶,對產品提出了諸多苛刻的要求。加延耐心地向客戶解釋產品的特點和優勢,并解釋產品最終還是得靠產品品質和使用效果,可是客戶始終不滿意產品的外觀造型,甚至還對他惡語相向。加延感到十分委屈,他夾在客戶和供應商之間,左右為難,只能不斷調整心態,繼續與客戶和供應商溝通,不斷修改設計方案,不斷上機調試,努力滿足客戶的需求。
還有一次,加延協助的一個項目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大貨交付延遲,客戶大發雷霆,要求賠償損失。公司領導也對他很失望,認為是他沒有認真跟進訂單,一味的批評指責他。但事實上,是客人反復調整修改設計方案,才導致的工期延遲。加延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也是這一次他產生了獨立出來自己做的想法。他連續幾天加班加點,與供應商和客戶協商解決方案,將損失減到最小。最終,在供應商的配合下,在客戶允許分批出貨的情況下,順利的解決了交貨延期的問題。挽回了客戶的信任,也讓供應商減少了損失。
這次事件之后,他明白了給別人打工,不如給自己打工。于是,在工作之余,他開始嘗試著搞副業。他利用自己在培訓班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在網上搭建了一個咨詢服務平臺,為一些有需要的人提供專業的建業和指導。起初,平臺的訪問量并不高,但他并沒有放棄。他想著怎么優化平臺,提高服務質量,通過哪些渠道進行推廣?漸漸地,入住平臺的專業人士越來越多,訪問量也上去了,平臺的知名度也提高了,用戶也越來越多。
隨著副業的逐步穩定,加延的收入也有了顯著的增加。于是他從原來的公司體面的離開,在創業的道路上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雖然,平臺如今火了,但他并沒有因此驕傲自滿,反而更加努力地學習研究。他知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只有自身過硬,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創業的道路也是充滿了艱辛。首先,加延他需要資金,可他出生在農村,母親是個農人,守著家中的一畝三分田;父親是個農民工,哪兒有活需要人就去哪兒做工。連他上大學的生活費都是靠自己兼職賺的。為了籌集資金,他四處奔波,找人拉投資,問銀行貸款。技術、人才,也都是巨大的挑戰。技術方面,他不斷學習深耕,苦心鉆研,也請教業內大佬。招賢納士更是困難重重,人才是不少,但卻總也找不到理念相同的人才。有的,求職者雖然又著豐富的經驗,但要價太高;有的求職者雖然薪資要求不高,但又能力不足;還有的求助者經驗還行,薪資要求也能接受,但就是理念相悖。加延覺得平臺應該以方便服務用戶為宗旨,而不是把平臺搞得花里胡哨的,有意引導用戶進行所謂的“知識付費”。平臺創立之初,只是想給各行業精英和入行小白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業內大佬閑時能賺個打賞,入行小白也能少走些彎路。
就在加延感到失望的時候,一個年輕人走進了他的工作室,背著個雙肩包,穿著格子襯衫,一看就是知道是剛從學校畢業的小伙子。小伙子,名叫張樺,畢業于一所知名大學,專業知識扎實,思維敏捷,而且對加延的創業項目很感興趣。加延和張樺進行了深入的交流,發現他不僅有才華,還有著和自己相似的夢想和價值觀。加延毫不猶豫地歡迎張樺加入,張樺也沒有辜負加延的期望。他監管維系平臺的運作,讓加延沒有后顧之憂地拉贊助投資開創新項目。
經過幾年的努力,加延的事業蒸蒸日上,越來越多的人從雜志期刊上了解到他,也有更多志同道合者來找他合作。原先租用的小工作室,沒有會議室、沒有會客廳。每次有人要來拜訪,都得去外面租個會議室。于是,加延就找了個中介,要換個大些的辦公區,離市區再近些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