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楊均連攻了田伯光七招,方才被田伯光尋到破綻,一刀劈來,楊均則閃身躲開,同時再度改使點蒼快劍,用手中長劍護住全身要害,防止被田伯光劈中。
楊均面上沒有絲毫異色,繼續重頭開始,這一次使到第九招,方才被田伯光破掉。
而下一輪的時候,楊均已使到了第十一招。
田伯光惱怒不已,心想:“這人竟敢用田某來磨練劍法,實在可惡至極!”當即大喝一聲,舉刀往楊均額頭猛然劈去!
楊均舉劍格擋,將田伯光這一刀擋住,田伯光卻是借助反彈之力彈開刀身,然后又是一刀劈了下來!
刀劍相撞,楊均手中的長劍頓時沉了下去,田伯光則一直使刀下劈,口中喝道:“第三刀!第四刀!第五刀!第.......”
每一刀下去,刀勢都更沉三分,且一刀重過一刀,待到田伯光使到第九刀的時候,楊均只覺得手臂一麻,竟是差點握劍不穩!
好在楊均曾在水中練劍,對于外界的壓力最能適應,可謂是戰力不詳,遇強則強。
楊均當即使出點蒼劍法中的第三十六招“點破云關”,手中長劍猛然從下往上一刺!
那田伯光再想往下硬劈,卻是剛好一劍劈在了楊均的劍尖之上,強橫的劍力直接將田伯光震得倒飛了出去,接連退了三步,方才穩住身形。
田伯光頓時大驚失色,他行走江湖多年,遇到武功高于他的對手也不是沒有,但還是第一次遇到正面把自己的這一招“狂風百斬”給破了去的對手!
而且此人的內力和臂力都明顯要弱于自己,但也正是因此,才讓田伯光更為震驚......
只有楊均知道這是怎么回事,田伯光的臂力和內力都比他高,但實戰并不是光比拼數值就可以的。
田伯光剛才的那幾記豎劈,看似威力一刀比一刀強,實則在田伯光將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刀法上的時候,田伯光的下盤便會變得不如平時穩固。
楊均則突然改使點蒼快劍中威力最強的點破云關和田伯光來了個硬碰硬。
雖然這一招在力道上依舊不如田伯光的單刀下劈,但只要楊均的這股力量能夠壓過田伯光的下盤便可讓田伯光后退,最終形成了田伯光被楊均一劍擊退的假象,當不得真。
田伯光心生忌憚,故意道:“你這劍法倒是不錯,和田某的刀法一樣,都是以快為核心。不過你這劍法練得似乎有些不太對?!?
“是嗎?那你說該怎么練?”楊均面無表情的說完此句話后,忽然猛然向前一沖,再度施展辟邪殘劍,一劍向田伯光刺去:“光說不練假把式,閣下便親自來教教我吧。”
楊均幾步跨到田伯光面前,手中長劍直直刺去,帶起一陣銳利無比的破風聲。
望著楊均充滿威力的一劍,田伯光不閃不避,右手握住單刀往上一頂,直接選擇以硬碰硬。
這一刀看似簡單,實則是田伯光狂風刀法里的厲害殺招,這些年來死在這招上的武林高手不在少數。
哐當!
刀劍相撞的聲音響起,田伯光和楊均皆是紋絲不動,不過此番田伯光在楊均之后出手,卻能和楊均持平,真要論起來,顯然是楊均要稍微遜色一些。
田伯光雖占了上風,心中卻是暗自震驚不已,心想:“怎么可能,此人如此年輕,內功想來也深厚不到哪里去,怎會擋得住我這一刀?”
楊均一劍失利,也不氣餒,而是繼續施展劍法,直刺過去。
田伯光不敢托大,顧不得胡思亂想,當即舉刀迎了上去。
只聽哐哐當當的聲音在山洞中接連響起,刀光劍影映在儀琳潔白無暇的面龐上,儀琳不由得心想:“這兩個人的刀法和劍法都使得好快,只怕我連一招都接不下,就算師傅他老人家在這里,只怕也......”
剛想到這里,儀琳連忙在心中搖頭,將這種“大逆不道”的想法拋之腦后,心想:“師傅她老人家那么厲害,若是使出我沒見過的真本領來,定然是不會輸給他們的!”
就在儀琳在一旁胡思亂想的時候,楊均已以辟邪殘劍疾風驟雨般的往田伯光連攻了一十三招。
田伯光沒想到楊均的劍法竟能快到這種地步,一時間倒是給楊均攻了個手足無措,只得連連后退,一眨眼的功夫,已退到了山洞入口處。
待楊均使到第十四招的時候,田伯光終于回過氣來,心中暗暗驚奇的同時,手中動作亦是不慢,長嘯一聲,猛然揮刀反擊。
田伯光的刀法力道雄渾,速度也快,蓄勢之下一刀全力劈出,楊均的第十四招辟邪殘劍便施展不下去了,只得臨時改用點蒼快劍中的點破云關迎了上去,即便如此,依舊被田伯光這一刀劈得連退了五步方才穩住身形。
田伯光連聲叫道:“古怪!古怪!你這家伙,到底使的是什么怪招式?我算是看出來了,你這家伙攻我和防我的根本不是同一套武功,怎么招式銜接之間竟能如此流暢,毫無氣息阻滯?!”
尋常江湖中人便是練了十套,百套武功,但在臨陣對敵之際,使的往往都是其中威力最大,最得心應手的那套。
若不去追尋更高深,威力更大的武功,便是習練了天底下所有的粗淺武功,練來最多也就強身健體而已。
面對真正的高手時,還是會受限于武學見識,難以對敵。
而且真正厲害的武功都有對應的招式和心法,在施展對應招式的時候,往往都需要運轉相應的心法,方能發揮出武功的真正威力。
切換武功的時候,也得切換對應的心法才行。
這也是尋常江湖中人對敵之時,往往只會使用一套武功的原因。
只因切換心法之時,內息阻滯的剎那,會暴露出極大的破綻,從而被對手給輕易擊敗。
而楊均受惠于忘形論,雖然練了點蒼劍法、段氏劍訣和辟邪殘劍三套武功,實則用的仍是同一套武功。
只是這套武功,會隨著楊均本身武學見識的增長,不斷變化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