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蓮村地偏且小,沒有自己的學堂。眼看著小七年紀不小了,卻斗大的字不識幾個,陳氏夫婦決定把他送到最近的石橋城一個并不出名的微草學堂去讀書。第一天去學堂,小七甭提有多高興了,畢竟石橋城的集市還是挺熱鬧的。自從神侍恒將黑色煞氣清除后,這些年石橋城一直很太平,且似乎更顯靈氣,來往的人也更多。陳氏夫婦駕著牛車,一路不緊不慢地進了石橋城,來到微草學堂,與先生見過禮后,把小七安頓好,便回小蓮村去了。
微草學堂只有二三十個學生,先生姓梅,喜愛種梅、養(yǎng)花,性情溫雅,從不苛責學生,講究以德化人、順其自然。在他的教導(dǎo)下,學生大多學業(yè)有成、品性高潔,當然也不乏不服教化,經(jīng)常惹是生非之人,對于這種學生,梅先生認為他們只是不適合在自己門下修業(yè),當另謀他處,便請家人帶離此處。
小七性情活潑,很快便與同窗們相熟,閑暇之余,常與同窗們游戲、角力,大家很快發(fā)現(xiàn)小七力氣非常人能比,大為贊嘆,梅先生亦看在眼里。但小七的課業(yè)卻不如人意,梅先生所問,常難以應(yīng)答,非不勤奮,然天賦如此,梅先生也不強求,以至小七時有課堂酣睡情形,他竟忍讓過去,好在小七品行端正,梅先生這樣想。
小七的同桌名叫莫雷,家境較為富有,在學堂有幾個小跟班,平日里總愛捉弄同學,課業(yè)也不如意,之所以還沒被梅先生“請家人”,大概是還沒到達梅先生能忍受的極限。記得小七第一天來學堂時,莫雷欺生,和幾個小跟班把小七騙到學堂外偏僻處,要讓小七知道知道他的威風。
“你叫什么名?”莫雷問道。
“小七。”
“你知道我是誰嗎?”
“不知道。”
“他叫莫雷,是我們這個學堂的老大,你以后見到他就得讓開點,快叫一聲老大!”莫雷的一個跟班沖著小七比劃。
沒等小七開口,莫雷接著說:“今天我們第一次認識,你把你身上的錢……”話還未完,小七卻邁步往學堂走。
“我話沒說完呢,你敢走,兄弟們,上!”莫雷一聲令下,幾個小跟班一涌而上,有的抱住小七的腰,有的拖住小七的腳……小七全不在意,就這樣,身上掛著四五個人,輕松大踏步地繼續(xù)往學堂走,這幾人根本拉不住。莫雷在后面看得直發(fā)愣,欲言又止,“這……這……家……伙……是人嗎???”
自此之后,也不知道為啥,莫雷收斂了很多,很少在學堂欺負同學了,(梅先生因此對莫雷的容忍線從山峰降到了山腰)莫雷有事沒事都會找小七問長問短,不知道的還以為莫雷成小七跟班了。
寒來暑往,兩個學業(yè)不佳的人竟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一日,莫雷對小七說:“兄弟,依你我學業(yè)情況來看,想在這方面有所成就怕是艱難,你天生神力,何不入武道,聽說道門四圣之一的莫清一真人近日到我莫氏家族選拔武者,我父親想讓我去試試,你何不隨我一道。”
“言之有理,我且先去請教梅先生。”小七說。
于是小七拜見梅先生,道出原委,梅先生欣然贊同,并去信小蓮村,說明各中原由,告知陳氏夫婦。夫婦二人亦覺可行,便任小七前往武者選拔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