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的風吹過沙丘,不知是哪位風神經過這片沙丘,讓碎沙荒涼的丘地變成了丘陵綠野。
青龍主神放下的生機,造出了無數草木青翠,洪荒大地被一片淡綠色覆蓋。
不知何時,從哪里飛來了鳥兒。
又過百年,這片原野上長起了一顆顆古木,古木遮陽,丘陵之地化作了林原。
小丘下,那一截蛇骨被風吹,被雨打,古木遮陽,受月之陰。
又過百年,那節骨被埋入了泥土中,層層腐葉堆積,大地隆升,它被掩埋得只剩下一小截指甲蓋大小的地方露在了外面。
再過百年,森林里有了鳥有了蟲,有了走獸。
三千智慧者秉承了天地氣運,又造了萬物,一個個都成為了大神通者,都是一族一物種的造化之神。
他們所創造的種族也在逐漸向洪荒大地各處繁衍生息,傳遞著生。
但他們所創造的生靈都是無靈者眾,沒有靈智,不知天地,不知仙神,更不知大道。
那片森林中,那截白骨在某一日被一只狐貍尋找食物時扒拉了出來,經過時日長久的侵蝕白骨已經十分脆弱了。
小狐貍一爪子拍下直接四分五裂了。
有一日,一頭熊經過這里,踩在了白骨上,白骨又碎成了更多塊。
又過了幾十年,這條蛇骨已經碎成了上百塊細小如指甲的骨了。或許再過幾十年它就會碎成粉末,化作天地間的塵土。
一切的一切,都要從這一日開始改變。
森林中,走進了一個美麗的人,祂有著一頭青墨色的秀發,雙目中沒有仙的飄然,祂會低頭,看自己身下的物種。
在祂身后,是一條長長的蛇尾,蛇尾上有著十萬鱗,每一塊鱗片上都銘刻著一個物種。
祂穿過森林,百獸視而不見,仿若祂與百獸在不同的時空中行走。
直到祂看到了一片零碎的白石,目中流轉,看清了這是條蛇骨。
祂嘆了口氣,拂手,碎石般的蛇骨飛起,漂浮在空中,一共二百零六骨。
這骨得了祂的一口嘆息,骨質如雪,陰氣頓生。
白骨在空中起伏飄動,祂忽然想到了什么,心念一動,二百零六塊骨如同石子堆成一片云。
然后又壘成了一棵樹,再然后拼成了一條蛇。
祂眼中神光閃爍,二百零六骨被埋入土中。
然后祂又繼續啟程,祂想走過洪荒大地,觀眾生,看著懵懂無知的生靈,祂只覺得有種死寂。
當三千智慧者都在爭取修道,向著那圣人境超脫而去時,祂在行走洪荒,用自己的鱗記下了一個個種族。
祂是造化之神,哪怕經歷了兩次大劫隕落,仍舊有著造化權柄。
祂看到了眾大能的造化,但那些并不是造化,只是生。
只是捏了個樣式,再賦予生機,就成了活物。
和造化沾不上邊。
祂一路走過山河大地,用人身蛇尾在天地間留下了無數痕跡,祂的足跡從東走到西,從北走到南,又從西南走向東方大海。
在祂的身后,蛇尾劃過大地,留下了兩條長長的印,神的氣息千年不散,風雨匯聚,大地變遷,這里匯聚出了水。
祂走的的沙地,變成了大河。
祂走過的泥澤,變成了長江。
直到祂再次回了東方大地,來到了崆峒山前,翻身而過,看到了陰冥。
造化之神翻過山,驚動了陰山。
陰山如今已是冥神,在冥之內無所不能及,與圣比肩。
他攔住了造化之神,道:“你是陽界之神,不可入陰冥。”
造化之神卻道:“我走完了生,還未經歷死。
我行造化,造化的不是一族,一物,一界,而是天地。
陽間的天地,陰間的天地。
皇天不阻,后土不攔。”
當祂說出這話時,陰山猶豫了下,道:“那便請造化陰冥。”
造化之神走入了陰間,感受著死。
祂一路走去,牛頭馬面好奇的打量著,一只只烏鴉們好奇的收起翅膀觀望著祂。
一個個鬼修有的對祂惡言相向,有的熱情指路,祂一直都溫柔的對待。
祂從未出過手,沒有誰知道祂的實力,但卻能行走陰陽,安然無恙,故而更多的人與神都更加忌憚。
造化之神走過了十王之地,祂來到了黃泉,走過忘川,河畔,三千曼陀羅和曼珠沙華為祂綻放搖曳。
祂走過了奈何橋,看見了六道輪回。
輪回的光陰照耀下,祂感受到了生機的流逝,感知到了死。
祂的軀體內,生在消,死在漲。
生死陰陽的界限在祂體內被打破,祂的容顏不再美麗,祂的青絲化作霜發,祂光澤柔和的肌膚化作了干癟的皺紋,祂在一步步走向死。
造化之神呆了三千年,觀了六道輪回三千年,在祂身上的死濃郁到了極致。
“我會死嗎?”
沒人回答祂。
造化之神想起了自己見過的十萬種族,想到了陽間的生,還有陰冥的萬千魂魄。
或許是某只蝴蝶煽動了翅膀,也或許是那二百零六塊骨動了一下。
這位造化之神猛然醒悟,祂領悟到了生死與造化,生非生,死非死。
生為陽,死為陰,生死只是一種存在的變化。
物在陽界應有生命,物在陰界當有死命。
祂要造化的不只是生命,還有死命!
祂沒有宣告天地,只是毅然斬下了自己的蛇尾,血流忘川,造化引入,半條忘川河成為了三途水。
六道輪回震動,因為陰界有了造化。
天道震動,因為陽界在陰界也有了造化。
祂的蛇尾在六道輪回中化作一道身影走出,補全六道輪回陰冥之界。
祂的人身在上升,回歸了洪荒。
陰界六道輪回的奈何橋上,多出了個老婆婆,慈眉善目。
陽界不周山上,多了個女子,悲憫眾生。
天道鴻鈞不由動容,陰界冥神十王不由敬佩。
這位造化之神以身軀連通了陰陽兩界,造化了宇宙萬物。
陰界與陽界,本是對立。
從此,因祂而生。
陰陽相克,又相生。
奈何橋上,那個婆婆笑著對一個個幽靈道:“喝了三途水,便入往生道。”
一個個渴望陽界的幽靈涌上奈何橋,橋頭處老婆婆拿起一塊鱗,舀起了三途水,一個個幽靈喝過便踏上奈何橋,投身入了六道輪回。
三途水中有造化之神的神力,可洗去前塵往事,造化了一具具魂體為無垢無穢之境,才能投入六道輪回轉生。
洪荒大地之上,造化之神拈起不周土,接過兩河水,以水合泥,捏土造物。
祂為造的生靈捏了二百零六骨,生前為血肉,死后為白骨。是承接陰陽魂體的引子,無骨而不活。
祂造了三千泥人,又取下不周山上的葫蘆藤,卷落泥點,藤蔓所揮之處盡成人形,一直綿延到洪荒大地各處,才停歇下來。
祂笑道:“我以盤古為形,造爾一族,稱之為人。人之一族,造化陰陽,均六道輪回,為天地第一有靈智之族,生來即感道,死后即知神。”
祂創造的種族,皆以陰界六道輪回往生之靈為魂,因而有智。
祂再次開口道:“我以人為陰陽之助,引六道輪回陰靈往生,凡六道之內皆可誕生有靈智慧。
天有天道,地有地靈,人有魂靈,三道合一,方才是洪荒大世,造化萬物,宇宙之本。”
鴻鈞震動,天道降落萬千紫霄神雷滾滾而下,造化之神笑而迎天,緩緩道:“吾位格已全,為造化主神。天道之內,造化不可缺。
造化若缺,陰陽相克不再相生,太極宇宙已非太極。”
漫天紫霄神雷停滯,造化主神回落鳳棲山上陷入沉睡,有鳳來儀,九彩為色,化作漫天霓虹為被,護其之身。
造化主神斬身而補陰陽,以神而開智慧,陰陽兩界,天地眾生,幽冥陰魂,皆感其恩,尊為媧。
鴻鈞皺眉,看著鳳棲山上九彩之色,心中感覺越來越不對勁。
地道輪回脫離掌控已經是萬不可想之事,如今造化不再是造化洪荒,而是造化陰陽,更是雪上加霜。
五方神憑借鎮壓穩固天地有混元之力也算是合理,否則沒有混元如何穩得住洪荒?
死祖乃是宇宙的四大祖神,能創陰間并不會覺得有什么。因為若其權柄完全,就是能代替盤古開天的存在。所以有混元之上的實力也沒人質疑。
但如今,本該是他紫霄宮中三千客的造化之神竟然也有了混元之上天道都不能拿之的位格與實力,實在有些出乎意料。
如此一來,兩千多元會后,只怕來他這紫霄宮中的人會少了許多。
鴻鈞閉上雙目沉下心神,如今沒有陸壓抽取他的生機了,反而眉頭皺的更緊了。
洪荒人族創造出來,與其他大能創造的種族共同生活在一起,由于兩河之地留有媧祖大神的痕跡,所以人族多居住在這片區域。
他們雖然有了智慧,卻也沒有了超凡的力量,一切只能從物的本能生存。
造化主神傷勢雖重陷入沉睡,但祂仍舊顯化出一縷意志,以不周之土凝聚人身蛇尾神相,教導人族創造。
其中教了有燧人氏、有巢氏、緇衣氏三部各一造化,從此人族有了火、巢、衣,進入文明時代。
而在此時,那片森林里,二百零六塊骨,終于再次匯聚到了一起。
這一次可不是別人的幫助,而是這白骨的自我意志。
當泥土中的白骨拼合到一起時,骨中產生了一道意識。
“我,還存在嗎?”
這意識混混沌沌,直到地下的陰冥氣受地脈變動讓白骨沾染了一絲地陰之氣,他才清醒過來。
“我…還存在,宇宙之內!”
這意識在用靈魂低喃,他遲鈍里許久,才又想起來。
“我,是叫白熙的!”
“我,是死…是那個存在!”
這白骨意識逐漸清醒,他知道自己是個什么東西后,就不再去想了。
否則,能引動什么,鬼才知道。
白熙躺在泥土里很安詳,只有每到月色照亮山林時他會用手扒開泥土,吸收月華。
沒錯,他有身軀了。
這一次仍舊還是白骨,只不過是條蛇骨,碎成了二百零六塊。
他用意念控制著白骨,組成了“大”字形狀,也算是個白骨人了。
白熙有很多東西不能想,因為他知道那些至上的主神,乃至祖神何等恐怖。
所以,他就很無聊了。整日里躺在泥土里睡覺,夜里爬起來曬月亮。
白熙很多東西都不能想,至少在大羅之前是不能的。只有大羅真靈才能不會被感知,才能想在腦袋里罵誰咒誰都可以隨便發泄。
至于底下的眾生,就算罵了,那些存在也不會對螻蟻生出一絲興趣。但更可能是,底下的眾生螻蟻連祂們的存在都不知道。
白熙可不敢想那些,混沌外的要是察覺到了絕對是寧可錯殺億萬,也不可放過半個。
他在泥巴里睡覺,一日一日的擺爛躺平,每日都會有很多獸從它的身上走過。
有時候身子還會被某些巨獸踩散了,他一覺醒來會發現自己的身體缺東少西的。
好在自己這二百零六塊骨頭已經不是凡物,尋常外力根本不能摧毀。
否則他不敢想自己的身體變成一灘骨粉,自己還能不能存在?
他沒試過,但不想試。
白熙沒什么別的想法,就慢慢的修到大羅再說其他的打算吧。
對于尋常生靈而言,大羅或許是無法仰望的存在,但對他而言并不是什么難事。
即便只是一具骨。
他不用什么道經,什么修行密法,什么神通法訣,因為那是生靈無法感知無法承受天地之力,才會依靠媒介來修煉、施法。
白熙即便只剩下意識,哪怕一絲一縷,哪怕沒有權柄了,仍舊是極為恐怖的存在。
日子就這么一天天的過去了,直到有一日他聽到了東邊傳來一道浩大的天地宣言。
“吾為東陽之木,今得道祖允諾,執少陽木寶扶桑神樹,領天下男仙,天書名冊。”
“吾為西昆侖風澤兌氣之神,今執素色云界旗,掌王母金冊,領天下女仙。”
“凡成就天仙果位女仙者,青鳥引路,仙階登昆侖。”
“凡成就天仙果位男仙者,扶桑枝引,踏虹登蓬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