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貴妃犯了不可原諒的錯,皇帝還是給她辦了一場高規格的下葬儀式,可見她在皇帝心中的地位。當年的我只是草席裹尸入土,兩者相比可見一斑。
我以未央宮需要驅邪為由,喚了帝師來,詢問了最近皇帝服用的丹藥以及身體狀況。帝師倒也不隱瞞,事無巨細都和盤托出。
我把自己要做的事情透露給帝師,他倒是沒有預料中那么驚訝,只是淡淡說了一句:“娘娘可知弒君是死罪?”
我挑了挑眉,未做回答。
他起身往外走,就在他快要跨出門檻的時候,我開了口:“帝師且慢。”
“今日本宮既已提出,必定也料想到了后果,帝師可以現在就去高發,請圣上賜本宮死罪,本宮無話可說,只能怪自己識錯了人。”
帝師重新跨進門來,我知道賭對了。
“敢問娘娘,需要貧道怎么做?”
“帝師什么都不用做,給生長把脈時候保持靜默即可。”
皇帝因貴妃之死已久臥病榻,我每天會去伺候服用湯藥,帝師每日需給皇上診脈,憑他的藝術不可能診斷不出脈相異常,那么只要他再給我點時間,我便大仇得報。
蠢皇帝過于高估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地位,以為人人都仰仗他,人人都會盡心服侍他,豈不知有人盼他早日飛升呢。
在我精心伺候皇帝兩個月后,他終于口不能言,肢不能動了,我一邊哭哭戚戚,也早已買通皇帝身邊得力宦官高公公,只消一個眼神,高公公便小聲提醒:“皇上,立儲之事需要盡早確定啊?”
皇帝剛開始都不做聲,看來還是舍不得這個皇帝之為,在帝師確認無法治愈以及高公公的再三追問下,終于點了點了點頭。
在我的操作下,最終決定立年僅7歲的陳美人之子為太子,在那個年代,母憑子死,陳美人對于兒子有望繼承大統很欣慰,對我千般感謝萬般感恩之后用一尺白綾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用娘家以及這幾年培養的朝中勢力,逐漸豐滿了太子的羽翼,皇帝的就當基本都已被掃除。
一個大雨滂沱的夜晚,皇帝在得知一切真相后含恨而終。
因新帝年幼,我自然成了權勢遮天的臨朝聽政的太后。我坐在幕簾后,看著齊齊下跪的朝臣,往事一幕幕出現在頭腦里,從受盡萬般寵愛的重臣之女到王妃,再到那至尊的皇后,最后被一碗鴆酒賜死。后僥幸重生,直至完成這漫漫復仇之路。
那些戕害我的人都已入了土,我已厭倦了這世間的爾虞我詐,勾心斗角,在給年幼皇帝選好輔政大臣后,我選擇在黃家廟中出了家。一輩子青燈古佛相伴,替家人祈福。上輩子他們因我蒙冤而死,我要讓他們安安穩穩地過完這輩子。
出嫁之前我已安頓好了一切,我把香竹嫁給了京城中的書香世家,她這輩子該是可以無憂無慮地過了,齊侍衛升職到大內統領,憑他的能力定能平步青云,扶搖直上。還有那位帝師,我曾與他有過一次談話,詢問他愿意一起保守秘密的原因,他并未作答。我問他是愿意做個太醫還是回到觀中,他選擇了后者。
至此,大仇得報,一切都已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