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兩只蝴蝶
- 華娛:重生了誰還混好萊塢
- 微辣皮皮蝦
- 2411字
- 2024-08-02 18:05:25
在強大宣傳攻勢下,《老鼠愛大米》迅速成為現象級神曲。
大街小巷、商場超市、咖啡店酒吧,到處都能聽到這首歌:
“我聽見你的聲音”
“有種特別的感覺”
“讓我不斷想”
“......”
“我愛你愛著你”
“就像老鼠愛大米”
“不管有多少風雨”
“我都會依然陪著你......”
《老鼠愛大米》以最快的速度火了!
黃博商演不斷。
多年抑郁不得志,瞬間消散的一干二凈!
把菱花和曾義羨慕的不行。
交個朋友公司的歌手藝人,如今就鳳凰傳奇沒火了。
好在已經成功報名青歌賽,《月亮之上》也錄制了出來。
接下來就是備戰比賽了!
菱花和曾義私底下相互打氣,一定要奮勇直追!
不能丟臉!
《老鼠愛大米》的成功只是開始。
按照李吉的規劃,黃博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網絡神曲。
借著彩鈴的東風,多多撈錢!
如今互聯網越發成熟,越來越多的草根歌手選擇在互聯網發歌。
有個叫唐磊的受到黃博啟發,就把新歌《丁香花》上傳到網絡,引起不小轟動。
還有個叫黑龍的,一首《回心轉意》開始走紅網絡。
就連說唱歌曲《大學自習室》也火了!
如今是最好的時代!
沒人監管的互聯網包羅萬象,百花齊放,野蠻生長!
......
交個朋友公司總部。
黃博在沙發上坐立難安,眼神中透出期待和緊張。
周圍空氣彌漫著咖啡的香味,混合著細微的紙張沙沙聲。
面前電腦屏幕上顯示著《老鼠愛大米》的彩鈴下載統計圖。
數字每時每刻都在不斷攀升,像火箭一樣沖破天際!
這首歌不僅讓黃博被冠以“彩鈴歌手之王”的美譽,也給交個朋友帶來巨大經濟效益。
“黃博,《老鼠愛大米》的表現太出色了!”
看完數據的李吉很高興。
這兩天李吉的笑容就沒停過:
“我非常看好《老鼠愛大米》的后續潛力。”
“我想好了,趁著你現在火爆,立即安排新歌!”
黃博聞言大喜:“也是您創作的歌曲嗎?”
李吉點頭:
“沒錯,歌曲已經寫好了。”
“謝謝老板栽培!”
黃博趕緊呲著牙奉上不要錢的馬屁。
李吉擺擺手:
“不要見外。”
“咱們是朋友啊!”
“當然,你自己的努力更重要,公司的支持和包裝只是錦上添花!”
先是張良穎,再是黃博。
如今,交個朋友算是有了兩個穩賺不賠的臺柱子!
接下來還有一個更猛的鳳凰傳奇!
歌手這一塊,算是穩了!
李吉抿了口咖啡,轉身從一旁文件袋中取出新歌樂譜:
“這是給你準備的新歌,看看喜歡嗎?”
黃博趕緊雙手接過,看了眼歌名:
《兩只蝴蝶》。
只看歌名就知道依然是網絡歌曲路線。
黃博才不管這個,能紅就行!
黃博先是仔細看了遍詞曲,然后試著小聲哼唱:
“親愛的你慢慢飛”
“小心前面帶刺的玫瑰”
“親愛的你張張嘴”
“風中花香會讓你沉醉......”
不同于粗狂的《老鼠愛大米》,《兩只蝴蝶》是一首典型的凄美愛情歌曲。
純情的歌詞描述出一對深愛的戀人。
黃博很喜歡“等到秋風起,秋夜落成堆,能陪你一起枯萎也無悔”這句歌詞。
最讓黃博意外的是,背面還有一個粵語版本。
“老板,粵語也是我來唱嗎?”
黃博忍不住發問。
李吉笑道:“那你會粵語嗎?”
“老板,你別小瞧人,我當初在廣州混的時候,早就學會粵語了!”
黃博這話倒是不假。
大概是九幾年,他南下廣州時,曾和沙寶亮在酒吧駐唱時相識。
沙寶亮在“卡薩布蘭卡”酒吧,黃渤則在“大富豪”酒吧。
就是那段時間,黃渤學會了粵語。
還曾組過一個樂隊。
為了模仿香江樂隊并提高演出費用,黃博被老板要求在平時就用粵語交流。
雖然后來樂隊失敗了,但黃博的粵語水平倒是沒忘。
“那好啊,你試著唱唱我聽聽。”
黃博張口就來:
“親愛的你想飛嗎”
“別要只管找美麗晚霞”
“親愛的你開心嗎”
“萬里花香使你自醉嗎”
“跟我飛放心好嗎”
“越過山丘可到達愛河......”
李吉一聽,嘿,還真有模有樣!
“行,那這兩個版本都你來吧!好好練習!”
黃博拍著胸脯保證:
“老板您就瞧好吧!”
“我爭取最快的時間讓這首歌上線!”
“相信它會像《老鼠愛大米》一樣受到大家喜愛。”
“不,會比《老鼠愛大米》更火!”
黃博信心十足。
李吉呵呵一笑:“那就加油吧,我看好你!”
“必須滴!”
接下來幾天。
黃博除了必要的商演外,所有時間都投入到新歌練習中。
《兩只蝴蝶》的演唱難度并不高。
黃博很快就能熟練掌握。
李吉找來專業團隊,制作好歌曲伴奏和MV。
為了確保質量,李吉特意從《殺死比爾》劇組趕回來,親自把關。
每一個音符、每一個畫面都力求完美。
終于,半個月后,《兩只蝴蝶》如期發布。
因為有《老鼠愛大米》的底子在,歌曲一上線就引起廣泛關注和討論。
人們很快就被這首歌深情的旋律和歌詞打動,紛紛下載。
彩鈴下載量持續飆升。
交個朋友收益再創新高!
黃博“彩鈴歌手之王”的美譽更加穩固。
......
在黃博新歌爆火的時候。
李吉返回北影廠,帶著被袁八爺訓練好的劉玉玲,王保強,twins一行人繼續拍攝《殺死比爾》。
這段時間,拍的重頭戲是電影中的東京室內戲份。
北影廠雖有過跟《獅王爭霸》到《臥虎藏龍》等動作片的承制經驗。
但那是跟香江團隊合作。
和好萊塢工作人員如此大規模合拍還是第一次。
此時,北影廠的中方人員無論是技術、經驗都跟老外有些差距。
好在有李吉在中間協調。
不僅拍攝很順利,還學到了不少西方先進經驗。
“咱們雖然拍過不少動作片,可這次和好萊塢合作,規模之大前所未有。”
北影廠的執行副導演眼神中既有期待也有不安。
“是啊,技術、經驗,哪哪都是挑戰。”
一旁的老攝影師嘆了口氣。
手指輕輕摩挲著那臺陪伴他多年的攝影機。
李吉不是第一次聽到兩人擔憂了,笑道:
“別擔心,有我在。”
“北影廠雖然起步晚,但學習效率高。”
“趁著這次機會,咱們要讓老外看看中國電影人的本事兒。”
“李導說得對,都是兩個肩膀扛一個腦袋,誰怕誰啊!”
“論動作戲,咱們是好萊塢的祖宗!”
“哈哈哈哈!”
拍攝現場,李吉的身影格外活躍。
因為是合拍片,需要多方協調。
李吉不能像其他導演那樣固守監視器前,而是要緊跟攝影機走位。
“這里,光線再調高一點,要捕捉到演員每一個細微的表情變化。”
“那里,千葉老師,你的動作要再慢一些!對手演員接不住!”
“八爺,你去給劉家輝老師再設計一套動作,剛才的動作還是太散漫了。”
“阿姣,注意你的表情!不要笑,記住你殺手的身份!”
李吉忙前忙后。
有時候還邊說邊比劃,以確保每一個環節都在他的掌握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