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精明的楊老板
書名: 華娛:重生了誰還混好萊塢作者名: 微辣皮皮蝦本章字?jǐn)?shù): 2494字更新時間: 2024-07-25 16:26:55
李吉與陳攝影師并肩踏入英皇總部大樓。
高聳的玻璃幕墻映射著午后陽光,閃閃發(fā)亮。
電梯門緩緩合上,將外界喧囂隔絕,只留下兩人輕松的交談聲。
雖然是初次見面,兩人卻相見甚歡。
除了聊共同的愛好攝影外。
李吉更關(guān)心的是電影《千機變》,以及英皇老板楊守城。
“冠西,我一直納悶,《千機變》怎么會是由哥倫比亞公司發(fā)行的?”
李吉笑瞇瞇地拋出話題。
陳攝影師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解釋道: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
“因為英皇自個兒沒有制片公司,為了讓旗下歌手能在電影界露臉,老板就想著跟那些大片商合作。”
“早些年是跟港片大佬嘉禾,這兩年則轉(zhuǎn)向哥倫比亞,走的是國際范兒。”
“哦?”
李吉眉頭一挑,興趣更濃:
“沒自己的制片公司,會受制于人吧?”
“楊老板家底厚實,怎么沒想著自己搞一個制片公司?”
李吉想多打聽一些英皇的內(nèi)幕信息,好為接下來的談判打基礎(chǔ)。
陳攝影師性情開朗,加之這些話題并不算機密。
如果李吉去找資深娛樂八卦小報也能打聽到,便毫無保留地給李吉解惑:
“其實啊,老板在2001年就琢磨這事兒,還拉了隊伍,成立英皇多媒體集團,也就是英皇電影的前身。”
“本想著一出手就打響名號,結(jié)果,早期那幾部片子,市場反應(yīng)平平,跟扔水里一石子兒似的,漣漪都沒幾個。”
“直到今年的《千機變》,英皇的名頭才算在港片圈里響亮起來。”
“這是為什么啊?”
李吉測過身子笑著打聽。
“還不是因為龍叔嘛!”
陳攝影師笑得見牙不見眼:
“龍叔一出,誰與爭鋒?他的號召力,有目共睹。”
“而且啊,《千機變》的誕生,龍叔可是關(guān)鍵原因。”
電梯門“叮”的一聲打開,兩人步入走廊。
陳攝影師一邊引著李吉朝前走,一邊繼續(xù)娓娓道來:
“記得01年那會兒,嘉禾給龍叔拍了《特務(wù)迷城》,結(jié)果預(yù)算超支,愣是燒掉了1億7千萬,成了嘉禾有史以來投資最貴的電影。”
“因為這事兒,嘉禾和龍叔之間可沒少鬧別扭。”
“之前《奇跡》、《飛鷹計劃》也都因為超支,讓龍叔先后失去了導(dǎo)演,策劃的自主權(quán)。”
“到了《特務(wù)迷城》,又是一場超支風(fēng)波,龍叔和嘉禾的關(guān)系更緊張了。”
“這時候,咱們英皇的老板楊守城先生,看準(zhǔn)時機,向龍叔拋出橄欖枝。”
李吉聽得入神:
“原來如此,那嘉禾那邊,怎么就沒想著留住程龍?”
“哎,說來話長。”
陳攝影師嘆了口氣:
“2000年,電子巨頭acer鴻基成了嘉禾大股東,鄒文懷先生的話語權(quán)就沒了。”
“他以前可是嘉禾的定海神針,有他協(xié)調(diào),龍叔和嘉禾的矛盾都能化解。”
“但他一走,就沒人能留住龍叔了。”
“《特務(wù)迷城》之后,龍叔轉(zhuǎn)投英皇。”
“楊老板為了留住龍叔這個招牌,下了血本的。”
陳攝影師見走廊里沒人,壓低聲音,透露道:
“龍叔喜歡大制作,楊老板就砸了3個億拍《飛龍再生》。”
“可楊老板是生意人,講究投資回報,于是利用龍叔的影響力,提拔自己公司藝人。”
“像《飛龍再生》里,就有咱們英皇的謝廚子、還有我,去客串了幾把。”
“拍《飛龍再生》的同時,楊老板還特地拿出5000萬,給我、阿姣、阿Sa拍了《千機變》,又讓龍叔來客串,就是想借龍叔的影響力,給我們這些新人拉拉票房。”
李吉聽完,心中豁然開朗:
“楊老板這是買了個活招牌啊!”
“這一步走得確實高明,有了程龍,海外票房就不愁了。”
李吉心中暗贊:
楊老板的膽識和眼光,確實非同一般。
能在商海中捕捉到這樣的機遇,實屬精明。
接下來說什么也要見見楊老板,談?wù)劇稓⑺辣葼枴返呐臄z計劃!
以楊老板的精明和眼光,肯定愿意跟好萊塢聯(lián)合拍片。
除了投資,還要從英皇拉幾個演員出演。
李吉心中有了計較,笑道:
“楊老板這一步棋,走得真是精妙。”
“既拉攏了程龍,又順勢推了自己的藝人,一舉兩得。”
“這背后的商業(yè)邏輯,可不簡單啊。”
陳攝影師也是深有同感:
“沒錯,楊老板做生意,向來都是眼光獨到,出手不凡。”
“他知道龍叔在海外的影響力,所以不惜重金也要把龍叔請來,就是為了打開國際市場。”
“就跟請李導(dǎo)您來一樣,看中的是《God is A Girl》的海外影響力。”
李吉嘴角掛著一抹笑意:
“海外市場是塊大蛋糕,都想分一杯羹。”
“說起來,《千機變》的海外市場票房很不錯嘛。”
“還順帶捧紅了那么多藝人,楊老板這生意做得,真讓人眼紅啊。”
陳攝影師嘴角勾起一抹略顯尷尬的笑容,壓低聲音道:
“不瞞您說。”
“別看香江票房快逼近3000萬了,但這部電影成本就高達(dá)5000萬呢。”
“要不是龍叔在海外有著超強票房號召力,說不定老板這次真要虧本了。”
李吉點點頭,深知這話倒是不假。
這幾年,香江票房市場一直不景氣。
本地票房能占到投資的三成就已經(jīng)算是不錯的成績了。
電影主要靠內(nèi)地、海外和DVD版權(quán)來回本。
不過,《千機變》在本土就收回一半成本,足以說明這部電影的潛力。
“這也跟導(dǎo)演有很大關(guān)系。”
李吉若有所思地分析。
陳攝影師點點頭,解釋道:
“林超賢導(dǎo)演在1998年與師傅陳嘉上合作導(dǎo)演的《野獸刑警》中,就展示了他個人風(fēng)格化的處理手法,還因此拿下了金像獎最佳導(dǎo)演獎杯。”
“老板看中了他,認(rèn)為把導(dǎo)演大權(quán)交給這位嶄露頭角的年輕導(dǎo)演,能為《千機變》帶來更新鮮的元素。”
“哎呦,楊老板這么相信一個新人導(dǎo)演?”
李吉有些意外。
如果楊老板愿意啟用新人導(dǎo)演,李吉覺得自己的勝算又增加一成。
陳攝影師頓了頓,繼續(xù)道:
“2000年,林導(dǎo)只用了400萬港元預(yù)算,就拍出了他導(dǎo)演生涯中最具黑色幽默的電影《江湖告急》。”
“那時候,整個香江只有兩部電影在開拍,《江湖告急》就是其中之一。”
“梁家輝、吳君如等一眾主演都以極低的片酬出演。”
“工作人員也是能幫就幫,大環(huán)境的消極程度真的不容樂觀。”
李吉點點頭:“那時候的香江電影行業(yè)真的很難熬。”
陳攝影師正色道:“但林導(dǎo)挺過來了。”
“《千機變》上映后,林導(dǎo)還動情的說,自己能在這個世道下不讓老板虧本,就是最好的結(jié)果了。”
“老板聽后很是感動。”
李吉笑著分析:
“《千機變》這部電影啊,完完全全就是一個商業(yè)片。”
“又有那么多明星加盟,觀眾喜歡看是自然的。”
陳攝影師領(lǐng)著李吉上樓,笑道:
“您說的是呢,《千機變》的豪華明星陣容在影市低迷時代,變成吸引觀眾入場的救命稻草。”
李吉突然站住腳,想到另一個可能性:
“各路大咖加盟,主角確是兩個小女生?”
“冠西,楊老板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捧紅Twins吧?”
陳攝影師腳步也停了下,笑了笑沒說話。
李吉從他的反應(yīng)知道,自己猜對了。
看來,想說通英皇楊老板,還得要從這個少女組合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