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十方大劫栽桃花
書名: 道君:從萬劫金書開始作者名: 大演真人本章字數: 2259字更新時間: 2024-09-19 23:37:53
薛問水轉而說道:“此番我來,乃是為了兩件事兒。”
“一件便是這宣王陵之中的那座玄疑鼎而來,我師推算天機,此鼎經過數萬年溫養,如今已經是靈寶一流,有鎮壓洞天之能。”
“因是之故,法渡宗的那位老禿驢,也到了此間,隱于幕后,撮弄正陽山等門戶,出面跟中岳派相爭,翌日好拿來攻打你太岳劍派山門。”
“法渡宗礙于本門,不會直接下場出手。”
陳玄觀不解的問道:“屠魔師太為人,似乎不是鬼鬼祟祟,幕后弄事之輩。”
陳永嘉此時瞧見兩人已經過了師徒緣法的那一場,為了找補,連忙上到前來,說道。
“屠魔師太一顆禪心純粹,天下皆知。此等人心算計,法渡宗自然不會由他來。”
“如今在幕后主持圍攻太岳山的那位,乃是法渡宗本山的大癡和尚。”
薛問水拿出來三枚法符,說道:“欲壞這禿驢的算計,還要小友出力。”
“此乃我師親制的三枚掩天符,你佩戴在身,百日之內,想來中土之上,應無人可以勘破你的根腳。”
陳玄觀聞言愕然,轉念一想卻也理會得,必是那位玉臺劍宗的掌教天尊李忘云,已經臻至純陽一流,以中土十九大派最頂尖的各位八境仙魔,卻是勘破不得。
陳玄觀正欲張口發問,薛問水卻擺了擺手,笑道:“天機不可泄露,小友自往西北去,機緣自現。”
陳玄觀沉默的接過了薛問水的三枚法符,心頭卻沉甸甸的。
一種被巨擎隱隱提線,淪為木偶棋子的感覺,尤為強烈。
他本想就此從命,但心頭一股不甘不屈不愿的念頭,卻忽然沖上心境。
那是來自劍道秘景深處的鋒芒,那是百煉不折的無上劍意。
陳玄觀本也知道,魯莽而為,可能會壞了薛問水對他的青睞,甚至可能連累太岳劍派上下。
“若是我就此從命,怕是有礙劍心!”
“我本不過是個愚鈍的修真朽材,幾百年的道行灌下去,本身境界連煉炁都沒有圓滿。”
“若無萬劫金書襄助,我什么也不是!”
“而想要破劫渡難,賺得劫賞道行,沒了這一身劍道功底,如何能成?卻是屈不得,折不得,當保道意清明,劍心不染外塵!”
陳玄觀一念至此,沉凝片刻,忽地問道:“我這些日子以來,常聞本派這一場難關,乃是玉臺劍宗跟法渡宗的‘氣運之爭’,不知薛師叔可否解惑。”
說完,陳玄觀一頭抬起,他的眼光之上,明亮通透,好像看向的不是五教之下第一宗門的當代天驕,而是一個尋常白衣貴公子。
薛問水微微啞然,他雖然只修行數十年,然而依了他深厚的根腳,在劍道秘景之上的深奧修為,已是習慣了眾生聽他調派,奉行無二的作派。
還是頭一次,有人竟爾在他面前盤根究底。
薛問水亦沉凝不語,看向陳玄觀,兩人四目相交,隱隱之間,劍意交錯。
忽而,薛問水一拍手,笑道:“少掌教,少掌教!”
說罷,薛問水看了一眼陳永嘉。
陳永嘉立時會意,他知薛問水似有怒意,當下眼觀鼻,鼻觀心的說道。
“天下氣運分而時運、劫運。時運乃定數,我五教七宗據有六洲,多而無用,只是拿來推演天機、溫養洞天罷了。”
“中土時運則為爾十九大派跟寧朝共分。”
“劫運本無定數,乃感天地宇宙之機,乃發小殺劫、大殺劫、亂古大劫以及十方大劫。”
“三百年后寧朝鼎革劫起,本不過尋常爭小殺劫而已,于本門無補。”
“然而適逢天外群魔造次,群邪下降,宇內因此魔氛漸囂,內外劫數合一,再加上九霄之下,劫海異動,以及那一位分身乏術。”
“這三重天機之下,竟爾化成了百萬年難得一遇的‘十方大劫’。”
陳玄觀聽在耳朵,似懂非懂,這些東西在玄門通識之中,一概無有,卻是他頭一次聽聞。
而這也難怪,這劫數之說,便是最下一等的小殺劫,也是數千年、萬年一場。
莫說陳玄觀本身不過是個區區煉炁小輩兒。
便是玄持天許多七境仙魔,終其一生,也未必能會上一場小殺劫。
而大殺劫,則事涉王朝鼎革、等閑也要二三萬年才有一場。
薛問水卻忽在此時接話,說道:“十方劫數固然可怖,便是那位宣慶大道君,怕也有墜劫之慮。”
“然則,合道先要化道,化道便須立教,立教便少不得氣數,本門開宗立派數百萬年,雖一直爭劫,可山后劍冢之中的氣運金蓮,卻一直不足萬數。”
“我師推算,非奪得亂古大劫的氣數,方足萬數氣運金蓮,能敷一位合道之用,而十方大劫的氣數若是盡數奪下,則足敷三位所用!”
“因是之故,我宗推局‘傳劍天下’,太岳劍派便是本門在中土的‘傳劍第一處’。而法渡宗也欲爭此十方劫數,推局‘持經普度’。”
“十方劫數雖盛,然而人多一分,我少一分,何況劫數一起,天機混沌,還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插手。”
“因此,我他兩家,便要在太岳劍派一局上,定個勝負。”
“贏家坐莊,輸家退場。”
“太岳劍派難啊......”
“玄觀,你若愿拜我為師,我保你一個道君之位!”
陳玄觀聞言默然,他并不因為薛問水如今只是一位六境法身而有所輕忽其人所言。
然則,他并不為所動,說道。
“薛師叔,自重。”
薛問水、陳永嘉一齊愕然,隨后就見陳玄觀灑然北去。
陳玄觀抱琴而走,他心頭只有一個念頭。
“這十方大劫旁人爭得,我太岳劍派為何爭不得?”
他一念至此,那藏于他身內玄之又玄之處的那頁萬劫金書,忽而一跳。
洛陽城外,桃花小樓的花圃之中。
一位青年道士正自在地里,用藥鋤拋土,細栽桃花。
“相公,如今這洛陽城里來了許多不像正經修道的人物,我有些怕。”一個身材嬌小的嫵媚娘子,忽而走來。
青年道人站起身來,笑道:“此時卻走不得,我有一位小友立了大志向,我得在此扶他一把,免得旁人說他胡吹大氣,看他不慣。”
嬌媚娘子正是洛陽城外牡丹山的掌門晏華仙子,只見她輕輕倒在青年道人的懷里,嬌媚的說道。
“人家只是害怕,又沒說要走。”
“好好好!不怕不怕,我慶宣道人雖無幾分功力,定要護的娘子周全!啊呀,天色不早,你我還是早早歇息,免得招來賊人。”
“嗯!”晏華仙子兩團紅云上了臉頰,任了慶宣道人抱進了樓里。
隨著小樓竹門掩住,忽有一抹金光飛出門縫,只是一轉,就往伏牛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