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秘密》(4)

他是個博愛的人,所以在他的領地上從來都看不到“私人所有,不得擅入”或“擅入必究”的字樣,相反,他在蓮池邊豎起的“這里的蓮花歡迎你”的標語吸引了周圍的鄰居和風塵仆仆的路人。他愿意與別人分享自己的一切,在這個世界里,他感到由衷的快樂。用他自己的話說,這里是他一生中最偉大最成功之處。

這片土地的水源供給原本豐沛,他又總是把水池的進水閥開到最大,這樣不僅在欄邊駐足的牛羊能飲到甘甜的山泉,鄰家的田園亦可受惠。

然而,有一段時間他無暇顧及莊園,便將房子轉租給了另一個人。新房客是個很“實際”的人,他一住進來,就先把連接蓮花池與蓄水池之間的閥門關閉了,之后移走了原主人立起的“這里的蓮花歡迎你”的標語。很快,那原本如天堂一般的牧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蓮花凋謝,池中游魚化為了枯骨,岸邊不再有芬芳的野花,鳥兒不再在此停留,欄外成群的牛羊再也飲不到甘甜的清泉。

這些變化似乎都是在一夜之間發生的,以至于當那些曾在天堂般的蓮花池邊玩耍的孩子面對著伏在池底爛泥上枯萎的花莖時,不由得目瞪口呆。

實際上,造成這一切差別的原因卻十分簡單,僅僅是因為新房客關閉了引水的閥門,阻斷了來自遠山的水流,從而毀壞了生機盎然的蓮池,也剝奪了周圍鄰居與沿途路人的幸福。

在這個故事中,你是否感受到了影響力的神奇力量?當莊園的主人用博愛之心去經營時,這座莊園宛若天堂,新房客的狹隘卻將其變成了地獄,這天堂與地獄的差別,來源于兩個人的不同心志和意念。

蓮池中的蓮花像人類一樣擁有生命,但是它們的生命卻不在自己的掌控中,只有依賴別人替它們打開閥門才能生存,而人不一樣,人類的生命要強勢很多,至少能夠自由地想象未來的生活,能夠自由地選擇外界的信息和能量,能夠自由地掌握自己的思想。莊園的主人和所有人一樣平凡,但是他的心中有一座天堂,他按照自己的愿望經營自己的莊園,贏得了他人的尊重和欣賞。

人的一生只有自己能夠主宰,而決定其人生的最重要因素是頭腦中的想法,因為這些想法都是行動的潛在驅動力,也決定著行動的方向。即使你不是全能的上帝,也不必為自己暫時的無能為力而氣餒,只要你心中有一座天堂,終有一天它會出現在你的面前。

(第四節)愛的秘密

以愛和尊重對待自己

以愛和尊重對待自己,就會吸引愛你、尊重你的人。

——《秘密》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在他人心中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他自己不愛自己,不尊重自己,又怎么能奢求別人的重視?

一個人愛別人是權利,愛自己卻是義務。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要自尊自愛,你希望別人怎么對待你,就要這樣對待自己,這樣才會強化你的思想,將你對人際關系的設想與渴望傳遞出去。如果你對待自己,并沒有像希望別人對待你的那樣,那么你就無法改變事情的現狀。當你熱愛自己時,別人才會從你的自信與熱情中發現你的優點,并因這些優點而熱愛你;當你尊重自己時,別人才會知曉你為人的原則和處世的底線,才會因為你那高貴的人格而尊重你。

你對自己表現出來的態度是一種強而有力的信號,如果你沒有用愛和尊重來對待自己,就相當于是在昭告其他人:我不重要、我沒有價值、我不需要被尊重。這個信號會持續地影響你自己和你身邊的人。當其他人都用傲慢或者漠視的態度對待你時,其實他們的表現只是結果,你的思想才是誘因。

一年冬天,一群饑餓的流亡者來到一個莊園,莊園主拿出自己的食物熱心地接濟他們。

他們顯然已經很多天沒有吃到這么好的食物了,很多人接過食物,連“謝謝”也來不及說一聲便狼吞虎咽起來。

只有一個年輕人例外。當莊園主把食物送到他面前時,年輕人抬頭問:“先生,吃您這么多東西,您有什么活兒需要我做嗎?”

“不,我不需要你幫我做什么。”莊園主搖搖頭,“每一個善良的人都會樂意幫助他人。”

聽到這句話,年輕人有些失望地垂下了頭:“先生,那我更不能隨便吃您的東西。不付出勞動,我不能憑空享受這些東西。”

莊園主十分贊賞地望著這個年輕人,看來不給他做些活兒,他是不會吃下這些東西的。他想了一會兒,就說:“小伙子,你愿意為我捶背嗎?”年輕人便十分認真地給他捶背。捶了幾分鐘,莊園主便站起來說:“好了,小伙子,你捶得棒極了。”說完把食物遞給了年輕人。年輕人這才安心地吃了起來。

后來,莊園主將這個年輕人留在農場里干活,他做得非常出色。一年以后,莊園主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并對自己的女兒說:“別看他現在一無所有,可將來他一定會大有成就,因為他有尊嚴!”

果然不出他所料,20年后,這個年輕人成了美國精通百業的“萬能商人”,他的名字是阿曼德·哈默。

就像哈默的經歷一樣,一個愛自己、尊重自己的人,即使在接受別人的幫助時也能表現出高貴的氣質,而這種氣質會贏得別人的尊重。為了求得一個好的結果,你必須開始用愛和尊重來對待自己,發出那樣的訊號、達到那種頻率,然后吸引力法則將會發揮作用,你的生命中將充滿愛你、尊重你的人。

若要世人愛你,你當先愛世人

告訴我有多少你愛的人,我便能算出你遇到了多少貴人;告訴我他們的愛有多強烈,我便能告訴你他們離神有多近;告訴我他們的愛有多廣大,我便能告知你天堂——和諧之堂有多大。

——《秘密》

一旦我們認識到自私是一切罪孽的根源,就應該嘗試用仁愛慈和之心真誠對待每個和我們有接觸的人。有這樣一個巧妙的比喻:愛是世界的回音壁。你付出多少愛,世界就會回饋給你多少。

我們付出愛的同時,也會接收到別人傳遞的愛的訊號,感受到生命的溫暖。請記住這樣一句諺語:若要世人愛你,你當先愛世人。

一般來說,人們在進行禱告時只會向與自己接觸親密的親人或朋友送上祝福,但有的人卻常常為世間所有的生命祈禱幸福,他們會喃喃地說:“親愛的人們,我愛你們!”這是一種奇特的自我暗示法,也是符合吸引力法則的:付出的愛越多,得到的愛也會越多。

一個沒有愛的軀體就像沒有靈魂一樣,而沒有靈魂的人自然無法主宰自己的生命。如果想要真正掌控自己生命的能量,就要學會如何去愛,如何付出愛。一個不斷地將自己的仁愛主動撒向他人的人,生命就像是一曲華麗的樂章,起伏的旋律,跳躍的音符讓他的生命豐富多彩;而被動地等待別人關懷的人,就像秋風中在枝頭瑟瑟發抖的落葉,即使博得了他人的同情,也無法擺脫凋零的命運。

一個惡毒的農婦死了。由于她生前沒有做過一件善事,魔鬼便把她抓去,扔進了火海。

農婦哀求守護她的天使,希望他能救自己脫離火海。天使想:我得想出她做過的善行,然后去找上帝為她求情。他想了好久,終于想出來了,便急匆匆地找到了上帝:“她曾在菜園里拔過一根蔥,施舍給一個女乞丐。”

上帝說:“那你就拿著那根蔥,到火海邊伸給她,讓她抓住,拉她上來。如果你能從火海里把她拉上來,就讓她到天堂去;但如果蔥斷了,那女人就只能一直留在火海里了。”

天使跑到農婦那里,把一根蔥伸給她,對她說:“喂,你趕緊抓住它,我拉你上來。”他開始小心地向上拉她,馬上就快到火海的岸邊了。

但是,火海里其他的罪人也想上來,他們紛紛聚到農婦身邊,開始拉扯她。這個農婦憤怒地用腳踢他們,說:“人家在拉我,不是拉你們!那是我的蔥,不是你們的。”她剛說完這句話,蔥突然斷了,農婦再度落進火海,天使只好哭泣著離開了。

其實,這根蔥不過是上帝考驗她的道具而已,如果她能顧及別人的生死,自己也會得救。她渴望得到上帝的憐憫,逃脫火海的刑罰,但她只想接受別人的愛,卻不想付出愛,生死攸關之時還是暴露了自私惡毒的本性。

一個人越是自私、孤僻,越是吝嗇于付出自己的愛,就越難和他人融合在一起,無法成為生命整體的一部分,最終就會像故事中的農婦一樣,接受命運的懲罰。

莎士比亞說:“上天生下我們,是要把我們當成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照亮別人。”一個人如果想從其他人那里得到愛,就要一支火炬一樣,將光與熱施予他人。當他把愛的意識貫注自身并向周圍洋溢時,身邊的人就能夠感受到濃濃的暖意和旺盛的生命活力,人的天性是感恩的,他們自會有所回饋,也許只是一句感謝,或者一句贊美,卻足以將愛的溫暖延長。

傷害他人,便是謀害自己

要讓某種關系順利,就把焦點放在對他人的欣賞上,而非抱怨。當你把焦點放在他們的優點上時,你就會發現他們更多的優點。

——《秘密》

每一種情緒中都蘊含著相應的能量,情緒的發作自然會伴隨著能量的釋放,這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每種思想從孕育到成型都會在人們的生活中留下或深或淺的痕跡。愛和同類情感都是積極的情緒,也會帶來積極的效果——它們讓人的身體變得康健而富有活力,面貌變得姣好,聲音變得甜美,魅力得到提升。

付出愛就會得到愛,當一個人以仁愛慈和之心對待他人,他人必報以同樣的情懷。但是傷害他人會造成怎樣的結果呢?我們或許能夠從這則古希臘神話中找到答案。

古希臘神話中有一位大英雄叫海格力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發現腳邊有個袋子似的東西很礙腳,海格力斯踩了一腳,誰知那個袋子不但沒被踩破,反而膨脹起來,并加倍地擴大著。海格力斯惱羞成怒,操起一根碗口粗的木棒砸它,那袋子竟然一直膨脹到把路都堵死了。

正在這時,山中走出一位圣人,對海格力斯說:“朋友,別動它,趕快遠離它吧!它叫仇恨袋,你不侵犯它,它變小如當初;你若侵犯它,它就會膨脹起來,擋住你的路,與你敵對到底!”

人們的內心都或多或少地隱藏著仇恨或者憤怒等消極的情緒,這些人性的弱點一經觸碰便會迅速膨脹。與愛相比,它們帶來的是不正常、不自然、有害無益的影響,如果說愛是宇宙間的崇高法則,那么仇恨與傷害便是對這一法則的暴力侵犯。當你出于一些消極的情緒對他人造成傷害時,常常也會傷害到自己。

如果你試圖去傷害他人,憤怒、暴躁、指責等負面情緒會嚴重影響你的心情,這些內在的破壞能量也會變成對身體健康的啃噬者,導致身體的病痛。人的情緒是有傳染性的,它不僅僅影響你一個人,甚至會對你身邊的其他人造成消極的暗示,以至于形成一個相互影響的惡性循環,而你卻是其中被拴得最牢,而難以擺脫的一個。

善良是生命對生命的呼喚,惡意是死亡對死亡的牽絆。試圖傷害他人的消極情緒會把世界變成悲慘的地獄,自己也將成為其中的受害者。當一個人內心萌生了仇恨的火種時,最好的方法是用人性美好的甘泉去澆滅那些忽閃忽隱的火星。

波斯人有句老話:“寬和能克制暴躁,友愛能克制孤僻。溫暖的手能用頭發牽著大象走。你得用仁愛去面對仇敵,因為破壞和平是有罪的。”佛經有云:“若有人因無知的恨而害我,我將用無私的愛來度他。”印度教也有相似的教義:“以善迎惡,以愛化怒,愛能克恨,恨只能生恨。”一個人施加于他人的惡意越多,反噬到自身的惡意就會越大。

仁智之人永遠不會有傷害他人的念頭,自然也就不會有敵人。當你遭到傷害時,你有兩條路可以選擇:其一,以怨報怨,在你的腦海里無數次地想著對方羞辱你的情形,然后加倍奉還,若你這樣做便把自己貶低到同對方一樣的境界,兩個人都要因他的過錯而受罪;其二,以德報怨,用仁愛幫他認識并克服錯誤,如此一來,兩個人都能從仇恨中解脫出來。

諒解他人、維持和睦的狀態并不是做無用功,早晚會收到回報。你越是寬容、越是無私,得到的回報就會越大;若你為人刻薄寡恩,睚眥必報,那換來的只能是一生的痛苦和疾病,原諒對自己犯下過失的人,既能救贖對方,也能使自己避免墜入泥潭。

贊美和祝福世間的一切

贊美、祝福這世界的一切,你將化解其負面性與不和諧,讓自己和“愛”這個最高的頻率一致。

——《秘密》

在世界上所有的道路中,心與心之間的道路是最難行走的,人人都在追求利益,可他們卻找不到通往心靈的方向。其實走進他人的心靈有時又是輕而易舉的,路標就是對他人付出你真誠的愛。

發自內心的贊美和祝福就是愛的一種。馬克·吐溫曾說過:“只要一句贊美的話,我就可以充實地活上兩個月。”喜歡聆聽他人的贊美、接受他人的祝福是人的天性之一。每個人都會對來自社會或他人的得當贊美,而感到自尊心和認同心理得到滿足。當我們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贊賞,并感到愉悅和鼓舞時,自然會對說話者產生親切感,從而使彼此之間的心理距離縮短。這種發自內心的贊美也是愛的一種,能夠促成人與人之間融洽的關系。

1960年,法國總統戴高樂訪問美國時,在尼克松為他舉行的宴會上,尼克松夫人精心布置了一個美觀的鮮花展臺:在一張馬蹄形的桌子中央,鮮艷奪目的熱帶鮮花襯托著一個精致的噴泉。

戴高樂將軍一眼就看出這是女主人為了歡迎他而精心設計制作的,不禁脫口稱贊道:“這是一個多么漂亮、雅致的計劃和布置啊!感謝尊貴而優雅的女主人。”尼克松夫人聽了十分高興。事后尼克松夫人說:“大多數來訪的大人物要么不加注意,要么不屑為此向女主人道謝,而他總是想到和講到別人。”

在后來的歲月中,不論美法兩國之間的關系發生怎樣的改變,尼克松夫人始終對戴高樂將軍保持著非常好的印象。

可見,一句簡單的贊美他人的話,會產生多么好的效果。每個人都希望獲得別人的贊美,沒有人喜歡遭到別人的指責和批評。

贊美的好處不勝枚舉,可是,生活中有很多人吝嗇這么做。他們或是出于冷漠,或是出于嫉妒,常常挑剔別人的缺點和錯誤,而不愿用贊美來幫助一個人擺脫心靈的黑暗。贊美有著神奇的力量,它可以使一個自卑的人走出陰影,變得積極樂觀;也可以讓一個冷漠的人變得熱情而充滿朝氣。

有人說:“吝嗇贊美是最大的吝嗇。”贊美一個人并不會讓你損失什么,反而能夠將你的善意傳達給對方,并收到對方愛的反饋,何樂而不為呢?

除了贊美,用寬容的心原諒他人的過失也是愛的方式之一。

洛克菲勒就是一個善于贊美他人的人。一次,洛克菲勒的下屬愛德華·貝德福特由于失誤,使公司損失了100萬美元。當貝德福特喪氣地來見洛克菲勒時,洛克菲勒本可以指責他的過失,但是他并沒有這樣做,因為他知道貝德福特已經盡力了,不能抹殺貝德福特的功勞,更何況事情已經發生,指責也無濟于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柏县| 常州市| 正安县| 湘潭市| 扶风县| 濮阳市| 临汾市| 屯留县| 信宜市| 通江县| 石狮市| 山西省| 邵阳县| 南安市| 广昌县| 泰安市| 镇远县| 安丘市| 砀山县| 米脂县| 东乡县| 金堂县| 运城市| 泌阳县| 郸城县| 横山县| 广饶县| 兰州市| 建宁县| 陵川县| 汉川市| 连江县| 汶上县| 搜索| 蓝田县| 永清县| 绥芬河市| 始兴县| 景德镇市| 日土县| 邯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