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秘密》(1)
- 秘密:世界上最神奇的潛能開發訓練
- 南懷蘇
- 5464字
- 2014-12-08 16:37:27
這讓我感到震驚!《秘密》就是這樣一種能幫助你在人生中更有效、更能創造積極正面的當下的工具。
——美國著名主持人歐普拉
作者簡介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課》。這是本書中最具操作性,也是最為經典的一部著作。內容包括如何攝取財富和如何確保心理健康等方方面面,縷析精透,無所遺漏,構成了一個完備的系統工程,向讀者展示了每一個夢想實現和人生成就背后隱藏的秘密原則。認識到本書中不可思議的觀念和方法的人,能夠獲得難以置信的優勢,從而傲視群雄,成為精英之中的精英。
拉爾夫·沃爾多·川恩(RalphWaldoTrine,1866-1958),美國著名哲學家,是19世紀90年代開始于美國至今仍有很大影響的“新思想運動”(NewThoughtMovement)中成就最大的思想大師。
川恩1866年9月9日出生在伊利諾伊州,在威斯康辛大學和約翰Hopkins大學學習歷史與政治學。他主張身、心、靈的修煉,致力于探索人生的真諦,引導人們過上寧靜和富足的生活。他還在Pinienhains的邊緣修建了一座屬于自己的小屋,以示與自然的親近,并崇尚簡單而快樂的生活。
川恩一生出版了多部著作,目前已被翻譯成20多種文字,暢銷數百萬冊。他在年老時還筆耕不輟。他不慕財富和名望,以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然而他的思想被很多人銘記,1958年,他在加利福尼亞安詳地去世,享年92歲。
《秘密》是川恩的得意之作,出版后即暢銷不衰,連維多利亞女王、珍妮特·蓋納、亨利·福特等都被這本書深深地吸引,而福特更是毫不諱言:沒有《秘密》就沒有自己日后的成就。
卷首語
在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時候,有多少人認為自己很舒心、很幸福?
羅京、白巖松、崔永元都是深受人們喜愛和尊敬的媒體明星,籠罩在他們頭上的光環不知讓多少人為之崇拜和神往。然而誰會知道,崔永元曾經患過嚴重的憂郁癥,白巖松在正式進入央視前夕,曾經一度陷入精神崩潰的邊緣,而羅京坦誠自己所承受的巨大心理壓力時,以往從不知情的妻子禁不住痛哭失聲,他的英年早逝讓多少人為之惋惜!
又有誰會知道,中關村那些科技精英,他們在獲得巨大聲譽和財富的同時,失去的是什么嗎?失去的是健康,是快樂。幾次調查表明,他們的壽命達不到全國的平均水平。這是多么大的遺憾啊!猝死的高管,早逝的精英,自殺的明星,早已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為什么會這樣?我們到底缺少了什么呢?
我們缺少的是勇氣和思想。
優秀的人也許不需要太多的勇氣,但他們內心深處卻渴求勇氣。因為,勇氣是一種有創造性的、積極的精神。它不僅能夠推動我們繼續前行,克服不斷出現的各種困難,還會令我們在人生旅途上做出更輝煌的成就。
如果再輔以深邃的思想,我們就擁有了無盡的力量。思想是一切行動的源泉,它敏銳、活躍、具有創造性,可以根據自身的特性持續不斷地構建、塑造我們的生活。生命必定遵循著思維的軌跡以這種方式延續下去。
勇氣和思想使人能夠從內部產生力量又能從外部汲取力量。現在就讓我們敞開自我,武裝我們的思想,增添我們的勇氣,毫無畏懼地擁抱未來。
《秘密》所帶給你的就是無限的勇氣和開放的思想!
(第一節)吸引力法則
關注什么吸引什么
這個秘密被用來吸引各式各樣的事物——從一根特別的羽毛,到數以千萬計的財富。
——《秘密》
我們都知道阿拉丁神燈的故事。當阿拉丁捧起神燈,輕輕拭去燈上的灰塵時,一個巨人從燈里鉆了出來。無論阿拉丁說什么,那個巨人總是重復一句話:
“您的愿望,就是我的命令!”
大概沒有誰不想得到這樣一盞神燈,但卻不必費心向外界尋找。其實我們可以把阿拉丁看做世界上任何一個苦苦追求夢想的人,那么吸引力法則就是能幫人實現愿望的神燈。每個人的愿望,都會對吸引力法則發出指令,并最終變成現實。
吸引力法則和阿拉丁神燈一樣,對我們有求必應。
吸引力法則其實非常簡單,可以將其定義為“關注什么吸引什么”,也就是說你內心最關注的事物最有可能出現在現實生活中,你最希望擁有的東西最后都會握在你的手里。
當然,這種觀點可能會遭到其他人的質疑,看上去他們似乎也有不相信的充分證據:這個世界上人人都希望自己擁有財富、健康以及充實的生活,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事實的確如此,但這并不能證明吸引力法則的失效。因為當我們靜下心來去分析那些最終未能如愿的人的想法時,就會發現他們并沒有專注于如何去擁有那些他們希望得到的美好事物,而是專注于他們現在沒有這些事物!如果你相信自己會成為一個富有的人,你就會腰纏萬貫,如果你擔心自己將一直貧困下去,你就會始終是個窮鬼;一旦你堅信自己能夠做成某件事,就一定會成功,如果你一直因為前途的渺茫憂心忡忡,就很難實現突破。
曾經有一位撐竿跳的運動員,他一直苦練卻無法躍過某一個高度。他失望地對教練說:“我實在是跳不過去。”
教練問他:“你心里在想什么?”
他說:“我一沖到起跳線,看到那個高度,就覺得我跳不過去。”
教練告訴他:“你一定可以跳過去。把你的心從竿上摔過去,你的身子也一定會跟著過去。”
他聽從了教練的忠告,撐起竿又跳了一次,果然躍過了那個他曾經認為自己跳不去的高度。
“跳不過去”的念頭是這個運動員心中的瓶頸,他因此無法超越困難,粉碎障礙。當他得到教練的點撥,克服了內心的畏懼,堅定了“我能跳過去”的想法時,他果然就跳了過去。這是吸引力法則發揮作用的一個簡單的例子。
當然,吸引法則并不是“魔法”,任何人都不能單憑幻想實現夢想,也不能在不停的想象中得到物質財富和個人成就。成功的實現還需要其他方法的輔助,這些方法會與吸引力法則一起幫助你獲得你想要的。但如果你連自己想要什么都不清楚,連自己未來會成為怎樣的人都不曾設想,又怎么能指望幸福會主動降臨呢?
總之,吸引力法則是自然的法則,它是科學的,而非神秘的巫術。為了早日實現你的財富預期或成功夢想,你應該認真學習這門學問。
欲望——獲得財富的第一步
當你專注在某個事物上——不論它是什么──其實你就是在呼喚它來到你的生命里。
——《秘密》
成功學大師卡耐基說:“欲望是開拓命運的力量,有了強烈的欲望,就容易成功。”因為成功是努力的結果,而努力又大都產生于強烈的欲望。正因為這樣,強烈的創富欲望,便成為成功創富最基本的條件。如果你不想再過貧窮的日子,就要有創富的欲望,并讓這種欲望時時刻刻鞭策你,激勵你,讓你向著這一目標堅持不懈地前進。
許多成功者都有一個共同的體會,那就是創富的欲望是創造和擁有財富的源泉。
安德魯·卡內基沒有受過什么教育,年輕時只能干一些鍋爐工、記賬員、電報業務辦事員等最低層的工作。雖然卡內基勤奮并且機敏,還是沒有人相信他會取得什么非凡的成就。
但是,卡內基具有強烈的致富欲望。他在少年時代就立下誓言:賺錢成為大富豪。當時美國處于動蕩的戰亂年代,他的夢想被人恥笑,并被人稱為“可笑的野心家”。但正是在一種強烈的創富欲望的激勵下,卡內基最終登上了美國“鋼鐵大王”的寶座。
一個人如果擁有強烈的渴望致富,就會調動自己的一切能量去追求創富,使自己的一切行動、情感、個性、才能與創富的欲望相吻合。對于一些與創富的欲望相沖突、相矛盾的東西,他會竭盡全力去克服、消除,對于有助于創富的東西,則會竭盡全力地去扶植、擴大。這樣,經過長期的努力和調節,這個人就會成為一個他所渴望的創富者,使創富的欲望變成現實。相反,倘若創富的欲望不強烈,人們便很容易因為少許挫折而偃旗息鼓,致富的欲望也因此淡化或壓抑下去。
很多成功人士的經歷都可以證明,信心與欲望的力量可以將人從卑下的社會底層提升到上層社會,使窮漢變成富翁,使失敗者重整雄風,使殘疾人享有健康……欲望的力量就在于,它能使人在強烈的欲望沖動下,把那些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把“自己不行”的卑微感徹底拋開,昂首闊步地走向成功。
強烈的欲望是符合吸引力法則的,當然,僅僅有欲望而不付諸行動也是不行的。每個人到了知道用錢的年齡時,都希望有錢。“祈求”不會帶來財富,但是把“祈求”財富的心態變成堅定的意念,然后用計劃明確的辦法與手段去獲得財富,并以永不言敗的精神堅持這些計劃,就能把欲望轉變為財富。為此,你可以按照以下的步驟行事:
你心里要確定你真正所企求的財富的數量目標,僅說“我要很多錢”是不夠的,數目一定要明確。
思考為了達到企求的目標,你決心付出哪些代價(“不勞而獲”的事情是不存在的)。
確定一個具體的日期,你決心何時“擁有”你所企求的目標。
擬訂一個實現你欲望的明確計劃,并且不論你是否已有準備,要立即開始將計劃付諸行動。
將以上內容簡明扼要地寫下來,并寫一份督促自己的誓詞類的聲明。
每天把這份聲明大聲地讀兩遍,一遍在晚上入睡前,一遍在早晨起床后。在你讀這份聲明時,你要想象、感覺到自己已經擁有了這筆財富。
欲望只是獲得財富的第一步,你需要遵照這六個步驟的指示去做,特別重要的是,你要遵守和奉行第六個步驟中的指示。你也許會抱怨說,在你未實際達到這一目標之前,你不可能看見你自己的成就和財富,但這正是“熾烈的欲望”能幫助你的地方。如果你真的十分強烈地希望擁有財富,進而使你的欲望變成了充滿你大腦的意念,你將會毫無困難地使你自己相信你會得到它。這樣做的目的是要使你渴望財富,并且切實下定決心要得到它,最后你將可以使自己相信必會擁有它。
選擇好的,不要吸引壞的
吸引力法則就是自然的法則。它是客觀的,眼中沒有好、壞的分別。它只是接收你的思想,然后以生命經驗的形式,把這些思想回應給你。吸引力法則只是給你自己所想的東西罷了。
——《秘密》
“并不是付出就能有回報,關鍵在于你選擇了什么。選擇什么,你就會得到什么。”這是美國哈佛大學名師約翰·艾勒斯先生經常說的一句話,這句話可以很好地詮釋朗達·拜恩在《秘密》中提出的吸引定律。
朗達·拜恩把吸引定律總結為八個字:“同頻共振,同質相吸。”也就是說同樣頻率的東西會產生共振,同樣性質的東西會互相吸引,這也是一種物理現象,更能證明吸引力法則的科學性。共振和吸引都會使兩個事物最終走到一起,所以當一個人頭腦中想到的美好事物與自然界中美好事物形成共振時,它們就會被吸引到一起,也就意味著你的想法變成了現實。同樣,如果你的腦子里總是想一些不好的、消極的東西,這些壞念頭就會把宇宙中不好的事物吸引到你身邊。
因此,不論是在頭腦中構想未來,還是現實生活中的實際選擇,我們都必須謹慎對待,選擇好的、積極的,不要吸引壞的、消極的。
杰克是美國一家餐廳的經理,他總是保持著非常好的心情。當別人詢問他近況如何時,他總是有好消息告訴對方。
每次杰克換工作時,都會有許多服務生跟著他從這家餐廳換到另一家。員工們稱杰克是個天生的激勵者,他總有辦法開導員工們發現生活中最美好的方面。
有人問他:“很少有人能夠一直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情,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杰克回答說:“每天早上起床后我都會告訴自己,我今天有兩種選擇,可以選擇好心情,也可以選擇壞心情,我總是選擇前者;當這一天發生了不好的事,我也有兩種選擇,從中學習、吸取經驗,或者選擇做個受害者、抱怨鬼,我仍然選擇前者;有人跑來跟我抱怨,我仍然有兩種選擇,為他指出生命的光明面,或者陪他一起抱怨,我還是選擇前者。”
生活中的大多數事情都像杰克所描述的一樣,至少有兩種選擇。當你面對這些選擇的機會時,不要猶豫,徑直選擇好的、光明的,拋棄壞的、陰暗的,就很容易獲得愉悅的心情、融洽的人際關系、柔和且高尚的靈魂,
人生就像一條曲線,起點的出生與終點的死亡是不能選擇的,但這兩點之間存在無數個選擇的機會。有的選擇嚴峻地出現在何去何從、前途未卜的十字路口,這是人生決定性的時刻;有的選擇只是如路邊的繁花或飛舞的蜂蝶,似乎只是生命的點綴,但無論是哪一種,你都要認真對待,勇敢駕馭,徑直選擇那更好的東西,并且堅持它。
在這里,“最好”的東西應該是對你有價值、有助益的,你當然可以選擇例如眾口稱贊、權力地位或物質享受等你認為好的東西,但同時也得注意所謂的“好”還必須符合宇宙間的客觀法則,只有這樣,你才能集中精力去熱愛那些真正適合和屬于你的善的事物,并按照正確的理性行事。
從吸引小的事物開始
從吸引小的事物開始,譬如一杯咖啡或停車位,是體驗吸引力法則實際運作最簡單的方式。以強烈的意圖,吸引小的事物。當體驗到自己擁有吸引的力量,你將前進創造更大的事物。
——《秘密》
塵埃是肉眼能見的事物當中很小的一種。與這茫茫宇宙相比,它們太過微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它們卻能夠創造令人瞠目結舌的奇跡。塵埃匯聚,既可以筑成千年古堡,也可以成為萬年堤壩。埃及的金字塔,中國的長城,古巴比倫的空中花園,到處都有它們的影跡。塵埃的價值,體現在它生命中每分每秒,它們在沉默中證明著縱使再渺小的事物,也有其存在的價值。
吸引定律可以讓一切小的東西毫不費力的茁壯長大,也能讓小小的缺陷構成致命的破壞。任何毫無起眼的小的事物,都可能對人們的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當你為你的人生制定了宏偉的藍圖時,不要急于追求最后的結果,那些偉大的夢想都不是在一天之內完成的。弗洛伊德曾說:“人生就像對弈,一步失誤,全盤皆輸,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還不如弈棋,不可能再來一局,也不能悔棋。”謹慎起見,我們不妨從吸引小的事物開始。
夢想的力量總是由無到有,由小變大,由少到多,這中間需要一個渴望成功的人不斷地努力與爭取。
有一位牧師想建一座伊甸園一樣的水晶大教堂,朋友問他預算,他坦率地說:“我現在一分錢也沒有,重要的是,這座教堂本身要具有足夠的魅力來吸引捐款。”教堂最終的預算為700萬美元。大家勸他放棄這個不可實現的念頭,但他卻固執地開始擬定自己的募捐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