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自序
我的美國

一九九八年,長榮航空與《聯合文學》辦了第一屆“長榮寰宇文學獎”(也是唯一的一屆),我寫了一篇東西投去,后來得了獎,也就是這本書的第一篇《遙遠的公路》。

我當時或許有不少材料可以取來下筆,但我心中隱隱萌生著一個計劃,就是:什么時候我要把我美國的胡亂游歷寫它一點出來!

我有七年的時間待在美國,一九八三年至一九九〇年。這七年說來慚愧,啥事也沒干,整天胡思亂想。真是不知如何是好!既沒有潛心工作,也沒有研求學問,甚至也不知先鉆進一個職業的巢穴窩著混一口飯,算是好歹稱得上“干活了”那么樣的對自己與對社會交代了。都沒有。

于是我發展出往外間游歷這種看似是行萬里路、增廣見聞,卻骨子里或許還是逃避的一個幌子。就這么開車上路了。

這種旅行,充滿了泛看,充滿了經過,不斷地經過。于是,最終必定是沒有用的。

但沒辦法。你不可能細看。它一直在流逝,一直教你又錯過了。不久,再錯過了。

我應該停下來。有的地方多探一下。最好多做一點研討。但我沒有。偶爾也想該如何如何,但多半還是算了,就走吧。

有些地方,有看來很了不起的博物館,值得進去瀏覽。但多半我不會進去。有的名人故居,應該有豐富的內容,我也沒有進去。

我無意入內探究。

我總是選擇繼續上路。

我不會在某個停留點或哪個古鎮投注太多時間。我不會待太久就要放棄它。

但泛看多了,其實是遠處的細看。這種如同不經意的從車窗投出去的目光,竟能看出不少東西。往往一個小鎮的氣場,從車上看去已能知道,甚至自這一兩條街上已大約察覺百姓的些許埋怨。太多的小鎮是如此的寂寞,這是通景;但眼前的這個,比二十里前的那個,比三十五里前的另一個,都更開朗友善多矣。雖只是車行泛看,真就能知道。

山水也能泛看得知。地景也是。

美國于我,不怎么有窮山惡水的念頭。那些沙漠化的地方,荒蕪冷清的地方,礦空人去的鬼城,皆有奇特的美感,皆是汽車匆匆走經的好過場,皆是眼睛樂見的趣味。

因為開車,哪里皆不會太過介意。美國之于我,是太多的通過、滑過、經過的累積,也是一團朦朧的諸多風景。

這些很沒計劃的、很零星游來看來的車窗景致,我終于可能會寫下一點東西。但寫成什么樣呢?

我在二十世紀五十、六十、七十年代的臺灣瀏覽過太多人寫的美國書文。他們的書,太多講典章、講制度、講歷史、講工業,甚至也講文學電影,但我一展開書,多半看不下去。為什么?我不知道。

但也可能隱隱知道。竊想,如我寫美國,該寫些什么呢?

我以我那粗淺的美國歷史知識,不甚了然的美國地理,完全隔膜美國民主政治哲學,加上少少的少年翻讀來的美國文學,再和成百上千部的好萊塢電影,童時少年聽過的美國音樂,于是就如此地開始貼近這個真實的美國。哇,這美國,其實還真不陌生呢!

我很想寫一篇長的散文,把約略我要微微點到的美國寫在里面,是的,長的散文。

就像我不時還在想寫一篇長的散文,把我對于吃飯之見解,寫在里面。然后讀者一讀,好多的東西,都讀進去了。

同樣的,我也想寫一篇長散文,把我對于打拳之心得,都融在這一篇東西里。

總之,就成了這篇《遙遠的公路》。

若說美國旅行,最令我獲得豐富的是什么?我會說是那種地形構成的奇美;它必須要大,然后在這大當中含蘊那些山與河、平原與樹林等所間架交織成的大地而散發出的顏色、氣味、光暈等,它們會自然飄進你的嗅覺里,會自然在你眼睛前移來移去。那種神奇,你必須在四時交換下親身體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随州市| 宁明县| 沐川县| 敦煌市| 苏州市| 南部县| 佛学| 大新县| 和政县| 呼和浩特市| 呼图壁县| 乌拉特中旗| 鹤峰县| 思南县| 乐陵市| 扶风县| 台江县| 商洛市| 莫力| 堆龙德庆县| 兴文县| 兴安县| 尼木县| 北碚区| 宜春市| 无为县| 金塔县| 淮阳县| 阳城县| 克东县| 民丰县| 武鸣县| 鹰潭市| 玉树县| 咸丰县| 锦州市| 边坝县| 南京市| 乐山市| 安新县| 常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