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操蛋的炊事班
- 軍旅生涯的回憶
- 天空中的宇宙
- 2378字
- 2024-12-23 12:06:23
第十一章操蛋的炊事班
在新兵連的日子里,每天高強度的訓練已經讓戰士們疲憊不堪,而能吃上一頓可口的飯菜,便成了大家心底最期盼的慰藉。可誰能想到,炊事班竟成了大家的一塊“心病”。
原來,新兵連的炊事班實行輪流輪換制,這本是想讓每一個新兵都能得到鍛煉,掌握些生活技能,可問題就出在這兒。一幫剛滿 18歲,從家里嬌生慣養出來的小伙子,在家時哪進過幾次廚房,更別提操持幾十號人的飯菜了。
就拿蒸米飯這事兒來說,看著簡單,實則暗藏玄機。有一回,開飯的號聲一響,戰士們像往常一樣沖向食堂,滿心期待著能填飽肚子,驅散訓練的疲憊。劉天宇和戰友們打好飯菜,剛坐下準備大快朵頤,一嘗米飯,瞬間就皺起了眉頭。這哪是什么米飯,分明就是一把沒煮熟的沙粒,硬邦邦地硌牙,每嚼一口都費勁無比。有的戰士不死心,多扒拉幾口,妄圖找到一粒軟乎些的,可終究是徒勞。
“這飯怎么吃啊?”王大力第一個忍不住抱怨起來,他那大嗓門在食堂里格外響亮,“訓練累得要死,就指望著這頓飯補充能量,這可倒好,吃了跟沒吃一樣。”其他戰士也紛紛附和,臉上滿是無奈與氣憤。
劉天宇看著碗里的米飯,也是滿心的郁悶。他想起在家時,媽媽做的香噴噴的米飯,軟糯可口,熱氣騰騰,哪像現在這般難以下咽。但沒辦法,為了下午還有精力訓練,只能強忍著嚼上幾口,就著菜往下咽。
然而,這還只是個開始。接下來的幾天,炊事班的表現依舊沒有起色。有時候炒菜,鹽放多了,咸得發苦,戰士們吃一口就得猛灌幾口水;有時候又忘了放調料,飯菜寡淡無味,如同嚼蠟。更要命的是,衛生狀況也堪憂,偶爾能在菜里發現沒洗干凈的泥沙,或是頭發絲,這讓大家的食欲全無。
持續吃著這樣的飯菜,戰士們的身體開始抗議了。先是有幾個腸胃較弱的戰友,夜里捂著肚子直打滾,疼得臉色蒼白,被緊急送去了醫務室。一檢查,是急性腸胃炎,原因就是吃了不潔凈、沒煮熟的食物。隨后,越來越多的人出現了類似癥狀,胃痛、胃脹、腹瀉,整個新兵連病倒了一大片。
三連六班自然也沒能幸免,劉天宇感覺自己的胃里像有一團火在燒,時不時抽痛一下,難受得直冒冷汗。王大力更是慘,原本壯實的他,此刻躺在床上虛弱無力,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大家心里都憋著一股火,對炊事班的不滿達到了頂點。
高強度的訓練本就消耗巨大,再加上吃不飽飯,戰士們整天餓得前胸貼后背。六班長陳海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天夜里,訓練結束后,大家餓得實在睡不著,肚子咕咕直叫。六班長把全班召集到一起,壓低聲音說:“兄弟們,這樣下去不行,大家都沒力氣訓練了。我知道炊事班那邊還有些饅頭,咱們去拿幾個回來,墊墊肚子,別餓著肚子硬撐了。不過,這事兒得悄悄干,千萬別出聲,不能讓別人發現。”戰士們一聽,雖然有些猶豫,覺得這事兒不太妥當,但實在是餓得受不了,便紛紛點頭答應。
于是,在六班長的帶領下,大家抹黑來到炊事班。月光透過窗戶灑在地上,映出幾個黑影小心翼翼地移動。王大力身形壯實,主動承擔起“望風”的任務,站在門口,眼睛瞪得像銅鈴,警惕地觀察著四周。劉天宇和其他戰友則輕手輕腳地走進廚房,打開蒸籠,里面果然還剩些饅頭。大家迅速拿了幾個,揣進懷里,心里既緊張又有些許竊喜。
回到宿舍,大家把門關上,圍坐在一起,掏出饅頭,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那饅頭雖說有些涼了,也沒什么配菜,但此刻在戰士們嘴里,卻如同山珍海味。大家邊吃邊小聲議論著炊事班的事兒,有人抱怨,有人嘆氣,也有人希望炊事班能盡快改進。
然而,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沒過幾天,炊事班就發現饅頭少了,一番排查后,懷疑到了三連六班頭上。連長得知此事,大發雷霆,立刻把六班全體叫到了辦公室。
連長的臉色陰沉得可怕,目光在眾人臉上一一掃過:“你們說說,這像什么話!軍人就要有軍人的紀律,餓肚子是困難,但能偷東西嗎?”六班戰士們低著頭,不敢吭聲,心里滿是懊悔。六班長陳海濤站出來,主動承擔責任:“連長,是我的錯,是我帶的頭,我看兄弟們實在餓得受不了,一時糊涂,才想出這么個餿主意,您處罰我吧。”
連長嚴厲地批評了他們一頓,隨后語重心長地說:“我理解你們吃不飽的難處,但解決問題得走正路。炊事班已經在整頓了,以后飯菜質量肯定會提高。你們要記住這次教訓,再遇到困難,要通過正當途徑反映,不能違反紀律。”
六班戰士們紛紛點頭,表示明白。從那以后,大家再也不敢干這種違規的事兒了,而是耐心等待炊事班的改進。
果不其然,連長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他從老兵連調來了幾位經驗豐富的炊事兵,讓他們手把手地教新兵們做飯技巧,從食材的挑選、清洗,到烹飪的火候、調料的搭配,每一個環節都悉心傳授。同時,制定了嚴格的衛生標準和監督制度,要求每餐做好后,必須先由專人檢查,確保飯菜質量過關才能端上桌。
在老兵們的悉心教導下,炊事班的新兵們開始刻苦學習。他們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跟著老兵進廚房,認真觀察、模仿每一個動作。為了蒸好米飯,他們一次次試驗,記錄不同水量、火候下米飯的口感,終于掌握了訣竅;炒菜時,他們小心翼翼地控制調料的用量,反復品嘗,直到味道合適為止。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炊事班的飯菜質量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米飯軟糯香甜,每一粒都飽滿晶瑩;菜肴色香味俱佳,葷素搭配合理,讓人看了就食欲大增。食堂里又重新響起了戰士們歡快的笑聲和滿足的贊嘆聲。
劉天宇再次坐在食堂,吃著可口的飯菜,心中感慨萬千。他知道,這來之不易的美味背后,是炊事班戰友們的努力與成長,也是部隊對戰士們生活的關懷。從那以后,大家對炊事班多了一份理解與尊重,而這段“操蛋”的經驗,也成了新兵連生活中一段難忘的回憶,時刻提醒著大家,每一個崗位都有它的不易,只有齊心協力,才能讓部隊這個大家庭越來越好。
在后續的日子里,戰士們帶著飽滿的熱情和健康的體魄,全身心投入到訓練中。炊事班也繼續努力,不斷創新菜品,為大家提供更豐富多樣的飲食,三連六班以及整個新兵連,又恢復了往日的活力,向著成為優秀軍人的目標大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