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隊列訓練
- 軍旅生涯的回憶
- 天空中的宇宙
- 2954字
- 2024-12-23 11:30:39
清晨,陽光輕柔地灑在昌吉自治區三里屯教導團,為整個營地蒙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色紗幕。三連二排六班的宿舍內,新兵們早已整齊著裝,目光炯炯,嚴陣以待新一天的訓練。
班長陳海濤身姿挺拔地站在宿舍中央,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今天的訓練,都給我拿出真本事來!記住,在部隊,一切行動聽指揮,哪怕有不理解的,先執行!”劉天宇和其他戰友們齊聲回應,聲浪激昂,直沖云霄。
操場上,口號聲此起彼伏,各連隊的新兵們都在揮汗如雨。劉天宇所在的班級率先展開的是隊列訓練,班長將他們帶到操場中央,高聲喊道:“隊列訓練,是軍人的第一課,它展現的是一支軍隊的精氣神,都給我打起精神!”
隊列訓練分為三個關鍵步驟。
第一步是基礎姿勢規范。新兵們迅速排成方陣,班長逐一矯正大家的站姿。雙腳分開六十度,腳跟并攏,膝蓋挺直,雙手緊貼褲縫,中指對準褲縫中央,下頜微收,目視前方。劉天宇昂首挺胸,起初覺得這姿勢輕松平常,可沒過多久,雙腿就微微顫抖起來,腳底仿若有萬千根針在扎,汗水不斷從額頭冒出,順著臉頰滑落,滴在熾熱的地面,瞬間蒸發。刺眼的陽光毫無遮攔地照射在身上,烤得他皮膚生疼。
“抬頭挺胸,眼睛平視前方,別亂動!”班長在隊伍前來回巡視,眼神犀利如鷹,任何細微的差錯都逃不過他的眼睛。劉天宇余光瞥見旁邊的戰友小王身體輕輕晃動了一下,班長立刻大聲呵斥:“小王,站穩了!這是隊列,不是菜市場,一點差錯都能影響整個隊伍的形象!”小王的臉瞬間漲得通紅,趕忙調整姿勢,更加用力地站穩。
這看似簡單的立正姿勢,實則是對軍人紀律性與忍耐力的基礎考驗,要求每個軍人克服身體的本能不適,長時間保持標準姿態,展現出鋼鐵般的意志。
班里除了劉天宇,還有其他九位戰士。
王猛,來自山東濟南,性格豪爽直率,大大咧咧,充滿熱情。他大聲說道:“這隊列訓練算啥,咱山東大漢可不怕!”
趙強,河北唐山人,沉穩內斂,做事認真,有毅力。他默默堅持著標準姿勢。
孫浩,江蘇南京人,機靈聰明,反應快,但有時會耍點小聰明。他嘀咕著:“哎呀,班長,我這動作就差一點點啦。”
第二步是動作轉換練習。
在立正姿勢達標后,稍息、停止間轉法等項目有序展開。稍息時,左腳順腳尖方向伸出約全腳的三分之一,兩腿自然伸直,上體保持立正姿勢。劉天宇每次稍息都得在心里默念動作要領,生怕出錯。停止間轉法更是要求動作迅速、干脆,靠腳有力,轉體精準。向左轉時,以左腳跟為軸,左腳跟和右腳掌前部同時用力,使身體協調一致向左轉 90度,右腳迅速靠攏左腳,成立正姿勢。劉天宇在練習過程中,不是轉體速度慢了,就是靠腳不夠整齊,引得班長多次糾正。
第三步是行進協同訓練。
這是隊列訓練的高階環節,難度也更大。行進與立定包括齊步走、正步走和跑步走。齊步走要求步伐穩健,步幅、步速均勻,擺臂自然有力,前后排戰士要保持手臂、腳步的整齊一致。劉天宇發現要與戰友們保持步伐一致并非易事,他總是要么快半拍,要么慢半拍,導致隊伍行進時出現參差不齊的現象。
“劉天宇,注意節奏,聽我的口令!”班長一邊喊著口令,一邊緊盯劉天宇。劉天宇心急如焚,努力調整步伐,可越緊張越出錯。他的內心滿是沮喪,覺得自己拖了班級后腿。
“別灰心,小劉,剛開始大家都這樣,多練練就好。跟上隊伍的節奏,你能行!”身旁的戰友小李輕聲鼓勵道。劉天宇深吸一口氣,靜下心來,仔細聆聽口令,感受戰友們的步伐頻率。漸漸地,他的步伐與大家趨于一致,隊伍又恢復了整齊的行進。
午餐時間,大伙饑腸轆轆地走進食堂。
按照條令條例,就餐時須保持肅靜,只有餐具輕微碰撞聲。劉天宇剛坐下,發現餐盤邊的筷子掉了一根,他下意識地想要彎腰去撿,身旁的戰友小李輕輕扯了下他衣角,微微搖頭示意。在部隊,任何未經允許的動作都可能破壞紀律氛圍,哪怕是微小如撿筷子。劉天宇心領神會,等待班長統一指令后,才規范地撿起筷子。
午后,驕陽似火。
理論學習課開啟,排長張勇拿著教案,講解軍事知識與戰術理論。枯燥的內容讓劉天宇有些犯困,眼皮直打架。但看到周圍戰友們聚精會神的模樣,他狠狠掐了下大腿,驅走倦意。在部隊,學習也是任務,知識儲備是作戰能力的一部分,不容輕視。
課間休息時,劉天宇和幾個戰友湊在一起聊天。
新兵小王抱怨道:“這隊列訓練也太累了,每天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一點個人時間都沒有。”劉天宇剛想附和,話到嘴邊又咽下。他想起班長說的,在部隊,要適應集體節奏,個人的時間訴求需服從大局。部隊有嚴格作息,是為了打造一支能隨時戰斗的鋼鐵隊伍,看似剝奪個人時間,實則賦予每個人更強大的力量。
下午還進行了緊急集合訓練。
突然響起的緊急集合哨聲打破了營地的平靜,新兵們瞬間緊張起來。劉天宇手忙腳亂地穿衣服、打背包,心里緊張得要命。“動作快點,別磨蹭!”班長的催促聲在耳邊響起。
王猛一邊整理裝備一邊嘟囔:“這也太突然了,我還沒準備好呢。”
趙強則迅速而有條不紊地完成各項動作,還不忘提醒旁邊的戰友:“別慌,按照平時訓練的來。”
劉天宇手忙腳亂中把鞋子穿反了,又趕緊換過來,額頭上滿是汗水。
最終,大家在規定時間內集合完畢,但還是有不少人出現了裝備攜帶不全、著裝不整齊等問題。班長嚴肅地指出問題,要求大家回去好好反思,加強訓練。
戰術動作訓練場上,劉天宇迎來新挑戰。
低姿匍匐前進時,粗糙的地面磨破手肘和膝蓋,鮮血滲出,染紅衣衫。他疼得倒吸涼氣,動作稍緩。班長立刻喝止:“劉天宇,戰場上可沒有暫停鍵,這點傷算什么!”劉天宇心中一凜,是啊,在生死一線的戰場,傷痛、疲憊都得拋諸腦后,部隊訓練的嚴苛,是為了在實戰中,多一分勝算。
晚上,宿舍里氣氛凝重。
劉天宇躺在床上,渾身酸痛,望著黑漆漆的天花板,腦海中回響著白天的點點滴滴。他想起入伍前自由散漫的日子,對比現在處處是規矩、時時有約束的部隊生活,心中五味雜陳。但他明白,正是這些看似“不對”的嚴格要求,塑造著軍人鋼鐵般的意志,凝聚著無堅不摧的戰斗力。
就在大家準備入睡時,班長突然宣布:“今晚進行一次打背包比賽,這可是軍人的必備技能,看看誰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而且要符合標準,三橫壓兩豎,開始!”宿舍里瞬間忙碌起來,新兵們手忙腳亂地展開被子,試圖以最快速度打包。
劉天宇卻不慌不忙,他腦海中浮現出爺爺的身影。爺爺是抗美援朝老兵,小時候,爺爺就常給他講戰場上的故事,還手把手教他如何打背包,那“三橫壓兩豎”的手法早已深植于心。他熟練地鋪開被子,長邊對折,再將短邊折起,雙手如靈動的舞者,迅速而精準地系上背包帶,三橫壓兩豎,動作一氣呵成,標準又利落。
旁邊的戰友們還在為系不好背包帶、壓不平整而著急,劉天宇已經站起身,大聲報告:“班長,我完成了!”班長驚訝地看著他,快步走過去檢查,只見背包緊實,線條筆直,完全符合標準。隨后,其他戰友也陸續完成,經過評比,劉天宇毫無爭議地獲得了第一名。
班長拍了拍劉天宇的肩膀,贊許道:“劉天宇,干得漂亮!沒想到你還有這一手,這可是你爺爺傳給你的寶貴財富啊。”劉天宇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心中滿是自豪,他知道,這不僅是自己的榮譽,更是爺爺軍人精神的延續。在這小小的宿舍里,他仿佛又看到了爺爺當年在戰場上沖鋒陷陣的英姿,也更加堅定了自己在軍旅之路走下去的決心。
窗外,月光如水,灑在這片承載希望與夢想的營地。劉天宇帶著對未來的堅定信念,緩緩沉入夢鄉。明天,等待他的又將是全新的挑戰,而他已準備好用熱血與汗水書寫屬于自己的軍旅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