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朱棣的援軍
- 一心作死,卻成了大明宰輔
- 不屈的草根
- 2041字
- 2024-07-05 07:01:00
聽到方銳說他有辦法,所有人都露出了滿懷期待的表情,
不過方銳很坦然的又說出了下一句,
“攻下來之后呢?”
大家瞬間一愣,什么意思?
攻下來后,就可以占據一大片地盤了呀。
“攻下真定,我們會產生很多的傷員,還有十幾萬張嗷嗷待哺的嘴,我們有這么多糧食去滿足他們嗎?”
“還有一點,真定離北平太遠,有五六百里地,如果南軍來攻,我們怎么守?真定城池并不高,如果對方帶了火炮過來,我們怎么守得住?就算守住了,他們只需要圍點打援,我們救還是不救?更不用說如此漫長的補給線,到處都是破綻!”
“所以,這個真定,打下來又有多少意義?”
他分析了一通后,平靜地看向燕王朱棣,他相信朱棣會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斷,否則他就根本不值得自己幫助。
朱棣本身也是打老了仗的,如何看不出其中的兇險,只是前期的戰斗實在太過于摧枯拉朽,讓他真的有些飄了,
自己雖然取得了很大的勝利,但朝廷只要贏一次,就可以翻盤,而自己卻是萬萬輸不起的。
沉思良久,他還是艱難的說出了那個字,“撤!”
真定之圍被解,城中的百姓歡欣鼓舞,但耿璿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父帥戰死,至今尸首都還沒有著落,唉~
耿炳文大敗的消息傳回京城,朱允炆正好在上早朝。
聽聞噩耗,當場驚的半響沒有說出話來,他瞥了一眼方孝孺,心想這耿炳文可是你推薦的呀!
如今喪師失地,這......
“臣有罪!臣推薦長興侯為帥,誤國!請陛下治罪!”
看到方孝孺主動承擔責任,朱允炆反而有些不忍了。
畢竟當初讓耿炳文掛帥出征,自己也是同意的,
其他文官紛紛出面求情,包括齊泰和黃子澄。
在這種情況下,朱允炆當然不可能嚴懲方孝孺,最后罰俸一年了事。
“諸位愛卿,燕逆氣焰囂張,該如何是好?”
“臣以為,長興侯之敗,皆在于兵力沒有壓倒性優勢,不若迅速調集全國兵馬,不待燕逆喘息,直撲叛軍老巢北平,一鼓而蕩之!”建議調集重兵的,仍然是兵部尚書齊泰。
如今朱允炆也覺得當初是自己輕敵了,齊泰的建議無疑是正確的。
“嗯,朕悔不聽愛卿之言啊。”
見建文帝都如此說了,齊泰大喜,急忙給皇帝搬來個“梯子”,“此皆為臣等過錯,陛下乃圣明天子!”
“況真定一戰,我軍損失不過數萬,對于全局來說,不過九牛一毛,朝廷仍然占盡優勢。”齊泰不忘給朱允炆打氣,現在依然是“優勢在我”。
“不錯,齊大人所言甚是,那燕逆不過是僥幸成功,請陛下早發大兵,一舉蕩平這些叛逆!”黃子澄也是附議,兩人雖然有些政見不合,但大方向上還是一心為了大明江山社稷。
“臣舉薦左軍都督、太子太傅李景隆為帥!”黃子澄再一次提出自己的建議。
這次齊泰沒有反對,畢竟兩人的團結來的尤為關鍵,
“臣附議!”
其他人一看兩位建文帝的心腹已經統一思想了,還說什么?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看到朝臣都舉薦李景隆,朱允炆非常高興,
“曹國公,你可愿意領兵出征?為大明平叛?”
面對群臣的推薦和朱允炆的問詢,李景隆的心情十分復雜。
自己確實從來沒有出任過如此高位的統兵大將,但另一方面又是非常興奮,因為父親在世的時候,曾經多次告誡自己不要去掌軍權,于公于私都是做一富家翁最好不過。
他對父親的這番告誡是相當的嗤之以鼻,父親的才能明明不在徐達常遇春等人之下,卻總是低調行事,自己將門虎子,還要慫?慫一輩子么?
看著吧,父親,李家必定在我的手上發揚光大,成為大明第一世家!
想到這里,他不禁非常豪邁的出列,朝著建文帝行大禮,
“為國討逆,臣敢不領命?”
李景隆本身就儀表不俗,這一番義正言辭的話語配上他的龍行虎步,更是讓朱允炆龍顏大悅,
“好!”
“好!”
“好!”
連說了三個好字后,朱允炆當即下旨,封李景隆為大將軍,率五十萬大軍北伐,并決定親自在長江邊餞行,行“捧轂推輪”之禮,賜“便宜行事”之權。
當消息再次傳到北平的時候,北平的燕王府內眾人的臉色可就精彩了。
五十萬啊!這個數字在冷兵器時代,絕對是個天文數字,幾乎就是國戰了。
當年太祖命令徐達等大將滅元,也不過就是這個總兵力,在河南主攻方向,甚至只有二十五萬人馬,即便如此,也已經是鋪天蓋地,令元廷余孽望風而逃。
這次的兵馬更多,而且根據細作來報,這五十萬雖然是號稱,但實數也有三十多萬,可以說,這是大明帝國有史以來最為強悍的軍事重兵集團。
而自己這邊雖然抓了不少南軍的俘虜,軍隊再一次得到擴充,但撐死也就是湊出十萬兵馬,其中騎兵兩萬。
更不用說這些人大多數都是新附軍,若燕軍能打出軍威,讓他們看到希望,那自然好說,一旦要是打攻堅,或者硬仗,還是要依靠自己手里的那三萬老兄弟。
兵力差距極為懸殊。
要怎么打,在哪里打,這些是大家必須討論決定的。
“南軍勢大,不可硬拼。要切斷敵軍的糧道,才是取勝之根本。”張玉經驗老道,他很清楚,對于重兵集團,每天耗費的糧食與飲水都是海量的,因此糧道是重中之重。
“他們騎兵數目不少,雖然沒有我軍精銳,但只要抽調兩萬人護衛糧道,咱們便很難偷襲,一句話,咱們的騎兵太少了。”朱能有些懊惱。
這次的真定大戰,雖然燕軍取勝,但沒能根本性的取得勝利,還是因為帶去的騎兵太少了,若是多上兩至三萬,南軍那十三萬大軍估計會被一鍋端。
“王爺,其實咱們還有援軍的!”方銳突然來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