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八十章:大宋的性格
- 魂穿趙桓——睜眼汴梁被圍
- 老墨成仙
- 2487字
- 2024-07-26 06:35:00
聽說宋國皇帝竟然否了和議條件,金國皇帝特使完顏希尹頓時大發雷霆,在驛館中砸了不少東西。
聽到這消息,吳敏等人私下一商量,竟然湊了兩車財貨給金使送去,據說京城權貴紛紛慷慨解囊,就連罵相公們最起勁的陳東等太學生們聽說這事后,都難得的夸了相公們幾句……
這事情弄的趙桓極為無語,只覺的心累……
收了禮物后金國使團果然變得好說話了許多,磕磕絆絆的談了五六天,竟真讓李綱把新條件談了下來!
聽說李綱竟然真的按照皇帝要求,和金人談出了個一個比檀淵之盟還優渥的條件。
整個開封都陷入了歡樂的海洋中,似乎大家都真的以為,又將迎來一次百年的和平!
趙桓聽說金人竟真的同意了自己生氣說出的條件,反倒對金人高看了一眼。
……
金國使臣走了,但開封城并沒有恢復平靜,反而更熱鬧了,雖然距離過年還有一段時間,但各種過年的節目已經準備起來了,開封人似乎要把去年耽誤的熱鬧今年都彌補回來。
各處瓦市子每天晚都人滿為患。
一身便服,坐著馬車從城外回來的趙桓看著馬車窗外熱鬧的街巷,忍不住嘆息一聲。
太祖太宗和士大夫對大宋這個國家的塑造無疑是成功的!
這個國家,從上到下,對戰爭,對武功,對開拓的排斥已經深入骨髓了!
這個國家的統治階層,也就是所謂的士大夫階層,對軍事的輕視簡直令人發指!
哪怕是在同樣衰弱的明末,文官士大夫集團中,喜歡軍事,研究軍事的文官也是一大把,明末數得上的名將,將近一半都是文官!
可是宋朝呢?兩宋之交,能稱得上軍事內行文官的幾乎一個都沒有!
唯一一個似乎懂點軍事的張浚,也是去了陜西后才在失敗中慢慢成長的!
翻閱宋朝史料,什么用皮繩把一群馬穿在一起沖鋒的連環馬!什么讓士兵躺在地上,等敵人戰馬沖過來后,再跳起來斬馬腿的以步破騎法……
這些文人,但凡了解一丁點真正的戰爭,也不會寫出這么離譜的臆想!
就是這么一群對戰爭毫無概念的文官,卻跑去以文御武,這跟讓士兵送死有什么區別,童貫都比他們靠譜!
但偏偏宋朝上到宰相,下到黎民,都不認為這有什么不對!
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這種上百年塑造的國家性格,簡直讓趙桓絕望。
要用這么一臺先天武功不足的國家機器,去和金國這樣一個還處于強盛期的騎兵強國作戰,趙桓覺得,自己就算使出吃奶的力氣,收回燕云已經是極限了。
就算他能活的久一點,把金國拖入了衰弱期,后面還有蒙古吶!
如果北宋以目前的情況,按照慣性發展下去,將來蒙古崛起,靖康之變再演一遍都是運氣好的,運氣不好,整個宋朝一波就被蒙古推平了!
鐵木真的那些兒子可比阿骨打的兒子們有出息多了!
說不定,還不如完顏構南宋,在強大的北方壓力之下,始終保持著一定的戰斗力,再借助江南水網地形,頂著蒙古還活了大幾十年。
難道趙桓來這世界一次,百年之后,卻什么也改變不了嗎?
如果是剛剛穿越來的趙桓,也許會覺得,能把發生在這一代人身上的災難推遲,能把兩茬罪變成一次,已經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但今天的趙桓,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功的趙桓,不由升起了更多的野望!
他甚至想要重新塑造這個國家!
他甚至不切實際的幻想,想將這個國家重新塑造成一個,再也不用畏懼北方強盜的強悍國家!
而這,遠比消滅一個金國困難千百倍!
就在趙桓思緒萬千的時候,車隊突然停下。
片刻后,騎著馬的高俅從前面跑過來,趴在車窗上說道:“官家,前面街巷狹窄,有馬車當了道路,對方已經再想辦法后退讓路了。”
開封人多地少,封建時代的城市管理你也難以要求太多,所以這街巷中店鋪占道經營的情況十分嚴重,趙桓如今乘坐的這輛四輪馬車又比較寬大。
趙桓探頭向外看了一眼,發現對面也是一輛四輪馬車。
李家的四輪馬車推向市場也有一段時間了,據說生意還不錯,趙桓出宮也看見過幾次,但大都是用來載貨,達官貴人們似乎還不習慣乘坐這種馬車出行,他們更愿意做轎子。
實際上,做過轎子和馬車后,趙桓已經完全理解了這個時代的人為什么喜歡做轎子而不喜歡坐馬車。
因為這個時代的馬車都沒有減震。
現代人坐車,減震稍微硬一些,就覺得顛。
他們是沒有辦法想象,一輛沒有減震彈簧,連輪子都沒有輪胎的馬車,走在鄉間土路上,乘坐起來是什么感受!
那種體驗感,拍馬也比不上以人和轎杠為減震彈簧的轎子。
趙桓現在坐馬車,屁股下面都要墊上厚厚的被子,就這,都顛的受不了,出了城就要下車換馬騎。
他已經抽空畫出了減震板簧的設計圖,讓李家和陳家去研究。
哪怕用昂貴的百煉鋼,也要想辦法吧減震板簧給自己做出來!
發現對面竟然是一輛載人的馬車,趙桓頓時來了興趣,問道:“這誰家的馬車?”
高俅露出一絲玩味的笑容,說道:“李師師!”
“哦,是她!”趙桓聽到這個大宋朝第二有名女人的名字,頓時來了興趣,說道:“請她過來說說話。”
高俅忙收斂了臉上的笑容,“是。”
離開趙桓的馬車,高俅抹了把臉,騎馬向前走去。
不一會,他來到對面的馬車前。
馬車旁邊一個車夫,一個丫頭,一個護院正急的滿頭大汗,這巷子狹窄,馬車難以掉頭,這馬車又沒有倒擋,想要退出巷子,談何容易。
前面堵的可是高太尉的車架,萬一怪罪下來,他們可吃罪不起!
若是往日,他家姑娘也能和高太尉說上話,可如今道君皇帝失勢,他家姑娘的臉也就沒那么大了。
這時候,一個身穿紅袍的中年人騎馬過來。
車夫和護院還不認識,但李師師的丫頭卻是見過高太尉,嚇得急忙跪在地上,討饒道:“太尉恕罪,實在是道路狹窄,還請太尉稍微寬限些時候。”
高俅笑呵呵道:“不妨事,不妨事,你們慢慢弄……你們這點人,確實弄不好,我一會叫幾個軍漢過來幫忙。”
這高太尉的態度可比之前過來的那個小校客氣多了。
還不等幾人感嘆高太尉好涵養,就聽高太尉說道:“我家公子請師師姑娘過去說說話。”
原來如此……
丫頭知道,能被高太尉稱一聲我家公子,那可不得了,她正要去叫馬車里的姑娘,卻見馬車門被打開,李師師竟然自己走了出來。
丫頭急忙上前,扶著自家小姐下了車。
李師師下了車,沖著馬上的高太尉萬福道:“民女拜見高太尉。”
高俅忙下馬道:“師師姑娘別來無恙?”
“好叫太尉知道,拖陛下洪福,趕走了金人,這汴梁又恢復了熱鬧,民女倒是過得下去。”說道陛下的時候,她那一雙美目瞟了一眼對面的馬車。
高俅頓時知道,這聰明的女人八成猜到了召見他的人是誰。
“汴梁的繁華,豈能少了師師姑娘的歌喉舞藝!我家公子請姑娘過去一敘。”
“但所愿,不敢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