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四十五章:哭!
- 魂穿趙桓——睜眼汴梁被圍
- 老墨成仙
- 2300字
- 2024-07-09 18:00:00
和姚王大軍將騎兵放在外面遮蔽步兵不同,種師道撤退時,將騎兵藏在了步兵陣內部!
種師道將四十個步兵營在曠野上排列出四個長長的縱隊,這四個縱隊分成左右,各有兩層,將輜重,騎兵包夾在內。
兩個縱隊的步兵,長槍兵在最外層,神臂弓兵在最內層,大斧兵位于中間。
一旦遇到金軍騎兵攻擊,他們向外轉身,就能迎戰(zhàn)。
在這支長長的軍陣的隊頭和隊尾各有四個之前面對金軍鐵浮屠沖擊的步兵營,他們已經補充滿員。
此時的這支軍隊,相比于四天前或許稍顯疲憊,但士氣比那天更加高昂,無論金軍如何沖殺,都毫不動搖。
姚平仲的騎兵被放在步兵中間,以數百上前人一股,每當金軍騎兵發(fā)動襲擾,被步兵擋住,向后撤退時,騎兵就會從步兵方陣間隙中沖出,對金軍騎兵銜尾反擊,每每都有不菲戰(zhàn)果。
這支騎兵就像一個絕境戰(zhàn)士握在胸前的匕首,他用身體當著敵人的撕咬,總在關鍵時候,才奮力刺出,給敵人增添痛苦的傷口。
正是因為這支騎兵的存在,讓金軍的襲擾進攻變得不那么果決鋒利,步兵的壓力也隨之減輕。
這支宋軍就以這種古怪的戰(zhàn)法,且戰(zhàn)切退,竟然從完顏活女和完顏速拔離以逸待勞的一萬騎兵中如磐石般穿過。
一萬金軍鐵騎竟然根本攔不住!
騎兵用來進攻,無疑是鋒利和迅捷的,但如果用來阻擋和防守,就遠不如步兵堅韌和穩(wěn)定。
最終,這支步兵在三萬騎兵的環(huán)繞撕咬下,緩慢而堅定的行進到團柏鎮(zhèn)!
團柏鎮(zhèn)是位于太原平原的南部邊緣,大約是今天山西祁縣中部的峪回鄉(xiāng)左近,背后就是祁縣南部山區(qū)
眼看著這支宋軍進入了不適合騎兵作戰(zhàn)的山區(qū),粘罕只能恨恨收兵!
即使婁室已經帶著騎兵前來匯合!他也不敢進入山區(qū)和這支步兵交戰(zhàn)。
而實際上,種師道的這支步兵的體力也快到了極限,全靠旺盛的士氣撐著!
這三天中,這支宋軍白天一邊行軍,一邊抵抗金軍騎兵的襲擾,晚上也只能輪流穿甲坐地休息,很多人四天時間,加起來也沒睡到幾個小時,很多人站著,甚至走著都能睡著!
軍中糧食也不多了,金軍退去后,種師道就下令口糧減半!
盡管又累又餓,但行軍的士兵們卻顯得興高采烈,傍晚的時候,他們走到了大山深處,一個叫南關鎮(zhèn)的小鎮(zhèn)。
在五代時期,這里本是分隔太原地區(qū)和晉東南的重要關隘,但隨著北宋年間人口繁衍,在太原平原南部的這片不算太高的山區(qū)漸漸遷移人口開墾出了許多村落,讓這片原本覆蓋著森林自然天塹變成了通途,南關也就失去了用途,變成了小鎮(zhèn)。
宋軍在南關鎮(zhèn)半買半搶了些糧食,終于吃了一頓飽飯,休息一夜,第二天繼續(xù)南行。
過了南關鎮(zhèn),就進入了威盛軍,沿途補充,大軍終于沒再餓肚子,傍晚,大軍進入了威盛軍城。
大軍回到軍營,大部分士兵顧不上還餓著肚子,一個個倒頭就睡!
第二天一早,一些士兵就被哭聲吵醒,還沒睡夠的兵士們自然是滿嘴咒罵那些一大早嚎喪的人,但當他面知道別人為什么哭之后,頓時就沒了睡意,瞬間哭的比別人還大聲。
因為,種相公死了!
種師道強撐著回到威盛軍衙門就從馬上倒了下來,好在他的親衛(wèi)早就在留意著他的狀態(tài),沒讓他摔著。
但即便如此,這個已經油盡燈枯的老人也一下子進入了彌留之際。
他只留下一些只言片語,就迅速咽了氣!
一瞬間,軍衙上下,就響起了一片哭聲!
如果不是士兵們太困了,他們昨天晚上就會被吵醒。
不但種家軍哭,連姚平仲麾下的騎兵們也哭成一片,甚至連姚平仲都哭的兩眼通紅!
姚平仲作為姚古的養(yǎng)子,能被當做姚家接班人培養(yǎng),當然不可能是個草包,其人不但武藝高強,熟讀兵書,在騎兵指揮上,更有著極高的天賦,是姚家不可多得的俊彥。
只是不夠穩(wěn)重,容易輕敵冒進,但對年輕人來說,這本不算什么缺點。
自視甚高的姚平仲原本并不將種師道這種老將放在眼里,但這次親眼看到的勝利,卻讓姚平仲對種師道佩服的五體投地,能做到短時間內讓一支軍隊化腐朽為神奇,在姚平仲看來,古之名將,也不過如此!
和河北來的新兵蛋子不同,西軍的騎兵們都是老兵油子,戰(zhàn)斗力先不說,眼光是有的,這次種師道的指揮,讓這些老兵油子殺的舒服又過癮,他們都已經將種師道看做了不世出的將星,狄青那樣的軍神級人物!
只要是軍人,就沒有不崇拜名將,不想跟著名將的,所謂一將無能累死三軍,但如果反過來,能跟著一個常勝將軍,那也是軍人最大的幸運。
甚至有些人已經開始幻想跟著老種相公封候拜將了!
但現實就是這么殘酷。
……
很多人認為北宋無名將!
但趙桓并不這么看。
在趙桓看來,宋軍打不過金軍,并不是金軍的將領們有多么厲害,而是北宋的軍事制度出了問題。
宋軍和金軍打,就像一個拿著短刀的人,跑去和一個拿著長槍的人比武,除非你武功高過對方十倍,否則必死無疑!
雖然粘罕,斡離不,婁室,銀術可攻宋勢如破竹。
雖然種師中,姚古,姚平仲,折可求,等人一敗涂地。
但趙桓并不認為,粘罕,斡離不,婁室,銀術可,就都是不世出的名將,而種師中,姚古,姚平仲,折可求都是遠遠不如的庸將。
就像美國進攻伊拉克,勢如破竹,就像大人打孩子,但沒有人會認為這是美軍的將軍們比伊拉克的將軍們高明造成的!這其實是整個軍事體系和技術的碾壓和勝利。
金宋亦然。
否則,為什么當世名將全都出在了完顏家?還真有天命不成?
說白了,完顏家的勝利,其實是金國軍事體系的勝利!
種師中,姚古,姚平仲,折可求的失敗,并不是他們個人的失敗,而是大宋這個平臺的失敗!
如果有人能給種師中,姚古,姚平仲,折可求他們配一支和金軍一樣的騎兵,充足的馬匹,那么勝負顛必定未可知。
種師道無疑是一個軍事天才,甚至都不用給他一支強大的軍隊,只需要給他指明了一個方向,他就立即自行突破了大宋這個軍事平臺的天花板!
……
種師道留下的遺言很簡單,那就是把這支軍隊帶回開封交給陛下,并將他記錄這場戰(zhàn)斗的一個小冊子獻給陛下!
趙桓拿到這個小冊子,聽種師道的衛(wèi)隊長的講述,一時間竟繃不住他一直努力維持的喜怒不形于色的深沉模樣,淚水止不住的滾落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