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認識人的氣血之源——脾胃

我們身體中的胃和脾相互配合,才能將營養供應至全身,幫助我們身體得以和諧地運轉。胃的主要功能是將食物進行初步的消化,脾的主要功能就是將營養輸送到全身。脾胃能幫助人體獲得能量,也是維持正常新陳代謝的關鍵。

脾胃是人體的后天之本,養生要重視脾胃

中醫里有句話說得好:“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可見脾胃在我們的身體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身體中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由脾胃將食物轉化而得來的。脾胃是人生存的根本即“后天之本”。脾是五臟之一,性質屬陰,胃是六腑之一,性質為陽,脾胃互為表里,因此雖然脾胃是人體兩個不同的器官,但卻聯結密切、共同運作。

先來說胃,胃的主要功能是受納和腐熟。所謂受納就是接受和容納,腐熟就是食物經過胃的初步消化,變成粥一樣的半液體物質即食糜。食物的營養是我們人體的生理活動和氣血津液的來源,因此可以說胃是“水谷氣血之海”。胃氣充足是我們身體健康的保障。

脾胃是臟腑的中心

腎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作為臟腑的中心,與其他臟腑有著密切的聯系,脾胃好了,我們的身體才能正常地消化食物、和諧運轉,可見脾胃的重要性所在。

營養的吸收單靠胃是不夠的,胃必須要和脾來配合,才能將營養供應至全身。脾的主要功能就是輸送和吸收,食物在胃中進行消化后,剩下的要有賴于脾的輸送和運轉功能,向上將營養輸運到肺,向下將營養輸送到膀胱,這樣才能為精、氣、血、津液提供足夠的養分,是人體獲得有效能源和維持正常代謝的關鍵環節。

可見,身體營養元素的吸收離不開脾胃,“四季脾旺不受邪”,說明了在一年四季中,如果脾胃的功能旺盛,身體就不容易受到病邪的侵襲,由此可以看出脾胃在疾病治療和養生中的重要性。脾胃居中土,是臟腑的中心,與其他臟腑關系很密切,脾胃患病很容易影響其他臟腑,而且根據五行關系,很容易出現相生相克的疾病傳變現象。

脾:輸送和吸收營養(圖實為脾臟,此處代指脾)

胃:受納和腐熟食物

脾胃作為人體的后天之本,要想有好的身體、健康的體魄,我們必須要重視對脾胃的保養。日常生活中我們就要對脾胃悉心調理,不要等到脾胃出現問題時,才花大價錢去治療。平常保護好胃氣,盡量在飲食、精神、起居、勞逸等方面進行保養,以達到健脾和胃、延年益壽的目的。

人體的能量“加油站”——脾胃

正如行駛的汽車如果沒有了汽油會熄火停車一樣,脾胃是人體的能量“加油站”,脾胃掌管著我們身體中能量的吸收和分配。如果我們的脾胃不好,那營養的吸收和運輸就會出現問題,器官得不到充足的營養就會降低自身機能,導致代謝減速,甚至最后還會罷工。長期下來,我們的身體就會出現各種問題,只有脾胃好了,人體所需能量充足了,我們的身體才能和諧高效地運轉。

中醫學稱脾胃是水谷之海,氣血之源,是維持人體正常活動的營養加工廠。脾胃處于身體的中間位置,相互為表里,脾為臟,胃為腑。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胃主降,脾主升。脾胃相互分工合作,使濁氣下降,清氣上升,維持著我們身體的飲食消化、吸收和廢物的排出。脾胃功能與其他臟器組織有著很緊密的關系,直接影響著人的壽命,以及與疾病發生的相關性,脾胃在人體機能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脾胃是人體的氣血生化之源

我們的身體如果經常會覺得虛弱、四肢無力,又或者身體有營養不良等情況發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的脾胃出了問題。脾胃可以幫助我們的身體吸收和運輸能量,是氣血的來源。

脾胃作為我們身體的營養來源,為我們的身體提供能量:

第一,脾胃為四肢提供能量。我們的四肢與身體需要脾胃供輸的營養來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全身的肌肉會因此變得更豐滿發達,并日趨強壯。如果我們的脾胃出現問題,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四肢變得營養不足、無力倦怠,很多人明明體重很足,手腳卻沒有勁兒,原因就在于脾胃虛弱。

在我們成長發育的過程中,脾胃起著吸收和運輸營養的作用,正因為有著健康的脾胃,我們才能更好地成長。

第二,脾胃運化影響口味。我們口味的正常與否、食欲的好壞都與脾胃相關,如果脾胃的能量供給不足,那么就會出現口淡、口甜、口膩等口味異常的現象。

第三,脾胃與氣血聯結密切。一個人如果胃氣強健,那么五臟的整體功能也會很旺盛,反之,如果脾失健運或者胃氣虛弱,那么會使血液的生化不足,造成脾不統血,導致各種失血,可能引起心血不足等心脾癥狀。

脾胃作為人體的“倉廩”,是我們身體的能量“加油站”,擁有好的脾胃我們的身體才會更加和諧、健康地運轉。

幫助營養消化、吸收的“中轉所”——脾胃

脾胃是人體氣血生化的來源,器官發育、身體生長所需的一切營養物質都要靠脾胃供給,可以說,脾胃就是我們身體的“糧庫”。

我們在進食的過程中,食物會先經過咀嚼,然后下咽至胃,由胃來接納。之后胃會將食物腐熟變成食糜。這時候就要發揮“脾主運化”的功能,將食糜運送到十二指腸、空腸。在這一系列的消化過程中,食物在胃腸激素的作用下,會促進胃蛋白酶等消化酶的大量分泌。而“脾氣主升”這時候就會將氨基酸、葡萄糖等營養物質,經氣、血、津液的運行而輸送到全身。簡單來說脾胃就是幫助我們身體進行營養消化、吸收的“中轉所”。

腸胃吸收好了,我們的身體才能吸收更多的營養。但是,如果想讓脾胃能夠最大程度地幫助消化,我們最好要遵守五個飲食小規律:

第一,要做到均衡飲食。現在人們的飲食結構不太均衡,大魚大肉吃得多,水果蔬菜攝入得少,這樣就加重了腸胃負擔,影響消化吸收,因此要均衡飲食,控制好肉類的攝入。

第二,要做到規律飲食。想讓腸胃吸收好,一日三餐要按時吃,不能饑一頓飽一頓的,這樣對腸胃損害非常大。

第三,適度飲食很重要。暴飲暴食對腸胃的刺激最大,飯吃七八分飽最好,不能看見好吃的就吃起來沒完,不喜歡吃的就餓肚子。

第四,要選擇健康的食物。自己在家做飯既干凈又鍛煉廚藝,不要經常吃飯店的菜,特別是街頭小販做的小菜、麻辣燙等,添加劑過多,大都是地溝油,特別傷腸胃。

暴飲暴食傷害腸胃功能

遇見好吃的往往會盡興地大吃一頓,即使吃飽了還會繼續吃。經常這樣暴飲暴食會紊亂腸胃的消化功能,導致脾胃功能受損。

第五,根據季節搭配食譜。我們應該根據季節變化調理飲食,不吃過于辛辣、偏涼的食物,以免對腸胃刺激過重。夏天天氣炎熱也要少吃涼類食物,冬天水果最好用開水或者其他加熱方式稍微加熱,減少對腸胃的刺激。

除了飲食上有各種技巧要注意,生活中還有很多小方法可以幫助腸胃提高消化能力:

第一,多喝酸奶。每天晚上睡覺前喝一杯酸奶,能補充腸道的有益菌,對修復和護理腸道非常有幫助。注意酸奶要選擇益生菌含量多的,如果天氣冷,酸奶要溫一溫,但不要用開水燙。

第二,腹部按摩。如果感覺腸胃不舒服,消化不好,可以自己進行簡單的腹部按摩。一般按摩首先是中脘穴,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的中央。然后是天樞穴,位于肚臍左右兩拇指寬處。按摩手法要輕柔,時間上可以自己掌控。

均衡的飲食是保證脾胃健康的首要條件,蔬菜和水果更有利于消化和吸收,能讓脾胃更好地運轉。

中國人常說:“民以食為天。”脾胃作為我們的消化器官,是運化水谷精微的樞紐,脾胃的消化功能一定要順暢。脾胃功能健全,營養吸收得好,整個人就有精氣神兒,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生活中。重視脾胃的保健,就是對我們自己的身體健康負責。

脾胃不和,氣血兩虧身體差

脾胃在我們身體中的運作,就好比汽車上的發動機,一旦汽車的發動機出現問題,那整個汽車的行駛就面臨著大問題。脾胃作為臟腑的中心,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我們的身體是否能夠應對繁忙的生活壓力。

如果我們的脾胃不和,配合不協調,那我們的身體就會出現很多問題。

第一,脾胃不和,影響身體的血液循環。脾胃如果運轉不協調,血液循環就會不通暢,進而影響到我們身體及內臟的運轉,嚴重時甚至會影響到心臟造成供血不足,最后影響到我們的精神狀態。

第二,脾胃虛弱,身體元氣差。脾胃氣如果不足,過于虛弱,就會影響我們身體的元氣,整體對營養的吸收功能都會減弱。營養跟不上會紊亂我們的消化系統,導致經常性頭暈、四肢無力、臉色暗黃,長期以往這些小疾病會慢慢累積,直到拖垮我們的身體。

第三,脾胃不和,精神萎靡。身體消瘦、沒有食欲、精神不集中,這些都是脾胃不和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負面影響。工作中沒辦法集中注意力,容易暴躁,很大程度上都是脾胃出了問題。

脾胃不和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的身體狀況。中醫認為“思慮過度,脾氣郁結,久則傷正,運化失常”。想要解決脾胃運轉失常的問題,我們要避免以下幾點:

第一,焦慮情緒不可取。脾胃不好,精神狀態差。反之,經常抑郁、憂傷也會影響到脾胃的健康。在生活中,要盡量保持樂觀的心態。

第二,拒絕吃飯不專心。邊吃飯邊思考問題,又或者把商務談判、工作會議帶到飯桌上的做法并不可取。吃飯最忌諱分神,會影響到脾胃的正常消化功能。

第三,少吃刺激性食物。飲食上要盡量避免吃一些刺激性和難于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干硬和黏性大的食物,一些生冷性的食物也要盡量少吃,這些食物很容易加劇脾胃不和。

第四,不可囫圇吞棗,不加咀嚼地吞咽食物。細嚼慢咽是養胃的重要原則。如果有條件,推薦大家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即兩次正餐間加一餐,每餐要少食,加餐多為茶點類。

緊張、焦慮等不安情緒會危害脾胃健康,脾胃不能和諧地運轉,人的氣血就會供應不足,導致身體機能下降。

如果我們的脾胃已經出現了問題,那么我們就要積極應對。在中醫的子午流注中,足陽明胃經流注時間為7~9點,足太陰脾經流注時間為上午9~11點。根據以上時間,我們可以制定一套相應的治理脾胃不和的法則:

第一,早餐要吃得飽。早餐應以主食、五谷為主。經常不吃早餐的人,臉色暗淡,沒有光彩,所以一定要吃好早餐。

第二,中餐以主食+搭配的食物為宜。因為脾主運化,需靠高能量來運化水濕。另外,中餐不宜吃冰,最傷脾。現代人為了減肥常只吃菜不吃飯,或僅吃蔬菜和水果都是不夠的。菜類一定要有青、赤、黃、白、黑五色和酸、苦、甘、辛、咸五味并重,主食則以五谷為重,才可長保健康,而且最好吃七分飽,節制飲食以養脾。

第三,晚餐要吃好。晚餐最好在18點以前進行,并且不要多吃,保證營養即可。

脾胃調養好了,后天的運化得到調節,我們才會體健少病。

讀懂各種脾胃癥狀:與脾胃相關的中醫名詞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見說脾虛或者胃虛,但是對這一概念并沒有比較確切的了解,在這一節里向大家做一個小小的說明,方便大家更好地理解與脾胃相關的知識。

脾氣虛:

脾氣是我們中醫里面特有的概念,我們身體的很多功能都是由脾氣決定的。脾氣虛其實就是指脾的運化功能發生了失調,不能按原本的功能正常工作,我們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不能正常地被運輸到全身,這樣我們的健康就會受到威脅。可以說,脾氣好身體才結實。

脾氣虛的癥狀:

平時容易乏力,飯后容易困倦。很多朋友會有吃過飯后覺得非常疲倦,容易打瞌睡的癥狀,這通常與脾氣虛相關,因為身體過多的能量用于消化食物,大腦的供血量減少,會容易疲倦,頭腦不清醒。

手腳軟弱無力。我們身體的肌肉是歸脾管的,如果脾氣虛弱,反映在身體上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手腳容易無力。手上沒辦法拎較重的東西,且走路時間稍長就會上氣不接下氣。

少食體胖。生活中很多朋友飯量很小,吃的東西也比正常人少,可是卻很容易發胖,這類癥狀也是脾虛導致的。脾氣虛代謝能力就會下降,很容易引起肥胖。

另外,脾氣虛的人也可能有消瘦的傾向,攝入水谷不容易被吸收;睡覺時流口水或者睡眠時目露白睛,以及大便不成形也可能是脾氣虛的表現。

治療方法:

對于脾氣虛的朋友,生活中可以吃人參養榮丸或者人參健脾丸來強健脾氣。人參健脾丸可以長期吃,對于脾虛引起的諸多癥狀有很好的功效。

生活中我們要細心留意各種身體癥狀,分清脾胃問題的不同表現,對癥治療才能擁有好脾胃。

“生脈飲”益氣的效果也非常好,需要注意的是“生脈飲”有黨參方和人參方,因此,如果癥狀不是特別明顯,服用黨參方的“生脈飲”即可。

脾陽虛:

又被稱為脾胃虛寒,指的就是脾的陽氣虛弱,而陰氣過剩的癥狀。脾陽虛可以是脾氣虛加重的后果,素體陽虛,久居寒室,長期吃生冷食物、飲食時間不規律、不注意身體保溫都會使陽氣受到損害,久而久之就變成脾陽虛。

脾陽虛的癥狀:

手腳冰涼、容易怕冷。脾陽虛就是陽氣受到破壞,身體熱量會較之健康體質有所降低,因此如果自身比其他人容易怕冷,夏天也會手腳冰涼,不能耐受寒涼飲食,那么十有八九是脾陽虛引起的。

吃生冷食物、受涼后容易腹脹、腹痛,甚至腹瀉清谷。脾陽虛通俗來講就是身體消化吸收的器官功能開始下降、不足,人體的能量開始缺乏,身體的血液流通不暢。因此當我們吃了生冷食物之后,消化系統的功能沒辦法完全發揮,就容易引起腹脹、腹痛。

治療方法:

對于脾陽虛的人要注意少吃性寒的食物,冷飲也要盡量少吃或者避免空腹吃。如果進食了生冷食物,感到脾胃不適,一定要及時多喝一些熱粥或者米湯來保養脾胃。

還可以多吃具有溫陽散寒作用的食品,或者熱量較高的食物,比如牛羊肉、魚肉。

對于經常腹脹的朋友也可以服用理中丸,可以有效緩解腹脹、腹痛,溫陽健脾的作用很好。

脾不統血:

是指脾氣虛弱,不能夠統攝血液,致使血液容易溢出脈外。脾胃是氣血之源,脾運健旺,氣血才會旺盛,血液得以在血管內運行而不至于溢出脈外。反之如果脾胃虛弱,氣血就會虛虧,血液不按規定的路徑循環,造成出血傾向。脾不統血可以說是脾氣虛的一種特殊表現。

脾不統血的癥狀:

不容易止血或者月經過多。脾不統血主要是脾氣虛弱導致的,脾氣虛便不能夠統攝血液,這種情況容易導致女性月經期間出現月經過多的癥狀。

治療方法:

對于脾不統血的朋友,主要就是以補脾氣、氣血為主。

出現脾不統血的癥狀可以服用人參歸脾丸,特別對月經過多有很好的療效。另外,我們也可以煎黃芪來服用,再加入幾顆紅棗,補氣益血的效果非常好。注意,陰虛有內熱的人要謹慎食用黃芪。

胃陽虛:

又被稱為胃虛寒,指的就是胃的陽氣不足。原因主要是由飲食不規律、生冷食物吃得過多所致。

進食后不消化。很多人生活中會有飯后覺得肚子不舒服,甚至胃痛,出現食物不容易消化的癥狀,其實并沒有吃很多硬性或黏性的食物。出現這些現象主要是由于胃陽虛引起的,胃主消化,胃的陽氣不足,消化功能就會受到影響。

總喜歡吃溫熱食物。如果在飲食上總想吃較為溫熱的食物,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出現了胃陽虛的癥狀。胃部陽氣不足,身體會發出信號想要多吸收溫熱的食物來進行調理。

調理胃陽虛我們可以多吃一些暖胃祛寒的食物,牛羊肉、南瓜都是不錯的選擇,對胃部有很好的保養作用。

胃陰虛:

胃陰虛指的就是胃的陰液不足表現的癥狀,造成胃陰虛的原因可能是長期有胃病未治愈,或者日常辛辣食物攝入過多,平常生活中憂思過度也容易引起胃陰虛。

胃陰虛的癥狀:

食欲較好卻不能夠多吃東西。如果生活中總想吃飯,但吃不了很多就有飽腹感,還伴隨有口舌發干的現象,這時候就要留意可能出現胃陰虛的問題了。

大便干燥。胃主管消化,食物會在胃中腐熟變成食糜,如果出現大便干燥的癥狀,有可能是胃陰虛。胃的陰液不足會直接影響到食物的消化,排便功能也會受到直接影響。

患有胃陰虛的朋友平常可以多吃一些銀耳、苦瓜、魚肉、百合、綠豆等滋陰的食物,可以幫助我們達到滋陰清火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胃陰虛的朋友一定要少吃辛辣和溫熱性的食物,辛辣食物會強烈刺激胃黏膜,溫熱食物如羊肉、狗肉,這些都可能會加劇胃陰虛的癥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彰化县| 土默特左旗| 纳雍县| 铁岭县| 革吉县| 博野县| 汾西县| 吴桥县| 利辛县| 从化市| 思茅市| 姚安县| 古丈县| 安阳县| 福州市| 池州市| 和龙市| 墨脱县| 宜昌市| 兴化市| 屯门区| 凯里市| 昔阳县| 习水县| 永修县| 凤山市| 双辽市| 潍坊市| 淄博市| 龙里县| 烟台市| 扶余县| 徐州市| 永修县| 凭祥市| 涪陵区| 托里县| 廉江市| 思茅市| 汤原县| 宜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