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募股權:“募投管退”全流程實戰指南
- 陳雪濤等
- 3010字
- 2024-06-28 19:08:18
1.2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主要類型
1.2.1 VC/PE投資基金
按照投資邏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可以分為VC和PE(如表1-6所示),二者的區別如下。
表1-6 經典VC和經典PE的對比

● VC投資基金:主要向處于創業各階段的未上市初創型及成長型企業進行股權投資的基金(新三板掛牌企業視為未上市企業),多數為高新技術企業,投資期限至少為3~5年。對于市場所稱的“成長基金”,如果不涉及房地產、上市公司定增、基礎設施、首發企業股票、上市公司可轉債、上市公司可交債、上市公司股票(所投資的企業上市后參股企業所持股份的未轉讓部分及其配售部分除外),按照創業投資基金備案;如果涉及上市公司定向增發的,按照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中的“上市公司定增基金”備案。
● PE投資基金:投資包括未上市企業和上市企業非公開發行和交易的普通股(含上市公司定向增發、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等),可轉換為普通股的優先股和可轉債等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從國內投資領域來看,VC與PE投資基金的界定仍然不夠清晰,這主要是由于:其一,國內對VC與PE投資基金的主要劃分標準是目標企業所處的成長階段,但企業所處的成長階段并不容易被清晰界定。以往對一家創業公司而言,其通常需要完成E輪或F輪融資之后,才會進行IPO上市,不同的融資輪次也反映了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而近幾年為了適應企業的發展,資本市場的設計也更有助于企業融資效率的提升,大部分企業在完成C輪融資后就可以準備掛牌或申請IPO,因此,企業所處成長階段的不易界定也就造成了VC與PE投資基金具有一定的重合性。其二,VC與PE投資基金的管理人實際上屬于同一類群體,其既可以發行PE投資基金,也可以發行VC投資基金,而且這類管理人在填報基金備案類型時具有極大的自由裁量權,不需要明確說明是注冊“創業投資公司”還是“私募股權投資公司”,雖然備案材料以及各地金融局要求稍有差異,但完成備案后,對二者的投資范圍及階段并沒有明確規定(房地產、上市公司定增、基礎設施、首發企業股票、上市公司可轉債、上市公司可交債、上市公司股票等明確禁止創業投資公司參與投資的標的除外)。不過在進行備案時,必須對基金類型進行明確,即單一的基金只能選擇一種基金類型進行備案。
1.2.2 風險/并購/產業投資基金
從投資工具角度來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可以劃分為風險投資基金、并購投資基金和產業投資基金三種類型,如圖1-2所示。

圖1-2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分類
◆風險投資基金
風險投資基金又稱創業基金,主要向處于各個創業階段的未上市成長型企業進行股權投資,以期所投資創業企業發育成熟或相對成熟后,再通過股權轉讓來獲取資本增值收益。
實際上,創業基金運作的目的并非對目標企業進行控股,而是通過部分股權為創業企業提供資金、資源或管理方面的援助,以帶動目標企業成長,獲得資本增值。當目標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并成功上市后,創業基金的投資者可以將其持有的股票出售,從而獲得可觀的收益。
◆并購投資基金
并購投資基金指的是對企業進行財務性并購投資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通過購買的形式對企業的存量股權進行投資,不為企業提供任何增項資金,只是一種所有權轉移的投資方式。
其與風險投資基金的不同之處在于,風險投資基金主要投資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早期企業,通過幫助企業發展壯大而獲利;并購投資基金主要投資價值被低估的企業,通過對被投企業進行重整而獲利,投資周期比較長。在具體的運作過程中,并購投資基金又可以分為三種模式: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與上市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投資上市公司;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與上市公司聯合設立并購基金。
并購投資基金往往期望以更高的杠桿率進行收購,因此,并購投資基金的本質是杠桿收購基金,這就使得并購投資基金具有了杠桿收購基金的特性,如表1-7所示。
表1-7 并購投資基金杠桿收購特性的表現

◆產業投資基金
產業投資基金又稱實業投資基金,指的是為了獲得預期收益,用貨幣購買生產要素,將貨幣收入轉化為產業資本,形成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無形資產的經濟活動,是對企業進行股權投資和提供經營管理服務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投資方式。根據目標企業所處階段的不同,產業投資基金可以分為種子期或早期基金、成長期基金、重組基金等。
相較于其他類型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具有以下五大特點:
● 投資對象主要是非上市企業;
● 投資期限一般為3~7年;
● 積極參與被投企業的經營與管理;
● 基金所投項目之間有產業鏈耦合的關系;
● 投資目的是基于企業以及企業所在產業的潛在價值,通過投資推動企業發展,選擇合適的時機,將企業推廣至產業相關價值鏈條中,從而通過收購或獨立掛牌退出而實現資本增值。
1.2.3 初創、成長、IPO前以及并購階段投資基金
按照投資對象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如圖1-3所示),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可以分為初創期、成長期、IPO前以及并購階段的投資基金。

圖1-3 企業的發展階段
◆初創期投資基金
投資對象主要處在種子輪或天使輪融資階段。
種子輪估值不超過1500萬元,產品尚未成形,主要靠創意來打動投資人。這個時期只有極個別的早期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會參與,大部分尋求的是3F(Family、Friend、Fools)。
當項目到了天使輪,類似于真格基金、創新工場等早期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會參與。這時候投資公司看重的是企業的初步產品以及通過一定收入或流量數據能夠驗證其可行的商業模式,通常估值不超過3000萬元。
當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投資的對象是處于初創期的企業時,其可能會獲得非常高的回報,相應地也需要承擔較高的風險。由于企業在這個時期未來的發展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因此特別需要基金管理人進行詳細考察和慎重選擇。
◆成長期投資基金
成長期的創業企業通常包括從A輪一直到Pre-IPO以前全部輪次的企業。由于當下資本市場渠道逐步拓寬,企業股票公開發行的門檻逐漸降低,通常到C輪往后就可以進入Pre-IPO輪了。
這個時期的企業產品明確、商業模式開始成熟,也有一定的用戶基礎,進行股權融資的目的主要是擴大產量和商業模式復制以擴大市場份額。因此,根據不同的商業模式,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投資決策主要根據項目的產品和數據來做決定。
由于企業的發展受多種因素影響,有時對企業是處于初創期抑或是處于成長期并不能進行明確劃分,因此,在某些國家或地區成長資本也被劃入創業資本的范疇。這個階段比較有代表性的有達晨創投、啟賦資本等私募股權投資。
◆IPO前投資基金
Pre-IPO階段的企業主要涵蓋C輪到上市前全部輪次的企業。投資公司此時看重的除前述輪次提到的全部指標外,更加突出關注企業的收入/利潤情況。此時,企業通常已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處于某個細分領域行業已有3~5年的水平。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加入除了為企業帶來資金支持,也會給企業對接相應的產業資源。CVC、戰略投資公司通常也是在這個階段參與最多。
當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選擇處于IPO前的企業作為投資對象時,其退出方式通常為在企業成功上市后出售所持有的股票。
諸如摩根士丹利、高盛等知名投資基金,其不僅是投資銀行家,也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作為投資銀行家,其能夠為投資對象上市提供支持;作為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其實力更能為投資對象“背書”,有助于企業上市后股票的發售。此外,復星資本、九鼎投資等也是這個階段比較有代表性的參與者。
◆并購階段投資基金
當企業上市后,其未公開交易的股權也可以成為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投資的對象。上市公司可以一定的折價率出售該部分股權以擴大所擁有的資本(定向增發),以達到資金重組、產業并購、資本擴張的目的。這個階段比較有代表性的有硅谷天堂、黑石投資等私募股權投資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