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1 引言

隨著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的轉移,以及農地流轉規模的擴大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我國以農戶為主的農業經營主體之間的農地—勞動匹配關系產生了顯著的差異,已經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農業勞動力市場。這種自發形成的農業勞動力市場對于農業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以及穩定農業產出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農村和農業本身的特點,我國農業勞動力市場雖然在各個局部區域內部形成了統一的市場,但總體來看農業勞動力的流動范圍受限,主要在本村及鄰近村莊流動,跨區域的流動較少,區域之間存在顯著的分割性特征(Bowlus and Sicular,2003;唐萍萍、李世平,2011;馬小勇、孫逸戈,2021)[1][2][3]。圖2-1顯示了各省份的農業勞動力價格的平均值及其標準差。從圖中可以看到,無論是各省份之間還是各省份內部,農業勞動力價格都存在明顯的差異,這說明農業勞動力市場的確存在較為明顯的分割性的特征。

圖2-1 各省農業勞動力價格的平均值及標準差

資料來源: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市場分割背景下的農業勞動力配置效率研究”課題組的電話調查,具體參見后文說明。
注:圖中的單位為元/工。“工”是我國農村度量農業勞動量的粗略單位,為1位勞動者1天的勞動量。

地區間市場分割的主要決定因素是貿易成本,包括運輸成本以及由于交易規則、信息和文化差異所形成的成本(庫姆斯等,2020)[4]。就農業勞動力市場分割而言,其主要決定因素是農業勞動力較高的流動成本,該成本主要取決于交通基礎設施和市場制度環境。本章計劃基于要素優化配置理論和經濟地理學,分析交通基礎設施和市場制度環境對農業勞動力市場分割性的影響,進而探討降低農業勞動力市場分割性的途徑。這項研究工作對于促進農業勞動力統一市場的形成,對于提高農業勞動力配置效率以及農業產出和農民收入水平,對于“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加快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5]均具有重要意義。而且,隨著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規模地向非農產業轉移和留守勞動力的逐漸老齡化,農村勞動力漸趨短缺,通過消除市場分割實現農村勞動力的合理使用,對于穩定我國的農業生產和食品供給具有重要而緊迫的意義。

已經有諸多研究發現了中國農業勞動力市場的分割性特征。Bowlus和Sicular(2003)的研究注意到,中國農業勞動力市場局部性的充分競爭和整體分割性并存的事實。他們的研究發現,土地短缺的村莊存在勞動力過剩而土地豐裕的村莊存在勞動力短缺,其原因是雖然村莊內部可以實現較好的勞動力配置,但缺乏村莊間勞動力流動的機制[6]。朱喜等(2011)的研究采用邊際產出和市場工資的差距來度量農業勞動力市場扭曲程度(配置效率的損失),發現中國農業勞動力市場存在著較為顯著的扭曲,并且這種扭曲存在顯著的地區差異,這實際上反映了農業勞動力市場的分割[7]。唐萍萍和李世平(2011)、馬小勇和孫逸戈(2021)在陜西和浙江的調查都注意到了農業勞動力市場區域性特征[8][9]。這些研究工作實際上已經注意到了中國不同地區農業勞動力市場存在分割性的特征,但并未對該特征進行充分的理論和經驗分析。

對于我國市場分割的決定因素,學者們主要強調了制度因素和交通基礎設施的影響。早期的研究主要強調制度因素對市場分割的影響。Young(2001)[10]、林毅夫和劉培林(2003)[11]、Poncet(2010)[12]、劉小勇和李真(2008)[13]、陸銘和陳釗(2009)[14]等的研究認為,由趕超戰略、財政分權、追求社會穩定等因素而產生的地方保護主義是市場分割形成的原因。后期的研究比較關注交通基礎設施在市場分割中的重要影響。范欣等(2017)[15]、董洪超和蔣伏心(2020)[16]、孫博文和尹俊(2021)[17]基于新經濟地理學的研究指出,以交通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可以降低運輸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從而有助于緩解市場分割問題。現有文獻對國內勞動力市場分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農勞動力領域。研究工作集中于戶籍制度、所有制、行業等因素對勞動力市場分割的影響(姚洋,2004;姚先國、賴普清,2004;葉林祥等,2011)[18][19][20];陳立泰等(2017)[21]、劉劭睿等(2021)[22]還對勞動力市場分割的空間與時間變化進行了分析。

中國農業勞動力市場存在顯著的分割性特征,這種特征限制了農業勞動力的合理配置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育。總體來看,對農業勞動力市場分割性的研究較少。雖然也出現了一些涉及農業勞動力市場分割性的文獻,但尚未有文獻對我國農業勞動力市場分割性進行直接度量,并在此基礎上對其影響因素進行系統的理論與實證分析。這與現有數據條件下對農業勞動力市場分割的測量困難有關。由于市場分割指數測算的核心思想是測算價格的變異程度,而每個價格變異程度的測算都需要足夠多(通常至少10個)的農業勞動力價格數據,這就對農業勞動力市場價格的數據量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例如,要計算200個市場分割指數,至少需要2000個局部市場的農業勞動力價格數據,但是,現有的包含農業勞動力價格數據的樣本量都難以滿足這一要求[23]

本章將以全國范圍內調查所得的農業勞動力價格數據為基礎,考察財政交通支出、市場制度環境等因素對市場分割的影響,以期更加深入地理解農業勞動力市場的分割性,提出有價值的政策建議。本章的邊際貢獻在于:第一,借鑒微觀經濟學的資源配置理論和經濟地理學的冰山理論,對財政交通支出、市場制度環境等因素影響農業勞動力市場分割性及農業勞動力配置效率的機制進行了初步的理論分析。第二,運用價格法,分別從地級市層面、省級層面、全國層面對農業勞動力市場的分割性進行了測量,發現我國農業勞動力市場的確具有局部區域內的統一性和區域間的分割性并存的特征。第三,對財政交通支出、市場制度環境和農業勞動力市場分割性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較為系統的實證檢驗,發現二者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對農業勞動力市場分割性的影響更為顯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河县| 喜德县| 兴文县| 平泉县| 南康市| 二连浩特市| 汉沽区| 竹山县| 永胜县| 土默特左旗| 平利县| 大宁县| 栾川县| 德江县| 青河县| 行唐县| 尼勒克县| 沿河| 柯坪县| 江源县| 余江县| 阿尔山市| 博白县| 富平县| 阳春市| 兖州市| 孟村| 吉林省| 四会市| 商河县| 尖扎县| 冷水江市| 呼和浩特市| 镇安县| 波密县| 贵定县| 舒城县| 东丰县| 嘉义县| 五大连池市| 普定县|